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葬
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葬俗
徠崖葬: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因工程艱險,耗資大,在古代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崖葬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廣居於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森林懸置在峭壁之上,或者將棺森林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這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船棺,長度為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船,分為頭、尾和倉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柩,安放屍體。
崖葬
那麼,以舟代棺與古濮越人的靈魂信仰有何關係呢?其實,他們是把船作為其靈魂歸宿的載體。以船為棺是濮越人靈魂信仰的產物。在他們看來,同他們密切相關的船隻,會把他們的靈魂載回故鄉,或駛向另一美滿的世界去。四川船棺有的棺內還有木棺,船棺起著槨的作用。既有函盛屍體,還要外套船棺,這就有力地說明船棺除了具有一般棺的作用外,古濮越人還賦予了其載運靈魂的功能。
送亡魂到一個適當的處所,不讓它與活人糾纏,與活人搗亂,最好的辦法是把亡魂引到祖先那裡去。古濮越人以舟代棺將靈魂送至祖先的出處的看法,可與古代南方民族的“魂舟”習俗互為印證。魂舟和崖葬皆以舟船作為死者返回老祖宗那裡去的工具,所不同處,魂舟運載的為靈魂,由飛鳥為其'導航';崖葬則是直接將屍體送到懸崖峭壁的岩洞里。可以這樣認為,船棺是魂舟更為古老的一種形式。
崖葬
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
崖葬
及至近代,部分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
①將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②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
③將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的稱崖窟葬;
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
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兩種。
葬具有多種:葬屍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瓮。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后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后再另擇它處。
崖葬
恩施州的崖葬文化系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據有關學者考證,其族屬應為濮、僚、越,而這裡的濮、僚、越與巴文化和土家文化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崖葬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懸棺,是指在懸崖峭壁上釘樁擱棺匣,其詞源於梁陳間顧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一語。恩施州的懸棺除了在懸崖上釘樁橫擱棺以外,也有將棺木置於崖墩的,以巴東的龍船懸棺遺跡最為典型。二、岩罅:又稱崖葬,即利用自然岩罅放置棺木。恩施州的岩罅葬在巴東、建始、恩施、宣恩、來鳳、咸豐等縣市均有發現,單是咸豐縣境內就已發現這類俗稱為“箱子崖”、“柜子崖”、“仙人崖”的岩罅葬遺跡達七處之多,均是以自然崖壁上的洞穴為藏柩之所。三、岩槨墓:即人工“在石岩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恩施州的岩槨墓主要分佈於建始與利川境內,僅在利川齊岳山以西地區就發現此類岩槨墓遺跡十餘處,均是在紅砂岩上人工開鑿洞室作為藏柩之所,以利川七孔子岩槨墓群最為典型。懸棺葬的葬具多為整木挖成,有船形棺、槽式棺、盆形棺、屋形棺、斗形棺、箱式棺等。恩施州崖葬多為二次葬,其中有單人葬,也有群葬,群葬多為先後幾次葬入。
崖葬恩施州境內的崖葬除巴東與長江有聯繫以外,主要分佈在清江、酉水、唐崖河、建南河等水系裡。崖葬墓的風格特點以及埋葬的時間都與三峽有很大差別,屬晚於三峽地區的崖葬墓。目前恩施州境內已調查的崖葬墓共38處,其中自然洞隙的有21處,人工鑿成的洞隙17處。而在清江水布埡嫣家坪考古工地發掘的岩屋頂崖葬是恩施州境內最早的巴人家族群葬的崖葬遺址,時間大概在西周晚期,從出土的隨葬品看,大多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徵。1992年8月30日恩施州博物館在來鳳縣卯洞的仙人洞崖葬搶救性發掘中,考古隊員冒著極大的危險進入洞內,懸棺葬全部集中在洞口。洞口高約30米,寬約15米,洞深200多米。洞頂落下的巨大石頭在洞口形成了一個高台,人們在台上以大木柱為梁,上面鋪著木板而建成的“仙人居”,“仙人居”上面放置大小棺木十餘具,棺木分三種類型,即船形棺、槽式棺和箱式棺。在一完整的箱式棺內發現有一人頭骨及股骨,還有西蘭卡普碎片和絲織帶,根據現場觀察人骨是用西蘭卡普包裹起來,在用絲織帶捆緊後放入葬具的。在搶救性發掘中共發現隨葬品130多件,時間跨越兩晉、隋、唐、宋、元幾個不同時代。按質地分有銅器、鐵器、瓷器、木器、陶器、皮革和絲織品;按用途分有兵器、漁具、樂器、文具、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等。如銅熨斗、銅盤、鐵刀、鐵砧、鐵馬鐙、柳葉形鐵劍、八耳鐵釜、陶瓷多足硯、四系瓷罐、木槳、皮革鎧甲、絲織帶和西蘭卡普(土家織錦)等。
恩施州的崖葬是一種奇異的葬俗,它作為一種古文化遺存,崖葬特有的神秘色彩以及人文、歷史、考古學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價值,將越來越受專家學者所關注。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係。當時中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複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崖葬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佈,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並不在於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於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於將棺木高置於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並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