乙草胺

一種廣泛應用的除草劑

乙草胺是一種廣泛應用的除草劑。由美國孟山都公司於1971年開發成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劑品種之一,也是我國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之一。

考慮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攝取容許量以上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謝物對人體的危害,現在還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歐盟委員會決定不予除草劑乙草胺再登記,已下令歐盟成員國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記。

現存庫存的使用寬限期不能超過12個月。

基本信息


乙草胺
乙草胺
結構式:如右圖。

理化性質


乙草胺純品為淡黃色液體,原葯因含有雜質而呈現深紅色。性質穩定,不易揮發和光解。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熔點大於0℃ ,蒸汽壓大於133.3pa,沸點大於200℃,不易揮發和光解。30℃時與水的相對密度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23mg/l。

毒理資料


毒性:按我國農藥毒性分級標準,乙草胺屬低毒除草劑。大白鼠急性經口LD50為2593毫克/千克。對人的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安全防護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及流動清水徹底沖洗污染的皮膚、頭髮、指甲等。
眼睛接觸: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呼吸道吸入:使患者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予以吸氧等治療。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消化道攝入:給誤服者飲溫水后催吐,或用生理鹽水反覆洗胃。

預防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生產設備機械化和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及時檢修設備,嚴格操作規程,杜絕“跑、冒、滴、漏”現象。
在運輸、銷售過程中必須遵守相關規定。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途中應防睡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生產工人應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使用人員使用農藥后要及時更換衣服,洗澡清潔皮膚。要妥善保管農藥,做好廢棄農藥、容器的安全處理,避免兒童接觸。

人體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粉塵濃度超標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透氣型防毒服,戴乳膠手套。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在高溫或燃燒時,建議應急救援人員戴全面罩自供式呼吸器,穿阻熱防護服。小劑量泄漏時,將污染物集中,置於袋中移至安全場所洗消,再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常用劑型


990g/L乙草胺乳油、900g/L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微乳劑、、50%乙草胺水乳劑。

適用作物


玉米、棉花、豆類、花生、馬鈴薯、油菜、大蒜、煙草、向日葵、蓖麻、大蔥,草莓等闊葉類植物。

防除對象


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小粒種子的闊葉雜草。對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麥娘野燕麥早熟禾硬草畫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有特效,對藜科莧科蓼科鴨跖草牛繁縷莬絲子等闊葉雜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對禾本科雜草差,對多年生雜草無效。

作用機理


乙草胺是選擇性芽前處理除草劑,主要通過單子葉植物的胚芽鞘或雙子葉植物的下胚軸吸收,吸收後向上傳導,主要通過阻礙蛋白質合成而抑制細胞生長,使雜草幼芽、幼根生長停止,進而死亡。禾本科雜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闊葉雜草強,所以防除禾本科雜草的效果優於闊葉雜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過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層中。

使用方法


大豆田:東北地區春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華北地區春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苗前表土噴霧。
玉米田:東北地區春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華北地區春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玉米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苗前表土噴霧。
花生田:華北地區春花生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播花生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苗前表土噴霧。
棉田:華北地區地膜覆蓋棉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新疆地區地膜覆蓋棉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覆膜前表土噴霧。露地直播棉田比地膜覆蓋棉田用藥量提高30%。棉田施用乙草胺后遇到低溫高濕天氣,棉苗生長可能受到較微影響,一般情況下晴天后即可恢復生長。
馬鈴薯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苗前表土噴霧。
油菜田: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移栽油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移栽前或移栽后表土噴霧。北方直播油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苗前表土噴霧。
甘蔗田、大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種植前或種植后表土噴霧。
施用乙草胺的噴液量一般應掌握在20-25千克,土壤乾旱時應先灌水后施藥,或施藥后混土4-6厘米,以保證藥效。

注意事項


(1)砂質土壤使用低劑量,粘質土壤使用高劑量。
(2)東北地區有機質含量超過4%的土壤,用藥量應提高30%左右。
(3)土壤含水量低時,使用高劑量,土壤含水量高時,使用低劑量。
(4)因我國北方地區春季天氣乾旱,在北方春季大面積施用乙草胺時,最好在播種前或移栽前施藥,以便於進行機械化混土作業。
(5)小麥、水稻、穀子、高粱、黃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對乙草胺敏感,應慎用。
(6)本品只對萌芽出土前的雜草有效,只能作土壤處理劑使用。
(7)土壤溫度影響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較高溫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較低溫度(16℃~21℃)時高,因此南方溫度較高地區或夏季播種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8)在播種深度、葯層厚度、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種深度及葯后覆土深度的影響。一般作物種子應播於葯層之下,並確保覆土良好。
(9)本品活性受土壤類型、墒情、有機質含量和土壤溫度的影響。土溫低、有機質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類地區的使用劑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質土用藥量要相應減少,防止較大的降雨將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顆粒吸附的藥劑帶人根層,接觸幼芽根而可能尋致藥害。
(10)施藥方法與其他芽前除草劑相同,播后或移栽後用噴霧器施藥,一般不超過3天,或在整地結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藥。需要排水的地塊,要預先開溝並將溝泥攤開攤平后再噴葯。施藥前土表宜充分整細整平,有大塊土坷垃妨礙除草效果。
(11)為保證噴霧均勻,建議採用扇形或其他窄幅式噴頭。北方地區採用機械化耕作的,可在機動噴霧具藥箱先加水,再加入額定藥量,攪拌均勻即可噴灑。
(12)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時劑量不宜隨意增大,同時要噴施均勻,避免重噴和漏噴。地膜覆蓋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藥后15天內沒有5~lOmm降雨,建議人工灌溉,促使種子萌發出土,並使藥劑擴散形成控草藥層,確保齊苗及雜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區注意雨後排水,排水不良地塊大雨之後積水,會妨礙作物出苗或出現輕微藥害。
(13)施藥后遇連陰雨天低溫,作物可能會表現出葉片褪綠,生長緩慢或皺縮,但隨著溫度升高,便會恢復生長,一般不影響產量。
(14)水稻、麥類、穀子、高粱、黃瓜、菠菜等作物對本品比較敏感,不宜施用本品。
(15)空容器及噴霧器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勿使此種污水流入水源或池塘。

工藝流程


方法一
2,6-甲乙基七胺與氯乙酸和三氯化磷反應,生成2,6-甲乙基-2-氯代乙醯替苯胺。
乙醇與聚甲醛與鹽酸存在下反應,生成氯甲基乙基醚。
2,6-甲乙基-2-氯代乙醯替苯胺與氯甲基乙基醚縮合,生成乙草胺。
方法二
2,6-甲乙基苯胺與氯乙酸和三氯化磷進行反應,生成2,6-甲乙基-氯代乙醯替苯胺;乙醇與聚甲醛在鹽酸存在下反應,醚化后得氯甲基乙基醚;最後2-甲基-6-乙基氯代乙醯替苯胺與氯甲基乙基醚進行縮合反應,即製得乙草胺。產品50%乳油為淡棕黃色液體;43%乳油為紅棕色液體。原料消耗定額:2-甲基-6-乙基苯胺600kg/t、氯乙酸480kg/t、乙醇250kg/t、聚甲醛150kg/t、燒鹼1100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