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東阿是阿膠之鄉,自古就有養驢的傳統。東阿黑毛驢體型大,出肉率高,驢肉品質好,皮厚,出膠率高;遺傳性能穩定、生長發育快、繁殖能力高;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好。東阿黑毛驢熬制的阿膠具有補氣養血、滋陰潤燥、化痰清肺、調經安胎、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2014年7月2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東阿黑毛驢”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外貌特徵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屬大型驢種,體格高大、健壯,體型方正,結構勻稱,全身通黑、無雜毛,被毛短細,富有光澤;頭頸高昂,眼大有神,頭頸軀幹結構良好;四肢端正、有力,關節明顯,蹄圓質堅。公驢前軀寬大,胸深廣,肋闊而拱張;母驢性溫順,后驅寬大,昂頭立耳,背腰平直。

體尺體重

東阿黑毛驢成年公驢體重為300~360千克,與國內大型驢關中驢相比高出15%左右,成年母驢體重為240~300千克,與關中驢相比高出12%左右;東阿黑毛驢成年公驢體長為120~180厘米,與關中驢相比高出10%左右,成年母驢體長為120~170厘米,與關中驢相比高出10%左右;東阿黑毛驢成年公驢、成年母驢體高分別為130~160厘米和120~150厘米,與關中驢相比分別高出9%和8%左右。

肉皮品質

東阿黑毛驢成年公驢屠宰率為40%~50%,明顯高於關中驢的30%~40%。胴體肌肉發育良好,肌纖維直徑較小,肌纖維密度大,肌內結締組織少,肌內脂肪在肌纖維束間分佈均勻,脂肪球分佈在小肌束周圍,肉眼可見肌內脂肪呈大理石花紋狀;氨基酸總量達到15~20克/100克;微量元素中鐵含量為4.00~4.80毫克/100克、鋅為3.20~3.60毫克/100克、鈣為4.30~4.80毫克/100克、鉀為350~450毫克/100克。不飽和脂肪酸總量(以脂肪計)為55%~60%。東阿黑毛驢驢皮有獨自特點,皮張面積大、鮮皮重,公驢鮮皮重21~24千克,母驢鮮皮重20~23千克;皮板厚度大,公驢皮板厚度為2~3毫米,母驢皮板厚度為1.5~2.5毫米,出膠率高可達驢皮重的35%左右。
東阿黑毛驢熬制阿膠出膠品質明顯優於關東驢、德州驢等其他驢種,突出表現在:東阿黑毛驢熬制的阿膠表面平整光滑有光澤、多呈棕褐色半透明度狀、有輕微香、甜味、質脆堅硬易斷、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而其他驢種熬制的阿膠通常表面不這麼光滑、色澤暗淡、光澤度差、質不脆、不易斷、沒有香甜味,營養略差、藥用價值也不如前者。

繁殖性能

在正常飼餵條件下,東阿黑毛驢驢駒生長發育較快,1歲時體重可達到成年體重的90%,約230~260千克,2歲時各項指標達到成年驢指標的98%以上,公母驢均可開始配種。種用公驢的精液品質優良,射精量為70~85毫升,鮮精活力達到0.80~0.95,凍精解凍活力在0.5以上。母驢繁殖性能高,3~10歲時繁殖力最高,情期受胎率達65%~85%,所產驢駒出生重、體高分別為30~36千克、70~80厘米。母驢母性強,泌乳充足,在滿足驢駒哺乳需要的前提下,每天還可人工擠鮮奶1.5~2.0千克。

產地環境


氣候條件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
東阿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和降水量適中,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光照強度適宜。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相對濕度64.6%,年平均日照2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36天。適宜的氣候條件,有利於黑毛驢的生長、繁殖。

水文情況

東阿縣年平均降水量563.3毫米,東阿地下水發源於泰山與太行山兩山山脈的交匯之處,大雨落地后,沿著泰山、太行山的石縫滲透,匯聚成一股巨大的伏流而成了地下河。東阿縣水資源充足,水質優,地下水礦物質含量高,特別是微量元素銀、鎂和硒的含量豐富,水比重高,為1.0038。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提到東阿水“清而重,性趨下”,其中鍶的含量達到 0.5~0.8毫克/升,被鑒定為“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

土壤地貌

東阿縣境系黃泛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在40.2~27.7米之間;多平緩坡地和河間淺平窪地;東阿縣屬於沙壤土質,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全縣總耕地面積73.74萬畝,種植有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穀子、高粱等多種農作物,為東阿黑毛驢提供了豐富的飼料來源。
東阿縣系黃泛沖積平原,海拔在40.2-27.7米之間,多平緩坡地和河間淺 平窪地,沙壤土質。年平均氣溫14.4℃,年平均相對濕度64.6%,年平均日照2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36天。四季分明,光照強度適宜,適宜黑毛驢的生長繁殖。東阿地下水發源於泰山與太行山兩山山脈的交匯之處,資源充足,地下水礦物質含量高,特別是微量元素鉀、鎂和硒的含量極為豐富,水比重高,為1.0038,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提到東阿水“清而重,性趨下”。

