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下村鄉的結果 展開

下村鄉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轄鄉

下村鄉位於山東省蘭陵縣西北部,地處臨沂棗莊交界處,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轄76個行政村,38044人(2017)。境內有七大流域,八座水庫,十一條河流,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

下村鄉風光秀麗,山川壯美,"一座高山,兩湖碧水",境內有大小山頭171座,其中魯南最高峰--抱犢崮拔地通天,雄居西關,位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徠會寶湖雙河湖山水相融,湖光山色,碧波千傾。"春觀花夏聽泉秋品果冬賞雪"的自然景觀是下村的真實寫照。"抱犢夕照""君山探海""神女松姿"被列為魯南十大景觀。

2019年10月22日,下村鄉被授予"山東省森林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因村得名,鄉政府駐地位於下村村,與上村相對應,故名下村,建村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
 抗日戰爭前屬費縣,1941年屬邊聯縣,1944年屬趙鎛縣。1950年5月稱下村區,10月,改稱下村區委。1958年2月,劃分下村大爐2鄉,秋改稱下村人民公社。1965年4月,改稱下村區。
1971年復稱下村人民公社。1975年劃分下村大爐2處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稱下村鄉。2001年1月原下村鄉原大爐鄉合併,改稱下村鄉。 
下村鄉
下村鄉
抗日戰爭前屬臨沂費縣。1950年屬蒼山縣下村區,1958年秋設立下村公社。1975年從下村公社析出成立大爐公社。1984年改下村鄉大爐鄉。1996年,下村鄉面積62.7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下村雙河楊崮前玉橋大灰泉小灰泉孔庄崖頭花園劉湖東澗村西澗村埠陽南埠陽棗峪子釣魚台東韋湖西韋湖周家崗雲峪大北庄南山灣東山前王嶺郝家村西北嶺西南嶺下雙溝峪鄭家莊馬家窪劉山前黃崖鵓鴿崖楊峪子34個行政村;大爐鄉面積58.7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上大爐下大爐北張峪子外米坑南張峪子上雙溝峪里米坑二里村北崮明山後北宋庄東崮西崮小山後葛寶莊東上峪西上峪東馬山高山前吳家溝吳家嶺東馬山崔家溝嶺南頭英寶山前扁擔山義河村大古村水晶山後大增光峪楊劉庄小增光峪小古村蠶廠黃山口米山子西河流井孟家淵小南湖楊村42個行政村。2000年末,撤銷大爐鄉,併入下村鄉,轄76個行政村。
下村鄉
下村鄉

地理環境


位於東經117°46′12″~117°46′00〞;北緯:34°55′49″~34°55′30〞。地處蒼山縣西北部,西與棗莊接壤,北同費縣相鄰。人民政府駐下村村,電話區號0539,郵政編碼277714,距縣城31千米。
下村鄉位於蒼山縣西北部,西與棗莊接壤,北與費縣毗鄰,全鄉總面積130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9萬畝,轄76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4.2萬人。境內山清水秀,綠樹成茵,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2%,抱犢崮孔庄兩大景區森林覆蓋率在98%以上。水資源豐富,有八座水庫11條河流,

自然資源


下村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地下礦藏有黃金白銀重晶石大理石等20多種,魯能臨沂龍寶山金礦年產黃金過千兩。 

行政區劃


33個村民委員會。
下村
玉橋
雙河
楊崮前
灰泉
孔庄
劉湖
花園新
大北庄
澗村
順河
雲峪
埠陽
上村
雙峪
六合
馬山
米河
孟家淵
上大爐
下大爐
米峪子
婁山
楊劉河
山河
上峪
寶崮
明山
富田
寶山
增光峪
三合

