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葉雜草

雙子葉植物

闊葉雜草又稱雙子葉雜草,胚有兩片子葉,草本或木本,葉脈網狀,葉片寬,心形或菱形,有葉柄,葉脈通常為網狀,莖圓形或四棱形(方形)。如空心蓮子草、一年蓬、掉菜等。

物種簡介


闊葉雜草
闊葉雜草
鴨跖草雖為單子葉雜草,人們習慣把它劃為闊葉雜草。
根據它的生命長短可分為一年生雜草和多年生雜草。一年生闊葉雜草是種子繁殖,在土壤中的發芽深度為0-5厘米;除草劑防除時,淺層土中的發芽雜草可有效的防除,如藜、莧、薺、野西瓜苗等;對深土層中發芽的雜草,由於種子在葯層以下,應用土表處理除草劑難以防除,如蒼耳、鴨跖草、苘麻等。

下級分類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100厘米。根須狀,具短縮根頭。葉基生,具長柄,基部鞘狀;葉片長圓形至寬卵形,全緣。花葶直立;花序大型圓錐狀傘形復出,分枝輪生,通常3~8輪;花兩性;萼片3枚,闊卵形,宿存;花瓣3枚,白色,倒卵形。瘦果倒卵形,扁平,背部有1~2溝槽。幼苗1~3葉為條狀披針形,無柄,下部具肥厚的短葉鞘,邊緣膜質;4~6葉為卵狀披針形,羽脈明顯,具長柄。
生物學特性:種子和根芽繁殖。在我國北方,種子於5~6月份發芽出土,當年只進行營養生長,8~9月份從根頸處產生越冬芽。越冬芽翌年5月上旬出苗形成葉叢,6~7月份抽出花莖,8月份種子漸次成熟落地或漂浮於水面傳播,經越冬休眠后萌發。
闊葉雜草
闊葉雜草
矮慈姑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橫走根莖,先端膨大成球狀塊莖。葉基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頂端鈍,基部漸狹,稍厚,網脈明顯。花葶直立。花序圓錐狀傘形。瘦果寬倒卵形,扁平,兩側具狹翅,翅緣有不整齊鋸齒。
生物學特性:塊莖和種子繁殖。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越冬塊莖於5月上旬發芽出苗;6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地下部大量形成橫走莖,並從8月上旬至9月上旬,橫走莖先端陸續膨大成球狀塊莖,早期塊莖當年可以萌發出苗。塊莖苗於6月上旬開始抽葶、顯蕾,7~8月份開花,8~9月份種子漸熟漸落。
矮慈姑有極強的無性繁殖力,1株塊莖苗1年可繁殖300株以上。但有性繁殖力較弱,在田間雌花受粉率約為6%;在0.5厘米以上表土層的種子出苗佔總出苗量的58%,3厘米以上深度土層不能出苗。
形態特徵:地下根狀莖橫走,先端膨大成球莖。莖極短,生有多數互生葉。葉形通常為三角箭形。總狀花序,3~5朵輪生軸上,單性,下部為雌花,具短柄,上部為雄花,具細長花梗。聚合果圓頭狀,直徑約1厘米。瘦果斜倒卵形,長3~5毫米,扁平。子葉出土,針狀。初生葉1片,互生,線狀披針形。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苗期4~6月份,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季。塊莖或種子繁殖。分佈於全國南北各省稻區。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植物。全體光滑無毛。莖直立或斜上。基生葉具長柄,莖生葉具短柄,基部成鞘;葉形及大小多變,通常為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序總狀腋生。蒴果長圓形。幼苗初生葉片呈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露出水面后,葉逐漸變成卵形。
