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草胺

選擇性芽前除草劑

丁草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17H26ClNO2,丁草胺(2-氯-N-(2,6-二乙基苯基)-N-(丁氧甲基)乙醯胺)是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用於直播或移栽水稻田防除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某些闊葉雜草。對小麥、大麥、甜菜、棉花、花生和白菜作物也有選擇性。有效劑量為每公頃1.0-4.5kg(有效成分)。一般是作芽前土壤表面處理,水田苗后也可應用,是水稻田除草劑的重要品種。

理化性質


丁草胺為琥珀色液體,沸點為196℃(66.7Pa)。難溶於水,可與丙酮、苯、乙醇、乙酸乙酯、己烷混溶。275℃分解,在pH 7~10穩定,對紫外光穩定。

毒性


低毒,大鼠急性經口LD50為2 000mg/kg。

藥劑特性


丁草胺為醯胺類選擇性內吸傳導除草劑。純品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具有微芳香味。難溶於水,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在常溫及中性、弱鹼性條件下化學性質穩定。強酸條件下會加速其分解,在土壤中可被降解。對人畜低毒,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對魚類高毒。丁草胺主要通過雜草的幼芽吸收,而後傳導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體內抑制和破壞蛋白酶,影響蛋白質的形成,抑制雜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長發育,從而使雜草死亡。在粘壤土及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上使用,藥劑可被土壤膠體吸收,不易被淋溶,特效期可達1-2個月。

防除對象


在旱田應用需在土壤潤濕的條件下施藥。可防除稗草、馬唐草、狗尾草、牛毛草鴨舌草節節草、異型沙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雙子葉雜草。適用於白菜類、豆菜、蘿蔔類、甘藍類、茄果類、菠菜等菜田除草。

使用方法


(l)菜豆、豇豆、小白菜、茴香、育苗甘藍、菠菜等直播菜田除草,於播種前畝用60%乳油100毫升,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畦面,然後播種。
(2)花椰菜、甘藍、茄子、甜(辣)椒、西紅柿等移栽田,於定植前畝用60%乳油150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處理土壤。

中毒急救


中毒癥狀:本品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急救治療:無解毒藥,對症治療。
注意事項:
1 本品對出土前雜草防效較好,大草防效差,應盡量在播種定植前施藥。
2 土壤有一定濕度時使用丁草胺效果好。旱田應在施藥前澆水或噴水,以提高藥效。
3 瓜類和茄果類蔬菜的播種期,使用本品有一定的藥害,應用時應慎重。
4 本品主要殺除單子葉雜草,對大部分闊葉雜草無效或藥效不大。菜田闊葉雜草較多的地塊,可考慮改用其他除草劑。
5 噴葯要力求均勻,防止局部用藥過多造成藥害,或漏噴現象。
6 在稻田和直播稻田使用,60%丁草胺每畝用量不得超過150ml,切忌田面淹水。一般南方用量採用下限。早稻秧田若氣溫低於15℃時施藥會有不同程 度藥害。
7 丁草胺對三葉期以上的稗草效果差,因此必須掌握在雜草一葉期以前,三葉期使用,水不要淹沒秧心。
8 麥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如用於菜地土壤水份過低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9 丁草胺對魚毒性較強,不能用於養魚,稻田用藥后的田水也不能排入魚塘

製備方法


生產方法一

①由DEA和多聚甲醛反應,製得N-亞甲基-2,6-二乙基苯胺,然後與氯乙醯氯反應生成N-(2,6-二乙基苯基)-N-氯甲基氯乙醯胺最後和正丁醇反應得產品丁草胺;反應與甲草胺製備過程相同,只是原料分別為多聚甲醛和正丁醇;
②DEA同氯乙酸、三氯氧磷發生醯化,生成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醯胺,多聚甲醛與鹽酸、正丁醇發生醚化反應,生成氯甲基正丁基醚,再與N-(2,6-二乙基苯基)氯乙醯胺在氫氧化鈉存在下生成丁草胺粗品,經分離得成品。

生產方法二

醋酸失水生成乙烯酮,通氯生成α-氯代乙醯氯;苯胺與乙烯作用在氨基的鄰位引入兩個乙基,再與甲醛作用形成碳氮雙鍵;最後兩個中間體加成並與正丁醇作用,生成丁草胺。
參見《農藥》雜誌2002年第七期丁草胺合成工藝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