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鄧興旺的結果 展開
-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 益陽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鄧興旺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徠鄧興旺,1962年10月出生於中國湖南沅陵,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1978年鄧興旺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1985年赴美留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提前獲得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生命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后獎學金;1992年進入耶魯大學生物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副教授、終身正教授;1995年獲得總統青年教師獎;2000年被北京大學聘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2001年擔任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擔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2013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教職,全職回國籌建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2015年獲得《自然》雜誌傑出導師獎。
鄧興旺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植物光形態建成的分子機理,植物非編碼RNA功能,植物雜種優勢形成的分子機理,水稻功能基因組與分子設計育種。
鄧興旺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生化專業。1982年,獲北京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攻讀碩士。
1985年,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半年的植物光合作用研究工作,隨後獲得學校的優秀生獎學金,留校攻讀博士學位,專攻對葉綠體基因表達的調控研究。
1989年,提前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生命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后獎學金,之後在美國農業部與伯克利分校合辦的研究所里進行博士后研究,研究課題是:擬南芥光形態建成的分子遺傳學分析以及燕麥光敏色素A(phyA)基因的核蛋白與啟動子相互作用的活體DNase指紋分析。
鄧興旺 生活照
1995年8月28日,獲得柯林頓總統頒發的總統青年教師獎,可以連續5年每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0萬美元研究撥款的權利。
1998年起,他參與組織北京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發育遺傳學暑期免費講習班,並親自為學員授課。
1999年,因為在植物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被耶魯大學提前聘為終身教授,成為上世紀80年代后美國常青藤大學植物生物學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科學家。
200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講座教授。
2001年,在他的推動下成立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擔任中心主任。
2003年,應邀擔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同年擔任耶魯大學DanielC.Eaton植物生物學冠名講席教授。
2009年,成立未名興旺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北京)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2013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同年被評為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2014年,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教職,全職回國籌建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
2015年12月8日,被授予《自然》傑出導師獎。
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開始籌辦植物分子遺傳學實驗室。鄧興旺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的“植物細胞伸長的調控機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資助。
科研綜述
作報告
1987年,鄧興旺對葉綠體基因表達調控研究的新見解,由當年《生化》、《細胞》雜誌發表,引起學術界強烈反響。
1992年,單體分離培養出第一個光性狀調控基因COP1,測定了它的分子結構、作用和精確位置,實現了該項目研究的突破。
2010年,鄧興旺帶領團隊創製了“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兩系雜交稻制種風險大、三系雜交水稻制種周期長的難題。
2014年,鄧興旺教授實驗室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發表了題為PhotoactivatedUVR8-COP1ModuleDeterminesPhotomorphogenicUV-BSignalingOutputin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在擬南芥UV-B光受體UVR8如何在植物體內感受UV-B信號並進行信號轉導的機制。
2015年,鄧興旺研究組在《美國科學學院院報》發表題為“ArabidopsisDET1degradesHFR1butstabilizesPIF1topreciselyregulateseedgermination”的研究論文,該工作首次鑒定到了光調控種子萌發的中心抑制子,並闡述了不同光照條件精確調控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
