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電子口岸

浙江電子口岸

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6月6日,主要職責是建設和運維浙江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

簡介


(一)浙江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
浙江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按照“政府主導、海關牽頭、聯合共建、實體運作”的建設運行機制,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導,杭州海關、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省公安邊防總隊、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海事局、浙江省國稅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浙江省分局、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浙江省貿促會、義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等12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共建。
(二)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
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是由7家企事業單位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高新技術企業。(股東單位:浙江公路水運工程諮詢公司、杭州海關機關服務中心、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關服務中心、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杭州分中心、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公司現設四個中心(行政中心、營銷中心、技術中心、人力資源質量中心)、三個辦事處(義烏辦事處、寧波辦事處、北京辦事處)、一個事業部(交通物流事業部)。

口岸文化


務實、創新、拼搏、大氣
務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誕生於浙江這塊改革的熱土,“四千精神”是先輩植入我們血液的基因,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一路的汗水和心血鋪就我們通往明天的大道。
創新:敢為天下先,敢走天下路。我們走的路,前無古人;我們的事業,後有來者,無限風光,盡在險峰!
拼搏:手持紅旗旗不濕,弄潮兒向濤頭立。生於偉大時代,肩負光榮使命,奮進,奮進,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獨立之江e岸,看浩浩錢江潮,奔騰咆哮,奔向大海,氣吞萬里如虎!