生物學特性:種子繁殖。種子發芽溫度為20℃~40℃,最適30℃左右;適宜土層深度為O~1厘米。
在長江流域,5月份出苗,5~6月份形成高峰,而後蔓延成群;8月份開花;9月份蒴果漸次成熟、開裂,種子落地人士,經越冬休眠后萌發。
闊葉雜草
闊葉雜草
雨久花與鴨舌草近似。其不同點是:雨久花株高20—40厘米;葉片卵狀心形,較大;花序頂生,花多數,花梗較長。集中分佈於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江蘇、安徽等地。
耳葉水莧
形態特徵:一年生濕生草本植物。種子繁殖。莖有四棱,常多分枝。葉對生,無柄,狹披針形,葉基戟狀耳形。腋生聚傘花序,花瓣四片,淡紫色。蒴果球形,種子極小,呈三角形。幼苗胚軸淡紅色,子葉梨形,先端圓形,有一條明顯中脈,具柄。初生葉2片,對生,卵狀橢圓形。幼苗全株光滑無毛。
生物學特性:由於近年來免(少)耕水稻栽培技術發展迅速,加之單一磺醯脲類除草劑的長期使用,使耳葉水莧在稻田的危害逐年加重,在上海稻區已經上升為繼稗草和千金子之後的第三大優勢雜草。在上海稻區,水稻於6月中旬播種后耳葉水莧即開始萌發,至7月中旬達到高峰期,密度高達2352株/米2。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橫走根莖。莖細長。浮水葉互生,而花序下的葉對生,葉柄較大,葉片寬披針形至卵狀橢圓形,有光澤,全緣,葉脈弧形;沉水葉亦互生,葉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葉柄較短;托葉膜質,早落。花序穗狀圓柱形,生於浮水葉的葉腋;花黃綠色。小堅果寬卵形,背面具3脊,基部有2突起。幼苗下胚軸較發達;初生葉1片,呈條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全緣,托葉成鞘。
生物學特性:根莖和種子繁殖。根莖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5℃左右,最適20℃-25℃。種子發芽的最低溫度為20℃,土層、水層宜淺不宜深。生長適溫與發芽同,達30℃受抑,40℃致死。
在我國北方,根莖5月份發芽,4~5葉始長根莖,同時葉片由紅轉綠,6月份速長,7~8月份抽穗開花,8~9月份種子成熟,同時在根莖頂端產生向一邊彎曲的雞爪狀越冬芽。種子熟后可隨水流傳播,經越冬休眠後於翌年5~6月份萌發出苗。
陌上菜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植物。全體光滑無毛。莖自基部分枝,直立或斜上。葉對生,無柄;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全緣,葉面稍有光澤。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細長。蒴果卵圓形,與萼等長或略過之。種子長圓形,淡黃色。幼苗子葉狹橢圓形;初生葉2片,橢圓形。
生物學特性:種子繁殖。在我國北方,5~8月份陸續出苗,7~10月份開花結果,自8月份開始蒴果漸次成熟、裂開,種子脫落。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披散或近直立,有或無分枝,略顯四棱形,無毛,有時下部伏地生根。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全緣,背脈突出,無毛。花序通常排列成長6~12毫米的穗狀,腋生,較少單生。蒴果橢圓形;種子狹長卵形或呈棒狀。幼苗子葉匙狀橢圓形,初生葉2片,匙狀長橢圓形。
