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

安葬

安葬(ān zàng),埋葬,棺木埋入墓中。《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且令自今百姓葬埋,仰出所標七里之外營地安葬。”埋葬(用於比較鄭重的場合帶有敬重的感情色彩)。意為人死後埋葬及葬骨骸等儀式。

詞語解釋


埋葬(用於比較鄭重的場合帶有敬重的感情色彩)。意為人死後埋葬及葬骨骸等儀式。

詳細解釋


1.掩埋屍體
2.引申為消滅
3.掩蓋,掩藏

出處


《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間暫請赴京都。”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且令自今百姓葬埋,仰出所標七里之外營地安葬。
明·高明 《琵琶記·糟糠自厭》:“待我一霎時叫家僮討棺木來,把老安人殯斂了,選個吉日,送在南山安葬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如今單說前代一個公卿,把幾個他州外族之人,認做至親骨肉,撮合了才子佳人,保全了孤兒寡婦,又安葬了枯骨枯骸,如此陰德,又不止是完人夫婦了。”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因房屋褊窄,停放過了頭七,將靈柩送在祖塋安葬。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我早把他厝在我家墳園,專等尋著你母女的下落,擇地安葬。”
巴金《砂丁》三:“他要真死了,我就把贏來的錢買副木板安葬他。”

安葬種類


崖葬·
• 懸棺葬
• 天葬
• 水葬
• 火葬
• 高棺葬
• 風葬

安葬過程


安葬就是將靈柩或骨灰盒由停殯處移往墓地,依時辰落柩下葬,時辰應該不能早過太陽日出、晚不能超過太陽落山,然後封蓋墓板或者掩土做墓頭的一連串過程。移動靈柩的儀式稱為出殯。將骨灰盒放入墓地前,要將死者生前最喜歡的小件物品放入其中,如有死者生前單獨相片一併放入骨灰盒內,如果是夫妻其中一人先去世,骨灰盒裡放入另外人生前常用的小件物品。
如果是土葬依序為安釘、割柩、旋柩、啟靈、辭客。“安釘”儀式需由子孫親自進行,由長子咬下子孫釘,此時禮生或道士在棺木四端邊釘邊說吉利話,以喻出丁之意,這項儀節現今有省略或提前舉行的情形。繼之進行“割柩”,即於柩上削小木片,並與子孫釘一併放於香爐,等除服時一併焚化,以求子孫繁昌。然後進行“旋柩”,子孫旋繞靈柩以示不舍。完畢后即由抬柩者絞柩移動“啟靈”,將靈柩移到靈車上,此時子孫跟著靈柩而出。啟靈后出殯行列行至中途,必須停下進行“辭客”,由家屬辭外家親友不要送殯,其餘親友的送殯車則送到墓地。
靈柩下葬前例須舉哀,表示從此不見死者的容顏,然後便進行下葬儀式,先由土公及地理師於柩尾“放栓”,即打掉木塞以求屍身速腐;而後土公挽繩移柩下壙,過程中由地理師以羅盤定方位調整位置,解下繩索后才將銘旌(書寫有官位、姓名的旗子)鋪於柩上。隨後孝男以麻衣盛土入壙,並呼喊“阿爸(母)起來”,表示親葬亡親,並呼叫其魂。完畢後由土公掩土,立墓碑及後土;靈柩此後即由土地公庇佑,故要祭祀後土,並在祭文中表示所居的陰宅已購置清楚,請求照料。

安葬禁忌


安葬儀式民間原本多以土葬為主,因葬地有限,因而火化漸成風氣,火化過程基本上比照土葬儀式進行,如擇妥火化的時辰,事先向火葬場辦理登記,火化前先由孝家祭拜,火化後由家屬親見火葬場人員將骨揀入骨灰罐內,所以“火葬”即等同土葬。孝子捧骨灰罐“進塔”,也是需要擇定時辰,先在納骨塔前祭拜;由於塔位多為八卦形,擇妥座向,於擇定的時辰將骨灰罐(揀骨則為骨罐)移入塔位,祭拜后即完成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