發展歷程


2006年度
2006年6月6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2006年10月19日浙江電子口岸邀請時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樓小東及口岸共建單位領導舉行隆重的開業儀式。
2006年12月26日浙江電子口岸獨家建設運營的全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上線運行。
2006年12月28日時任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率各共建單位主要負責人視察浙江電子口岸,觀看網站演示,並做重要指示。
2007年度
2007年2月1日浙江電子口岸門戶網站正式開通,時任浙江省副省長鐘山出席儀式,並親自點擊滑鼠。
2007年8月22日浙江電子口岸呼叫中心上線運行,對外公布客服熱線。
2007年12月4日原國家電子口岸委副主任、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克農一行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視察,稱讚浙江電子口岸前景不可限量。
2008年度
2008年5月14日浙江電子口岸中得浙江省交通運輸廳“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服務系統”運維主體標,成為平台的唯一運維單位,在全國地方電子口岸中率先實現國際國內物流平台無縫對接。
2008年9月26日時任國家電子口岸委辦公室副主任葉平蒞臨浙江電子口岸指視察導工作。
2008年10月10日加貿通系統上線運行。
2008年12月1日浙江電子口岸與上海電子口岸實現互聯互通。
2008年12月26日越南海關總局局長黎孟雄一行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考察。
2009年度
2009年4月17日杭州海關區域大通關平台上線試運行。
2009年9月3日浙江電子口岸與中國電子口岸併網運行,杭州關區50000餘家進出口企業率先在全國實現“一個門戶入網、一次身份認證、一站式服務”。
2010年度
2010年1月1日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線運行。
2010年7月3日義烏小商品出口綜合管理信息平台上線運行。
2010年8月1日浙江電子口岸967209客服熱線正式開通。
2010年10月17日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海關總署科技顧問楊國勛蒞臨浙江電子口岸參觀考察。
2011年度
2011年3月4日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獲國務院批複,是浙江省首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浙江電子口岸建設的義烏小商品出口綜合管理信息平台是其重要配套措施。
2011年8月16日義烏小商品出口綜合管理信息平台聯網用戶突破3萬家。
2011年10月12日浙江電子口岸獲得由美國卡納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研究所簽署和頒發的CMMI-3軟體成熟度3級證書。
2011年12月2日浙江電子口岸平台累計註冊用戶突破10萬大關。
2012年度
2012年3月13日浙江電子口岸中標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路(NEAL-NET)發展策略研究及運維保障項目。
2012年8月11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電子商務試點項目的復函》(發改辦高技〔2012〕2219號),原則同意《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資金申請報告》,標誌著由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承建的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被列入中央部門政策性試點項目。
2012年9月15日國家交通運輸部在北京召開專題會議,正式明確將浙江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升格為國家級平台。
2012年11月12日時任山東省副省長夏耕一行蒞臨浙江電子口岸參觀考察。
2012年12月18日浙江電子口岸與浙江省商務廳共建的商務百事通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上線試運行。
2013年度
2013年4月8日浙江電子口岸與中國工程院、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浙江大學等單位聯合建設的交通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被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認定為浙江省交通物流信息行業唯一的研發中心。
2013年7月8日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出口)在全國五個試點城市中率先上線運行。
2013年7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宗堯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視察。
2013年9月11日浙江省副省長梁黎明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視察指導工作。
2013年11月22日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信息化系統上線,通過國務院聯合驗收組驗收。
2013年11月25日商務百事通被評為浙江省重點外貿公共服務平台。
2013年12月16日我司完成義烏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一期建設並通過省政府驗收。
2014年度
2014年5月7日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進口)上線運行。
2014年5月16日交通運輸行業現代物流協同創新平台被國家交通運輸部認定為交通運輸行業以企業為主體協同創新平台。
2014年5月20日跨境一步達網站上線運行。
2014年7月1日金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公共服務平台(出口)上線運行。
2014年10月1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視察。
2014年11月4日杭州市委常委佟桂莉蒞臨浙江電子口岸,專門聽取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建設方案彙報。
2014年11月22日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巡視員於勝英一行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考察指導,聽取了浙江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項目的建設運維情況介紹。
2014年12月26日義烏跨境通關服務平台(出口)上線運行。
2015年度
2015年2月9日蕭山空港跨境通關服務平台上線運行。
2015年3月23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電子商務法起草領導小組組長呂祖善蒞臨浙江電子口岸參觀考察。
2015年6月1日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上線運行。
2015年6月29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被認定為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批試點企業。
2015年10月27日浙江電子口岸順利通過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辦公室牽頭各共建單位組織的我司政務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評審考核。
2015年10月28日杭州關區區域大通關係統2.0上線運行。
2015年11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視察由我司建設運維的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016年度
2016年1月28日海寧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上線運行。
2016年4月18日貨車支付卡試點發卡啟動儀式在我司順利舉行,我司貨車非現金支付項目全面啟動。
2016年6月1日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台上線運行。
2016年9月14日嘉興綜保區A區和B區的基礎和監管設施順利通過省聯合驗收組驗收。
2016年10月27日杭州綜試區“單一窗口”平台項目一期通過驗收。
2016年12月12日寧波市運管局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路運維保障項目驗收。
2017年度
2017年2月9日我司與浙江國貿雲商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網際網路+外貿服務”戰略合作協議。
2017年5月26日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韓堅副主任、仲偉玲處長在浙江省海港委張堅處長的陪同下蒞臨浙江電子口岸,調研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在浙江試點情況。
2017年6月29日義烏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二期項目通過驗收。
2017年9月8日浙江省第一張貨車記賬卡發行,浙江電子口岸以此為依託進軍“網際網路+物流”、“網際網路+金融”領域。
2017年11月2日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二期項目驗收。
2018年度
2018年3月9日舟山保稅燃油加註“一口受理”平台“多船多供”業務順利上線。
2018年5月8日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三期項目順利中標。
2018年6月15日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監管便利化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018年6月16-18日浙江電子口岸全力保障跨境通關服務平台在“618”跨境購物節期間穩定高效運行,申報單量突破154萬票。
2018年6月25日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蒞臨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視察指導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工作。
2018年8月10日數字“單一窗口”項目順利通過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組織的專家評審, 並被納入省政府數字化轉型首批重大項目清單。
2018年10月15日浙江電子口岸順利通過浙江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辦公室組織的2018年度浙江電子口岸信息平台政務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考核。
2018年10月31日我司中標中國(甘肅)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項目。
2018年11月11日浙江電子口岸圓滿完成“雙十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的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平台高效穩定運行。“雙十一”當天,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處理進口單量達到了606萬票,最高峰值超60萬票/小時,數據交換量超1億條。
2018年11月16日我司承建的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三期項目通過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辦公室組織的階段性驗收工作。
2018年11月20日我司承建的哈爾濱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通過驗收並完成業務上線。
2018年11月28日我司承建的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線上綜合平台運營工作通過考核驗收。
2018年11月30日我司承建的溫州(鹿城)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的驗收。
2019年度
2019年1月17日我司中標溫州B報信息化軟體系統和智能卡口系統維保採購項目。
2019年3月2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高屹副秘書長一行赴浙江電子口岸調研考察,聽取了浙江電子口岸基本情況介紹及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情況彙報。
2019年3月29日杭州海關黨組成員、副關長孫榮燕一行赴我司調研公司基本情況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相關情況。
2019年4月19日數字“單一窗口”通關時效平台正式上線。
2019年5月23日我司建設的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台三期項目通過省口岸辦組織的初驗。
2019年5月30日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副巡視員溫韌陪同香港、澳門海關調研團一行來訪我司調研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相關建設經驗。
2019年6月11日我司參與編製的《數字“單一窗口”項目建議書》獲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發文批複。
2019年6月16-18日我司全力保障跨境通關服務平台在“618”跨境購物節期間穩定高效運行,跨境進口日峰值單量突破137萬單。
2019年6月26日中國(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三期順利通過省政府辦公廳組織的終驗。
2019年7月31日浙江電子口岸中標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中歐班列鐵路運輸試點建設項目。
2019年8月12日數字“單一窗口”浙里辦個人郵件物品申報服務功能完成開發並啟動相關測試工作。
2019年9月20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出口退稅功能實單測試成功。
2019年11月15日浙江電子口岸中標數字“單一窗口”項目。
2020年度
2020年1月10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溫州鹿城市場聯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門戶網站、騮馬等保三級問題改進。
2020年3月27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義新歐通關時效功能迭代發布。
2020年4月23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義新歐班列計劃、運行統計監測功能迭代發布。
2020年4月28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門戶本地金融服務功能發布。
2020年5月7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浙政釘業務量展示功能上線。
2020年5月9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通關時效寧波港新增節點數據需求確認與報文轉發功能的開發。
2020年5月12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配合省口岸辦完成浙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查驗通知信息推送功能上線,並跟進數據交換情況。
2020年5月15日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完成通關時效寧波港新增節點數據報文解析轉發功能上線。