生物學特性:匍匐莖和種子繁殖。種子越冬后,春季萌發出苗,8~10月份開花結果。果實邊熟邊裂。
圓葉節節菜與節節菜相似。其主要區別在於:圓葉節節菜的水上葉片近圓形,沉水葉片為條形;花序穗狀1~5個頂生。分佈於長江以南地區。
空心蓮子草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基部匍匐,上部上升,或全株偃卧,著地或水面生根,有分枝,中空。葉對生,具短柄;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圓鈍,有尖頭,基部漸狹,全緣,有睫毛。花序頭狀。胞果;種子卵圓形,黑褐色。幼苗上、下胚軸發達;子葉橢圓形;初生葉2片,橢圓狀披針形,全緣。
生物學特性:有的地區不結籽,主要靠莖芽繁殖。早春發芽生長,5~7月份現蕾開花,7~9月份結果。
形態特徵
1.幼苗子葉1對,闊卵形。初生葉對生,近菱形,葉尖鈍尖,葉基楔形,全緣。第一對後生葉出現羽狀葉脈。
2.威株莖直立,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片披針形。秋後莖葉呈紫紅色。花小,單生於葉腋,無柄。蒴果長柱狀,具4棱。種子多而細,紡錘形至長圓形,褐色。
生物學特性:夏季一年生水田雜草。種子繁殖。1株可結籽數萬粒。上海地區5月中下旬出苗,6~7月份大量發生,7~8月份迅速生長,9~10月份開花結果,11月份受霜凍后死亡。
奠腸
形態特徵:
1.幼苗子葉1對,闊卵形。初生葉對生,卵形。後生葉和初生葉相似。第三對真葉開始葉背有白絨毛。
2.威株莖直立,多分枝。單葉對生,闊披針形至長菱形。頭狀花序。瘦果(種子)三角形,黑色。
生物學特性:夏季一年生濕生雜草。種子繁殖。1株可結籽數千粒至上萬粒。種子發芽溫度以15℃~20℃最為適宜,發芽土層深度為0~3厘米,有光照才能萌發。上海地區5月初開始出苗,5~6月份達發生高峰,8~10月份開花結果。成熟后自然落地。11月份枯死。
四葉萍
形態特徵:成株根狀莖細長,橫走,分枝頂端有淡棕色毛。根莖上有節,節上生不定根和葉。葉片成十字形排列,似田字形。葉脈網狀,表面有較厚蠟質層。葉柄基部生出有柄的孢子果,2---3個叢生,黃綠色,長橢圓形。果囊內分別產生大小孢子,多數。
生物學特性:夏季多年生水生雜草。根莖和孢子繁殖。上海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從根莖發生新芽新葉,5~9月份大量進行無性繁殖。9--10月份從莖上生出若干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釋放大量孢子。冬天地上部分枯死。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無毛,分枝,匍匐生根,枝梢上升,莖和葉都較柔軟。葉互生無柄,狹披針形。花為1~3朵而有時常為1朵的小聚散花序,腋生和頂生;花瓣藍紫色或粉紅色,倒卵形。蒴果膜質卵形至卵圓形,兩端急尖,短粗,3室,各具2種子,種子黑褐色,表面有溝紋。
生物學特性:在浙江省金華稻區,水竹葉在2月底至3月上旬開始出苗,3月中旬齊苗。4月中旬開始分枝,5月中下旬進入分枝盛發期,在第一級分枝上可產生第二級分枝。9月中旬始花,下旬盛花。10月中旬種子陸續成熟,10月下旬部分成熟的蒴果自然開裂,種子落入田間,進入越冬期。11月下旬植株大多枯死。