2011年代碼

371324202
~201210下村村~202220玉橋村
~203220雙河村~204220楊崮前村
~207220孔庄村~208220劉湖村
~221220雲峪村~243220下大爐村
~277220上大爐村~278220楊劉河村
~279220山河村~280220明山村
~281220寶崮村~282220上峪村
~283220雙峪村~287220葦湖村
~284220米峪子村~285220婁山村
~288220埠陽村~286220大北庄村
~289220寶山村~298220米河村
~290220順河村 ~297220孟家淵村
~291220增光峪村~296220花園新村
~292220三合村~295220灰泉村
~293220上村村~294220六合村
~299220富田村~300220馬山村
~301220澗村村
 所轄行政村
東崮村大北庄村孟淵村水晶山後村西崮村流井村宋庄村
義和村劉山前村吳溝村高山前村劉湖村郝家村下大爐村
上大爐村南埠陽村楊峪子村鄭庄村馬家窪村南張峪村
蠶廠村王嶺村埠陽村下雙溝峪村大古村東山前村吳嶺村
格寶莊村雙河村裡米坑村北張峪村大爐劉庄村黃山口村
明山後村下村村南湖村鵓鴿崖村釣魚台村周家崗村
大爐楊庄村雲峪子村孔庄村棗峪子村西北嶺村米山子村
楊崮山前村小灰泉村大增光峪村西澗村加河灘村小古村
黃山前村上雙峪村外米坑村南山灣村小增光峪村崔溝村
西葦湖村西河村崖頭村二里村扁擔山村嶺南頭村東馬山村
西上峪村東葦湖村玉橋村西馬山村北崮村小山後村
東澗村大灰泉村花園村東上峪村黃崖村西南嶺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46520人,其中城鄉常駐人口4640人,城鎮化率9.97%。另有流動人口978人。總人口中,男性22929人,佔49.29%;女性23591人,佔50.71%;14歲以下7444人,佔16%;15-64歲25651人,佔56%;65歲以上13425人,佔28%。
總人口全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8.1‰,死亡率7.24‰,人口自然增長率0.86‰。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3.21千米,總面積121.4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113.4平方千米,佔87.23%,水域16.6平方千米,佔12.7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57人。 
2017年38044人(2017)。

經濟


支柱產業

下村鄉山場面積大,氣候適宜,自然條件優越,發展林果生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多年來,歷屆鄉黨委政府立足下村實際,帶領山區群眾大興林果致富之路,
到目前為止,全鄉已發展各類林果6萬多畝,其中板栗50萬棵,花椒300萬棵,核桃30萬棵,柿子40萬棵,乾鮮果品年產值5000萬元,已建成魯南最大的乾鮮果品的生產基地,生產的乾鮮果品以產量高,品質優而倍受人們的青睞,遠銷全國各大市場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地。

主導產業

下村鄉山場面積大,飼草資源豐富,養殖業是群眾增加收入的主導產業,養殖品種主要有牛羊獨兔草雞肉雞蠍子等,全鄉大牲畜存欄量10萬頭,達到了戶均1頭牛2頭豬人均10隻羊。抱犢崮草雞及草雞蛋已打入全國各大超市,下村鄉已建成魯南最大的畜牧產品生產及加工基地,前來洽談供銷業務的客商絡繹不絕,全鄉年畜牧產品的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特色種植

下村鄉種植黃煙歷史悠久。從2003年開始,鄉黨委政府把黃煙生產列為實現群眾增收財政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在全鄉發展黃煙1000畝,年創利稅50餘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2005年,計劃發展黃煙3000畝,建設山區黃煙生產基地,實現黃煙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富鄉富民富財政。

交通


交通便利,東西分別與京滬京福高速相連,南臨206國道。

旅遊


魯南水鄉

下村鄉黨委政府立足下村優美的自然風光神奇的岩溶地貌豐蘊的人文歷史景觀,於2002年提出了"打造山水下村,發展旅遊產業"的發展思路,圍繞抱犢崮雙河湖馬山溶洞古村隋槐八路軍一一五師遺址靈峰寺神女松等景觀,研究制定了全鄉的旅遊開發整體規劃。通過招商引資,全面進行開發建設,抱犢崮景區建設已初具規模,靈峰寺復貌建設已經完成,其它景點的配套建設正在進行當中,雙河湖釣魚島建設已基本完成,已試向遊人開放。下村鄉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歡迎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建設,屆時,下村鄉將建成集抱犢觀日靈峰拜佛雙河泛舟古村隋槐寶山淘金神女觀松張峪松濤戰地遺址等為主的八大主體景觀,成為魯南著名的旅遊勝地。