建設成果


浙江電子口岸堅持“以政務建設為核心,物流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兩翼齊飛”的發展戰略,秉承“務實、創新、拼搏、大氣”的價值理念,著力打造浙江省大通關公共服務平台,優化口岸發展環境,服務浙江外向型經濟建設,在全國地方電子口岸建設中取得了“三個率先、四個第一”的階段性建設成果,並建設基礎信息化平台,保障“五大國家戰略”順利實施。
“三個率先”即率先實現與中國電子口岸併網運行;率先實現與區域(上海、寧波)地方電子口岸互聯互通;率先實現國際、國內物流信息平台無縫對接。“四個第一”是指截至目前,平台自主研發並上線運行的各類政務商務項目量、註冊用戶總數、門戶網站日訪問量、幫助企業節約通關成本等四項指標均居全國地方電子口岸前列。“五大國家戰略”即服務保障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
浙江電子口岸平台已與海關、國檢、邊防、海事、國稅、外管、商務廳、貿促會等主要進出口管理部門;寧波—舟山港、蕭山國際機場、杭州保稅物流中心(B型)、義烏內陸港等重要港口、機場、海關特殊監管區、內陸無水港等重要物流生產作業節點;杭州(下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杭州(下沙)出口加工區、杭州(蕭山)跨境電子商務空港園區等省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園區;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物產集團公司、浙江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內主要進出口貿易企業實現了互聯互通及協同作業,跨區域、跨關區、跨部門協同作業能力不斷深化,幫助企業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推動浙江省外向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主要業務