2016年,鄧興旺研究組在《美國科學學院院報》發表題為“BBX21,anArabidopsisB-boxprotein,directlyactivatesHY5andistargetedbyCOP1for26Sproteasome-mediateddegradation”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光調控植物幼苗形態建成的重要分子機制,為進一步理解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信號通路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鄧興旺研究組在《美國科學學院院報》發表題為“NoncanonicalroleofArabidopsisCOP1/SPAcomplexinrepressingBIN2-mediatedPIF3phosphorylationanddegradationindarkness”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結果對於深入發掘動植物中COP1的新功能與作用機制提供了重要啟示。
徠發表文章
HeH,ZhangH,WangX,WuN,YangX,ChenR,LiY,DengXWandLiL.,Developmentofaversatile,target-orientedtilingmicroarrayassayformeasuringallele-specificgeneexpression,Genomics,2010,96(5):308-15
HeG,ZhuX,EllingAA,ChenL,WangX,GuoL,LiangM,HeH,ZhangH,ChenF,QiY,ChenRandDengXW.,GlobalEpigeneticandTranscriptionalTrendsamongTwoRiceSubspeciesandTheirReciprocalHybrids,PlantCell,2010,22:17-33
ZhouJ,WangX,HeK,CharronJB,EllingAAandDengXW.,Genome-wideprofilingofhistoneH3lysine9acetylationanddimethylationinArabidopsisrevealscorrelationbetweenmultiplehistonemarksandgeneexpression,PlantMolBiol,2010,Volume72,Number6,585-595
ChenH,HuangX,GusmaroliG,TerzaghiW,LauOS,YanagawaY,ZhangY,LiJ,LeeJH,ZhuDandDengXW,ArabidopsisCULLIN4-DamagedDNABindingProtein1InteractswithCONSTITUTIVELYPHOTOMORPHOGENIC1-SUPPRESSOROFPHYAComplexestoRegulatePhotomorphogenesisandFloweringTime,PlantCell,2010,22:108-123
CharronJB,HeH,EllingAAandDengXW,DynamicLandscapesofFourHistoneModificationsduringDeetiolationinArabidopsis,PlantCell,2009,21:3732-3748
WangF,ZhuD,HuangX,LiS,GongY,YaoQ,FuX,FanLMandDengXW.,BiochemicalInsightsonDegradationofArabidopsisDELLAProteinsGainedFromaCell-FreeAssaySystem,PlantCell,2009,21:2378-2390
HeK,LiX,ZhouJ,DengXW,ZhaoHandLuoJ.,NTAP:forNimbleGentilingarrayChIP-chipdataanalysis,Bioinformatics,2009,25:1838-40
WangX,EllingAA,LiX,LiN,PengZ,HeG,SunH,QiY,LiuXS,andDengXW.,Genome-WideandOrgan-SpecificLandscapesofEpigeneticModificationsandTheirRelationshipstomRNAandSmallRNATranscriptomesinMaize,PlantCell,2009,21:1053-1069
ShenY,ZhouZ,FengS,LiJ,Tan-WilsonA,QuLJ,WangHandDengXW.,PhytochromeAMediatesRapidRedLight-InducedPhosphorylationofArabidopsisFAR-REDELONGATEDHYPOCOTYL1inaLowFluenceResponse,PlantCell,2009,10.1105/tpc.108.061259
JiaoY,LoriTaustaS,GandotraN,SunN,LiuT,ClayNK,CeseraniT,ChenM,MaL,HolfordM,ZhangHY,ZhaoH,DengXWandNelsonT.,Atranscriptomeatlasofricecelltypesuncoverscellular,functionalanddevelopmentalhierarchies.,NatGenet,2009,41,258-263
YuJW,RubioV,LeeNY,BaiS,LeeSY,KimSS,LiuL,ZhangY,IrigoyenML,SullivanJA,ZhangY,LeeI,XieQ,PaekNCandDengXW.,COP1andELF3ControlCircadianFunctionandPhotoperiodicFloweringbyRegulatingGIStability.,MolCell,2008,32:617-630
ZhuD,MaierA,LeeJH,LaubingerS,SaijoY,WangH,QuLJ,HoeckerandDengXW.,Bi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ArabidopsisComplexesContainingCONSTITUTIVELYPHOTOMORPHOGENIC1andSUPPRESSOROFPHYAProteinsinLightControlofPlantDevelopment.,PlantCell,2008,20(9):2307-23
GuoL,ZhouJ,EllingAA,CharronJB,DengXW.,HistoneModificationsandExpressionofLightRegulatedGenesinArabidopsisAreCooperativelyInfluencedbyChangingLightConditions.,PlantPhysiol,2008,147(4):2070-83
SaijoY,ZhuD,LiJ,RubioV,ZhouZ,ShenY,HoeckerU,WangH,andDengXW,ArabidopsisCOP1/SPA1ComplexandFHY1/FHY3AssociatewithDistinctPhosphorylatedFormsofPhytochromeAinBalancingLightSignaling.,Mol.Cell,2008,22;31:607-613
ZhangHY,HeH,ChenLB,LiL,LiangMZ,WangXF,LiuXG,HeGM,ChenRS,MaLG,andDengXW.,AGenome-WideTranscriptionAnalysisRevealsaCloseCorrelationofPromoterINDELPolymorphismandHeteroticGeneExpressioninRiceHybrids.,MolPlant,2008,1:720-731
ZhangY,FengS,ChenF,ChenH,WangJ,McCallC,XiongY,DengXW.,ArabidopsisDDB1-CUL4ASSOCIATEDFACTOR1FormsaNuclearE3UbiquitinLigasewithDDB1andCUL4ThatIsInvolvedinMultiplePlantDevelopmentalProcesses.,PlantCell,2008,20(6):1437-55