抱犢崮

抱犢崮主峰在蒼山縣下村鄉境內,距蒼山縣下村鄉嶺南頭村3公里。
抱犢崮原名君山,漢稱樓山,魏稱仙台山。相傳,東晉道家葛洪(號抱朴子)曾投簪棄官,抱一牛犢上山隱居,"浩氣清醇","名聞帝闕",皇帝敕封為抱朴真人,抱犢崮故名。其主峰位於蒼山縣下村鄉境內,山西與棗莊市相連,海拔584米,為魯南第一高峰,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崮"。
抱犢崮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山腳下王嶺遺址小古村遺址就是遠古歷史的見證。西漢劉向的《列仙傳》東晉葛洪的《抱朴子內篇·金丹》唐李吉甫《元和君縣誌》清·康熙間東軒主人所著《述異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把該山與泰山華山峨眉山一起列為"圖經宇內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抱犢崮久負盛名,歷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寫下許多麗文華章和不少碑碣刻石,相傳三國時魏國大臣著名書法家鍾繇曾學書於此,清代詩人雷鐃《題君山》寫道:曾聞湘水有君山,今見君山齊魯間。借問峰頭斑竹妃,幾時飛過洞庭灣。
抱犢崮又有洞天福地之譽。山中道教宮觀佛教寺院依山而設,崮東麓靈峰寺,歷史上號稱佛剎叢林,清虛盛景,相傳為天下三十六福地之一。從寺中殘存的碑文看,寺廟建於漢,為如來佛行宮,歷代王朝"敕封榜渝",幾經修葺,現存遺址佛樓門匾上清雍正皇帝親筆御書"釋加文佛",被古今渴求功名的善男信女頂禮膜拜。靈峰寺鼎盛時期,殿宇軒昂,氣勢宏麗,300餘僧咸集於此,拜佛誦經,香煙繚繞,后毀於戰亂,現存有佛樓鐘鼓樓遺址,已被修復對遊人開放,崮西有建於明朝以前的巢雲觀三清觀,俗稱上下觀。
抱犢崮綠樹如茵,氣候宜人。森林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覆蓋率65%,是國家淮太流域重點防護林區域之一。景區內含氧量高,負離子比重大,空氣質量優,濕度大,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現已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抱犢崮素以天險著稱,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震驚中外的"民國大劫案"就發生在這裡。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元帥率八路軍115師挺進抱犢崮山區,建立了魯南抗日革命根據地
抱犢崮山水相融,景色優美。山東麓會寶湖雙河湖象兩位嫵媚的少女依偎在抱犢崮的懷抱里,湖光山色,碧波千頃,雙河湖中的釣魚島已建成集休閑度假垂釣療養於一體的大型娛樂場所。抱犢崮景區交通便利,東通京滬,西達京福,南接206國道,北與沂蒙公路相連。目前,抱犢崮開發正按照"保護自然綜合開發長短結合永續利用"的原則,加快開發步伐,完成了基礎設施和部分景點的建設。抱犢崮已成為魯南吃住游娛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區。

靈峰寺

坐落在抱犢崮東麓,佔地面積30畝,在歷史上稱為佛剎叢林,清虛勝境。從寺內殘存的碑文來看,靈峰寺始建於隋朝,為如來佛道場,供奉的是釋迦文佛,歷代王朝都“敕封榜諭”。至唐朝,寺內香火最為鼎盛,是當時四大佛教勝地之一,興盛時僧眾達300多人。相傳李世民登基后,專派大將尉遲恭前來監視廟宇擴建工作。因抱犢崮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戰禍不斷,靈峰寺多次毀於戰火。經宋元明清歷朝多次修復,現存重修靈峰寺的碑記就達60通之多。在大成殿舊址前後門額上,有清朝雍正皇帝的親筆御書。靈峰寺從建寺時起,歷代香客雲集,至民國初年,仍香火不斷。“文革”時,靈峰寺毀壞嚴重,只剩下大成殿東西鐘鼓樓和三棵千年古銀杏。1991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靈峰寺重建,新修了大雄寶殿左右配殿及僧舍,恢復了舊日風貌,氣勢宏偉,殿宇軒昂,參禪拜佛者絡繹不絕,為抱犢崮風景區重要景點之一。

釣魚島

當你來到蒼山縣下村鄉,從鄉駐地西北行2公里,就會豁然發現,一座小二型水庫坐落於群山環抱之中,與青山綠樹遙相輝映,構築成為一幅美麗的山水風景畫,讓人們似置身於畫卷中,與大自然相融合,心曠神治,流連忘返。這座水庫就是下村鄉雙河湖,在湖中心有一小島,島上景緻幽雅,樹木叢蘢,亭榭樓台,綠樹紅花,相互映襯,彼此喧染,如人間仙境,又似東海逢萊,此便為聞名暇爾的釣魚島。
釣魚島佔地面積80000平方米,島上現已建成2200平方米,集餐飲娛樂休閑住宿會議接待於一體的三星級賓館一座,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開闢了梅園桃園牡丹園棕櫚園杏園等園林小區,鋪設了以青桐道垂柳道為主的環島路,築梅花垛釣魚台128座,建風雅別緻的觀光亭12座,配備遊艇2艘客船2艘帆船6隻,設有大型停車場一處,現有工作人員60人。釣魚島以其自然環境與現代設施完善結合,成為山區特有的融大自然與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尚未正式對外營業,已引得無數遊客紛至沓來,盡享天然。
雙河湖釣魚徠島以清新的環境優質的服務高雅的品位,向遊人展現大自然的獨特魅力,雙河湖釣魚島已經成為人們娛樂休閑享受高雅人生的"天然氧吧"和旅遊勝地。 
資源豐富,盛產板栗花椒核桃柿子等乾鮮果品,有五小雜糧(小米綠豆豇豆紅小豆黍子)五小山果(核桃板栗蜜棗柿餅黑棗)五小茗茶(石榴山棗栝樓草角明苦菜)等土特產品。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22日,下村鄉被授予“山東省森林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