浙江電子口岸以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以及浙江省“六大改革項目”和“四大建設”等為契機,建設運維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杭州關區區域大通關平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義烏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信息化系統等多項國家級、省級重點試點示範項目,並積極參與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在推動我省外向型經濟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建設運維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打造跨境電子商務“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
為大力促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管理新模式,浙江電子口岸承擔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單一窗口”平台建設。平台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建設三個中心(統一認證中心、數據交換中心、大數據中心),提供兩類服務(政務服務、綜合服務),建設一個門戶(“單一窗口”平台門戶),構建支撐綜試區建設的“六體系兩平台”信息化服務保障體系,旨在打通跨境電子商務“關、檢、匯、稅、商、物、融”之間的信息壁壘,建成覆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平台,對接國際“單一窗口”,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滿足“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要求,該項工作已被列為杭州市2015年電子政務建設重點項目。2015年6月1日,綜試區“單一窗口”平台正式上線試運行。
2、建設運維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運輸物聯網信息行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交通運輸行業現代物流協同創新平台。
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國家交通運輸部委託浙江省承建的全國唯一國家級物流公共信息樞紐平台。浙江電子口岸作為平台的建設運維主體,承擔了平台數據交換標準制定、核心交換中心建設、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路建設、物流行業主流標準化軟體研發等重要任務,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通關物流數據資源和物流信息化技術,提升了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促進了物流業的振興發展,為佔領全國物流領域信息化高地夯實了基礎。
浙江電子口岸作為建設主體,聯合中國工程院、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浙江大學、海關總署信息中心等單位建設交通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以承接國家級重大物流信息項目落地,發揮產業集聚效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2014年12月,該中心被國家交通運輸部認定為交通運輸物聯網信息行業唯一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浙江電子口岸聯合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18家單位建立“交通運輸行業現代物流協同創新平台”。通過“產學研用”合作,開展一系列先進技術和平台應用模式的研發,推動物流行業的創新發展。2014年5月,該平台被國家交通運輸部認定為“交通運輸行業以企業為主體協同創新平台”。
3、建設運維浙江省內港口、機場、內陸場站、海關特殊監管區、進出口企業等與口岸管理部門進行數據交換的信息化項目。
200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浙政函〔2006〕15號文明確規定:“浙江電子口岸是浙江省(除寧波地區外)‘大通關’的唯一門戶網站,各口岸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在統一的浙江電子口岸上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一卡通’、‘一站式’服務。省內各市、各口岸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不得再重複建設或設置類似的公共信息平台,現有對公眾服務的大通關應用項目應統一納入到浙江電子口岸上來。”
浙江電子口岸建設和運維全省口岸大通關方面的主要信息化系統,服務口岸執法單位和進出口企業的能力不斷提升,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由於浙江電子口岸是全省口岸重點生產單位和進出口企業與海關、國檢等進出口管理部門唯一的數據交換平台,使公司在口岸進出口領域的商務拓展具備得天獨厚的戰略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浙江電子口岸將進一步做好口岸大通關信息化建設,積極配合關檢合作“三個一”在杭州關區推廣應用和實單運作,開展上海自貿區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複製推廣工作,為我省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4、建設運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服務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區域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
浙江電子口岸是國家發改委和海關總署批複的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承建單位,建設了杭州、金華、義烏等地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實現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無紙化、電子化和自動化申報與管理,為舟山、溫州等省內其他地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全力支持了浙江省乃至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信息化系統建設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平台已接入天貓國際、網易考拉銀泰網、中外運電子商務、洋東西、全麥網、順豐優選、鮮生活、蘇寧易購等多家電商平台;銀聯、支付寶、連連科技、網易寶、北京現在支付等多家支付平台;中國郵政速遞、順豐速運、菜鳥網路、泛遠物流、韻達速遞等多家物流企業;漢達、心怡等倉儲企業以及和達、中遠等報關企業。
2014年5月20日,杭州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台門戶—“跨境一步達”正式上線運行(微信訂閱號:跨境一步達),旨在通過專業化的電商進出口業務服務、消費者海淘服務,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國內消費者提供便捷的通關、退稅、結匯、身份認證、查詢等服務。
5、建設運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基礎配套工程——義烏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
2011年3月,國務院批複《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上升為國家戰略。浙江電子口岸承建的義烏市場採購貿易聯網信息平台,是試點項目的基礎配套工程。該平台通過“電子圍網”明確國家政策適用範圍,承接“市場採購”新型貿易方式落地,推動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2014年7月,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義烏市場採購貿易方式正式獲批。2014年10月,義烏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落地情況順利通過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等國家八部委驗收。下階段,浙江電子口岸將聯合中國工程院、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浙江大學等單位,推動義烏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支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關檢合作“三個一”推進和區域通關一體化覆蓋義烏,實現把義烏建設成為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的總體目標。
6、服務浙江省海洋經濟和港口聯盟建設,全力支持江海聯運國家戰略實施。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是完善國家沿海區域發展布局的戰略部署,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是統籌陸海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構建“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對於推動浙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浙江電子口岸建設基礎信息化平台,服務保障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及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目前已與寧波—舟山港、嘉興乍浦港、義烏內陸港、省內各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重要物流生產作業節點互聯互通,實現關、檢、港、企協同作業。
7、建設海量數據中心,服務政府宏觀決策,支持企業經營發展。
浙江電子口岸利用平台積累的海量數據,深入研究大數據應用與推廣,通過採用大數據相關技術,引入商業智能分析工具,搭建大數據倉庫、大數據分析、大屏幕展示等基礎軟硬體平台,將分佈在不同業務系統中的各類外貿、金融、物流相關數據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外貿大數據中心、物流大數據中心、金融大數據中心,支持政府決策支持、行業分析預測、風險預警防控。2014年8月,大數據平台一期上線運行,已實現消費者分析、進出口企業分析、進出口國別分析、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