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西蘭卡普的結果 展開
- 土家織錦
- 民俗文化
西蘭卡普
土家織錦
織物:土家語“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
在土家語里,“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鋪蓋。人們往往在“花鋪蓋”前冠以“土”字,以標示出這項民間工藝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點。
土花鋪蓋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愛,視之為智慧、技藝的結晶,被稱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習慣,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都要在織布的機台上製作美麗的“西蘭卡普”,即土花鋪蓋。
西蘭卡普組合是一個音樂組合,由分別來自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武漢音樂學院和武漢市歌劇舞劇院的吳姿霖、萬莉、雷媛和楊娟(恩施州)4位女孩組成。“西蘭卡普”是土家語,直譯起來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西蘭卡普又稱“打花鋪蓋”,它是一種土家錦,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
音樂成就 2004年第11屆“新蓋中蓋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三等獎.
關於“西蘭卡普”的起源和發展,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記載。
西蘭卡普
“武陵蠻”就是歷史上對土家族使用過的一種稱呼。土家族長於織作的悠久傳統一直保留下來,直到改土歸流前後,不論男女還保持著“喜斑斕服色”的習俗。
一般文獻上對於土花鋪蓋給予了諸種不同的名稱:同治年間修的《龍山縣誌》云:土錦“即五色線 為之,色彩斑斕可愛。俗用以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稱崗巾。”《永順府志》云:“斑布即土錦。”“土人以一手織緯,一手用細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謂“崗巾”“土錦”以及“土絹、崗錦”等相似稱謂皆指土花鋪蓋。
另一種傳說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相傳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把山裡的百花都綉完了,就沒見著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綉出白果花,她獨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樹與白果花兒對話,不料被又丑又壞的嫂嫂發現了,哥哥聽信嫂嫂讒言,用板斧砍斷了白果樹,西蘭摔死了,她的繡花藝術卻被土家人傳下來了。
西蘭卡普
西蘭織了一匹又一匹,山裡的野花一朵又一朵盛開在西蘭織成的卡普上,她的屋裡變成百花盛開,爭奇鬥豔的花園了。
西蘭姑娘決心把世上所有的花都織到心愛的卡普上。“天下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見過呢?”她問東家活了99歲的老婆婆。老婆婆眯著眼看了半天她織的卡普,搖搖頭說:“姑娘,天下的花都開在你這裡了。”“世上還有什麼樣的花我沒有織過呢?”她問西鄰活了99歲的老媽媽。老媽媽支著頭想了半天,擺擺手說:“姑娘,世上的花你都織過了。”可是西蘭仍不甘心,她逢人就問,哪裡還有她沒有見過的花。後來一位路過山裡的老爺爺告訴西蘭,後山上有一棵長了999年的紅果樹,它在半夜開一種火一樣紅、火一樣熱烈的花,白天就看不見了。
西蘭決心把紅果花采來織到布上。她半夜起床,不怕夜寒風高,不怕露濕衣裙,跑到後山坐在紅果樹前,守了一夜又一夜,但紅果就是沒有開花。西蘭並不灰心,天天夜裡仍然一個人偷偷跑到後山上等。也許是西蘭的誠心感動了紅果樹,有一晚,紅果樹全身搖動,突然滿樹綴滿了一串串火紅火紅的鮮花。西蘭摘了一朵最大最大的,高興地插到機頭上,就織了起來。
好吃懶做又愛饒舌的嫂嫂嫉妒西蘭,在阿爸面前說,西蘭天天晚上到後山會情人,行為不檢點。阿爸連著幾晚不見西蘭,信以為真。他氣得喝了3斤3兩老酒,醉醺醺地衝到西蘭房裡,見女兒正唱著歌兒在那裡織布,不由分說,操起身邊的剪刀就向西蘭甩去。一聲驚叫,西蘭倒在織機上,再也沒能起來,她的血濺到布上,布上開出一串又一串火紅火紅的花。阿爸酒醒了,看到機頭上的鮮花,他明白自己錯怪了女兒,捶胸頓足,懊悔不已。
土家族婦女們都學著織西蘭姑娘的卡普,把它做成被子蓋在身上,表示和西蘭在一起,表達對她的無限思念。土家族女兒從小就學織西蘭織過的布,把它當自己出嫁的陪嫁品,人們把它叫作“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
因此,土家妹子出嫁時都有自己親手編織的土花被面,新娘父母以精美的土花鋪蓋陪嫁為榮,娶媳之家也以此來推測新娘針線活的巧拙賢愚。
可見,土花鋪蓋的編織者絕大多數都是些從10餘歲左右到20來歲的青年女子,她們正處於愛情萌芽及對未來滿懷著希望和幻想的年代,特地從深山裡找回紅花、梔子、薑黃、洞洞樹、五倍子等野生植物,製成染料,將自紡的棉紗染出各種顏色,稍有空閑就坐在木機旁挑花刺繡,在木機上的緯線里填上彩色紗線或絲線,織出別出心裁的圖案花樣。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以紅、藍、黑、白、黃、紫等絲線作經緯,通過手織——後來用機械挑打交織而成。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帘、桌布、椅墊、包袱、藝術壁掛、錦袋等,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樸素而富誇張,寫實與抽象結合,極富生活氣息。其圖案有以土家歷史題材的,如四鳳抬印,土王五顆印之類;有以生活風俗為題材的,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福祿壽喜、鯉躍龍門、五子登科、鴛鴦戲水、野鹿含梅、老鼠娶親等。有以自然風光為題材的,如張家界風光、土家吊腳樓等;也有以動植物為題材的,如猴兒花、虎頭花、貓腳跡花、狗牙齒花、玫瑰花、菊花、月月紅等等。
土家織錦工藝獨特,造型美觀,內容豐富,專家稱它是足可與湘繡齊名的母親藝術。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綉朵作為衡量一個土家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請聽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隻角,四隻角上綉雁鵝;
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材看手腳
土家織錦的主要原料是絲線、棉線和毛絨線。
編製西蘭卡普
目前市面上所見的絕大多數西蘭卡普都是大工廠流水線上製品,
真正的西蘭卡普非常罕見,因為製作工藝複雜,
西蘭卡普
1958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土家族織花能手葉玉翠與湖南省美協工藝師李昌鄂合作,從事土家織錦的發展和創新,共同創作了《開發山區》等五幅“西蘭卡普”作品。特別是《開發山區》,葉玉翠按照李昌鄂有山、有水、有田土、有畜禽的設計圖案,經過多次現場觀察,反覆琢磨構思,發揮了她40年來練就的布局、調色技巧,融匯了傳統技藝,傾注了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獲得各國人民和專家的讚賞。後來省美協將它送到北京展出,受到國內外美術家們的一致好評。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品展銷會,到東歐各國展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土家族青少年織花能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新創了《韶山景》、《北京八景》、《擺手舞》、《熊貓》、《烏雲花》、《蝴蝶菊花》、《獅子滾繡球》、《土王五顆印》、《張家界風光》、《七十二鉤》、《壽星花》等十多種作品,為民族藝術的繁榮增添了嶄新的內容。
1979年11月,作為西蘭卡普的傳承人,葉玉翠出席了全國工藝美術藝術、創作設計人員代表大會,受到黨政領導的接見,《人民日報》、《人民畫報》、《民族畫報》、《光明日報》紛紛報導了她的事迹和主要作品。
1981年6月,《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肖離來到葉玉翠的家鄉湖南龍山縣苗兒灘鎮葉家寨採訪,以《撈車河畔一天孫》為題,在《大公報》上報導了她的事迹,在香港各界人士中轟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