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宗祠

歷史建築

陳氏宗祠位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西鎮新湖村下壩,始建於民國二十一年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陳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為三進四橫布局,磚木結構建築,解放后擴建了二橫和三棟后樓,硬山頂,坐西南向東北,共有54個房間,面積5000平方米。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建築特色


陳氏宗祠在平面布局、結構藝術上,不是以單一的獨立個別建築物為目標,而是以空間規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群體建築為特徵的,注重各個建築物之問的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展現了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的理性精神。然而,其空間布局雖講究嚴謹均衡,但又求靈活舒暢。

特色

宗祠門坪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大門匾額石刻有“陳氏宗祠民國壬申二十一吉旦徽五書”,匾額后寫有“光前裕後”四字,大門牆兩側以水泥、沙石塑有麒麟、人物、花鳥等圖案。中堂由四條石柱支撐七步架梁,為抬梁式結構,橫樑鑲嵌有木瓜柱,雕刻精美,前檐屋頂為卷棚式結構,屋脊雕塑有龍、鳳、花、瓶等圖案,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就連小小的邊角,或用淺浮雕,或用深浮雕,或鏤空剔透,或浮鏤結合,極盡雕刻之能事,無不精雕細鏤,臻於至美。古代匠師的技藝才華在這裡得到充分表現。上堂中央懸掛有“敦睦堂”堂號木匾,原有神龕(現己毀)。下壩陳氏宗祠布局合理,規模宏大,在近現代建築中是典型代表性的宅第民居之一,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