歷史淵源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
東阿縣自古以來就重視黑毛驢的品種選育。據東阿縣縣誌記載,建國前,東阿縣以飼養小黑驢為主。
1969年4月,東阿縣引進德州驢60餘頭,1970年引進德州種驢23頭進行雜交改良,通過種驢定向選育、人工授精改良,選育出生長發育正常、發情明顯、配種受胎率高、母性強的東阿黑毛驢育種群。經政府、企業和農戶的三方聯合,採用“基地+農戶”的飼養模式進行飼養,利用細管凍精、人工授精技術提高優良種驢的利用率。以專業公司選育的育種群為核心,以養殖戶養殖的基礎群為重點,進行優良個體的初選、複選,提高種群品質。
2012年9月,作為國家發改委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東阿縣國家黑毛驢繁殖中心啟動建設,是國內唯一的黑毛驢種質繁育中心,同時也是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龍頭。
2017年底,“山東省東阿縣東阿黑毛驢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一批名單。

生產情況


截至2015年底,東阿縣已建設黑毛驢規模養殖場42個,存欄3.2萬頭。
2018年,聊城市共有174家黑毛驢養殖基地即合作社,總存欄量達8萬頭,僅東阿縣就有60多家,存欄量3萬頭。

產品榮譽


2014年7月2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東阿黑毛驢”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東阿黑毛驢分佈在東阿縣所轄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姜樓鎮、劉集鎮、魚山鎮大橋鎮牛角店鎮姚寨鎮高集鎮、陳集鄉8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所屬539個行政村,東至牛角店鎮劉營村,西至劉集鎮呂營村,南至劉集鎮牛屯村,北至高集鎮旦北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6°12′~116°33′,北緯36°07′~36°33′。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東阿黑毛驢
東阿黑毛驢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東阿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黑毛驢生長並生產高品質的驢肉與驢皮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境內飲用水、大氣、土壤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產品產地環境符合NY/T388-1999《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環境空氣質量符合NT/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規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導則》中的要求;土壤環境質量符合NT/T391-2000《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規定的《土壤空氣質量標準》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導則》中的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用東阿縣特有的黑毛驢品種。
3、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控制方式方法
飼料:飼料質量符合DB37/2138-2012的規定。根據黑毛驢不同飼養階段的營養需要,由精料與飼草合理搭配。添加適量的複合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水,注意三大營養物質間的比例調整。飼草有來自內蒙古草原的優質牧草,有養殖戶田間收穫的玉米秸稈、地瓜秧、花生秧等,即保證了飼草的多樣性,又保證了飼草的安全無污染。
飲水:所有飼餵黑毛驢飲水來自地下水或自來水,水質符合NY5027-2001的規定,採取自由飲水的方式。
疫苗和使用: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場區新出生驢駒6月齡后,統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每年一次。
獸葯和使用:預防和治療用藥符合NY5030-2006規定,且嚴格執行處方葯規定,後期用藥物執行休葯期規定。
滅鼠、滅蚊蠅:定期定點投入滅鼠藥,及時收集死鼠及殘餘鼠藥,並做深埋處理。消除水坑等蚊蠅孽生地,每周進行1次噴灑消毒藥。
衛生消毒:選用的消毒劑符合NY5148的規定,驢舍周圍環境每周1次用2%火鹼或撒生石灰消毒。每日徹底清掃驢舍。每周1次對用具進行消毒,每月1次進行帶獸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監測:依照《動物防疫法》制定監測方案,並嚴格執行。
病死黑毛驢處理:對可疑獸應隔離觀察、確診、治療,徹底治癒后才能歸群,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符合GB16548-1996的規定。
4、產品收穫、宰殺及加工處理的規定
黑毛驢生長到18個月左右出欄、活驢屠宰重300千克左右,產品的收穫、宰殺及加工等均依照GB/T23586-2009《驢肉》的規定執行。
5、生產記錄要求
健全生產記錄,記錄準確、真實、可靠,包括黑毛驢的年齡、配種、產仔、哺乳、斷奶、體重、疫病防治、出售等,記錄最少保存三年。

專用標誌使用

東阿黑毛驢地理標誌地域範圍內的黑毛驢生產經營者,需先向東阿縣畜牧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東阿黑毛驢地理標誌標識,獲准使用的單位和個人均按照下列規定使用東阿黑毛驢地理標誌標識:
該規定主要包括登記產品的分級、包裝、標識、貯藏、運輸等。
1、分級:按照GB/T23586-2009《驢肉》執行。
2、包裝:包裝材料符合GB11680和GB9687規定,標誌使用人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內外包裝單獨存放、無污染。
3、標識:銷售和運輸包裝物應標明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產品質量等內容。
4、倉儲保管:採用恆溫、恆濕專用庫,控制溫度5~10℃,相對濕度小於65%。庫房保持整潔衛生、有防鼠、防蟲設備措施。
5、運輸:運輸途中避免潮濕、高溫和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