栽培技術


甘草田

(1)闊葉雜草嚴重發生的地塊,可在甘草播種前或播后苗前,用速收、闊葉散、氯嘧黃隆、甲羧除草醚、茅毒、賽克津等做土壤處理。
(2)在苗後用苯達松、雜草焚、虎威、克闊樂做莖葉噴霧。
(3)在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混合發生較重的地塊,播前可用豆樂做土壤處理,或用氟樂靈、滅草猛分別與賽克津或茅毒混合施用;播后苗前可用豆草畏、豆草靈、禾寶、農思它噴霧土表,或用乙草胺、都樂、拉索分別與普殺特、廣滅靈、茅毒或賽克津混配使用;苗後用普殺特、克闊樂、苯達松、雜草焚分別與收樂通、高效蓋草能、精穩殺得、精禾草克、禾草靈混配使用。
(4)在甘草苗后、闊葉雜草2~4葉期,每667米2可用25%虎威水劑50~60毫升,或用48%苯達松液劑100~200毫升,或用24%克闊樂乳油25~30毫升,或用24%雜草焚水劑50毫升,或用44%克莠靈水劑70~100毫升,加水30升,均勻噴霧。

稻田

稻田除草劑品種仍以土壤處理劑為主,主要是防治雜草幼芽。綜合稻田雜草的發生規律和除草劑的應用性能,稻田雜草的防治應立足早期用藥,即芽前芽后施藥;除了苯達松、2甲4氯鈉鹽、麥草畏等防治闊葉雜草和敵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雜草的少數莖葉處理劑外,一般多要求在雜草3葉期以前施藥;因為在雜草3葉期以前施藥時,雜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劑的藥效高峰期相吻合,易於收到較好的除草效果。
除草劑應用介紹
惡草酮(惡草靈),以12%乳油100~150ml畝,或25%乳油50~75ml/畝,配成藥液噴施,施藥2~3天播種。
丁草胺,以60%丁草胺乳油80~100ml/畝,配成藥液噴施,施藥后2~3天播種。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雜草,也能防治部分闊葉雜草。秧田使用丁草胺的技術關鍵為播前施藥,在齊苗前秧板上切忌積水,否則會產生嚴重的藥害,嚴重影響出苗率和秧苗的素質;秧田要平,秧苗一葉一心期施藥時,要灌淺水層,灌不到水的地段除草效果差,深灌的地段易產生藥害(丁草胺在秧田施用安全性差,在未探明其安全使用技術之前,一般不宜在秧田大量推廣使用丁草胺)。
禾草特,在特稗草1.5~2葉期,用96%禾草特乳油100~150ml/畝,拌細土或細沙撒施,主要防除稗草,其次抑制牛毛氈異型莎草。當氣溫穩定在12~15℃、陰雨天數多、日照不足的情況下,使用禾草特后一周左右,水稻秧苗幼嫩葉首先出現褐色斑點,然後所有葉片均出現斑點,天氣轉晴、氣溫升高,斑點將自然消失。禾草特施藥后如遇大雨易形成藥害,水層太深,漫過秧心,易造成藥害。秧苗生長過弱施藥時也易產生藥害。
丁惡(丁草胺+惡草酮),以20%丁惡乳油100~150ml/畝,配成藥液噴施,施藥后2~3天播種。
丁草胺(新馬歇特)+丙草胺(掃弗特),在水稻播種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畝+30%丙草胺乳油60ml/畝,配成藥液噴霧,常規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闊葉雜草。二者復配除草效果好,而且對作物安全。
丁草胺(新馬歇特)+丙草胺(掃弗特),在水稻播種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畝+96%禾草特乳油100ml/畝,配成藥液噴霧,常規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闊葉雜草。二者復配沒有增效作用,但可以擴大殺草譜,而且對作物安全。
苯達松,在稻苗3~4葉期,用48%苯達松水劑100~150ml/畝,配成藥液,排干水層后噴施,葯后一天復水。可以防除莎草科雜草、鴨舌草、矮慈菇、節節菜等。

麥田

常見的麥田闊葉雜草有馬齒莧、豬秧秧、小薊刺兒菜)、薺菜、米瓦罐苣蕒菜律草(拉拉秧)、蒼耳、播娘蒿酸模、葉蓼、田旋花、反枝莧、凹頭莧、打碗花、苦苣菜等,用於麥田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有2,4—滴丁酯、2甲4氯、苯達松、巨星、百草敵、甲磺隆、綠磺隆、使它隆、西草凈、溴草腈、碘苯腈等。
(1)巨星
在小麥2葉期至拔節期均可施藥,以雜草生長旺盛期(3~4葉期)施藥防效最好。每666.7米2用75%巨星干懸劑0.9~1.4克,對水30~50千克均勻噴霧,施藥10~30天能見到對雜草的抑制作用。
(2)2,4—滴丁酯
在小麥4葉至分櫱末期施藥較為安全。若施藥過晚,易產生藥害,致麥穗畸形而減產。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每666.7米240~50毫升,對水50千克均勻噴霧。注意在氣溫達18℃以上的晴天噴葯除草效果較好。
(3)2甲4氯
對麥類作物較為安全,一般分櫱末期以前噴葯為適期,每666.7米2用70%2甲4氯鈉鹽55~85克,或用20%2甲4氯水劑200~300毫升,對水30~50千克均勻噴霧,在無風晴天噴藥效果好。
(4)百草敵
在小麥拔節前噴葯,每666.7米2用48%百草敵水劑20~30毫升,對水40千克均勻噴霧,晴天氣溫高時噴葯,藥效快,防效高。拔節后禁止使用百草敵,以防產生藥害。
(5)苯達松(排草丹)
在麥田任何時期均可使用,每666.7米2用48%苯達松水劑130~180毫升,對水30千克均勻噴霧,氣溫高,土壤墒情好時施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