LiuY,WangF,ZhangH,HeH,MaL,DengXW.,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ArabidopsisUbiquitin-SpecificProteaseGeneFamilyRevealsSpecificRoleandRedundancyofIndividualMembersinDevelopment.,PlantJ,2008,55;5(844–856)
LiL,HeH,ZhangJ,WangX,BaiS,StolcV,TongprasitW,YoungND,YuO,DengXW.,TranscriptionalanalysisofhighlysyntenicregionsbetweenMedicagotruncatulaandGlycinemaxusingtilingmicroarrays.,GenomeBiol,2008,19;9(3):R57
LiX,WangX,HeK,MaY,SuN,HeH,StolcV,TongprasitW,JinW,JiangJ,TerzaghiW,LiS&DengXW,High-ResolutionMappingofEpigeneticModificationsoftheRiceGenomeUncoversInterplaybetweenDNAMethylation,HistoneMethylation,andGeneExpression.,PlantCell,2008,20:259-276
FengS,MartinezC,GusmaroliG,WangY,ZhouJ,WangF,ChenL,YuL,Iglesias-PedrazJM,KircherS,SchaferE,FuX,FanLM,DengXW.,CoordinatedregulationofArabidopsisthalianadevelopmentbylightandgibberellins.,Nature,2008,24;451(475-479)
LeeJH,TerzaghiW,GusmaroliG,CharronJB,YoonHJ,ChenH,HeYJ,XiongY,DengXW,CharacterizationofArabidopsisandriceDWDproteinsandtheirrolesassubstratereceptorsforCUL4-RINGE3ubiquitinligases.,PlantCell,2008,20:152-67
JiaoY,LauOS,DengXW.,Light-regulatedtranscriptionalnetworksinhigherplants.,NatRevGenet,2007,8(3):217-30
BaiSL,ZhongX,MaL,ZhengW,FanLM,WeiN,DengXW.,Asimpleandreliableassayfordetectingspecificnucleotidesequencevariationsinplantsusingopticalthin-filmbiosensorchips.,PlantJournal,2007,49(2):354-66
WangX,HeH,LiL,ChenR,DengXW,LiS,NMPP:auser-customizedNimbleGenmicroarraydataprocessingpipeline.,Bioinformatics.,2006,22(23):2955-7
ChenH,KarplusVJ,MaH,DengXW.,PlantBiologyResearchComesofAgeinChina.,PlantCell,2006,18(11):2855-64
ChenH,ShenY,TangX,YuL,WangJ,GuoL,ZhangY,ZhangH,FengS,StricklandE,ZhengN,andDengXW,ArabidopsisCULLIN4FormsanE3UbiquitinLigasewithRBX1andtheCDDComplexinMediatingLightControlofDevelopment,PlantCell,2006,18(8):1991-2004
LiL,WangX,StolcV,LiX,ZhangD,SuN,TongprasitW,LiS,ChengZ,WangJ,DengXW.,Genome-widetranscriptionanalysesinriceusingtilingmicroarrays.,NatureGenetics,2006,38:124–129
MaL,ChenC,LiuX,JiaoY,SuN,LiL,WangX,CaoM,SunN,ZhangX,BaoJ,LiJ,PedersenS,BolundL,ZhaoH,YuanL,WongGK,WangJ,DengXW,WangJ.,AmicroarrayanalysisofthericetranscriptomeanditscomparisontoArabidopsis.,GenomeRes.,2005,15(9):1274-83.
SuhuaFeng,LigengMa,XipingWang,DaoxinXie,S.P.Dinesh-Kumar,NingWei,XingWangDeng,TheCOP9SignalosomeInteractsPhysicallywithSCFCOI1andModulatesJasmonateResponses,PlantCell,2003,15(5):1083-94
WangH,MaLG,LiJM,ZhaoHY,DengXW.,DirectInteractionofArabidopsisCryptochromeswithCOP1inMediationofPhotomorphogenicDevelopment.,Science,2001,294(5540):154-8
鄧興旺的研究成果被編入《植物發育的機制》等教科書;為研究生開設了《植物遺傳和發育》等多門專業課。
2001年鄧興旺推動成立了北大—耶魯植物分子遺傳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之後在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高校聯合培養的碩士、博士,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2004年至2016年期間,培養的學生信息如下:
時間 | 論文名稱 | 作者 | 畢業院校 | 學位 |
2015 | 擬南芥非典型激酶ABC1K1調控紅光形態建成的分子機理研究 | 黃浩 | 清華大學 | 博士 |
2013 | 精氨酸甲基化修飾調控自噬通路中底物/受體複合物與支架蛋白的結合 | 李思慧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3 | 擬南芥DET1蛋白通過正調控PIFs蛋白抑制暗中光形態建成 | 唐達芳 | 北京大學 | 碩士 |
2012 | 黃單胞菌類轉錄激活子效應蛋白(TALEs)的結構和生物化學性質研究 | 高海山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2 | R環介導基因組不穩定的分子機制的研究 | 甘文劍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1 | Rcor2對於胚胎幹細胞多能性維持和體細胞重編程的功能研究 | 楊鵬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1 | 擬南芥轉錄因子FHY3全基因組綁定位點分析及參與葉綠體分裂的調控機制 | 歐陽鑫昊 | 四川農業大學 | 博士 |
2011 | 水稻基因組中中等長度非編碼RNA的鑒定與分析 | 劉婷婷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1 | UNC-108和RAB-14在線蟲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功能研究 | 郭鵬飛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0 | 擬南芥MOS1調控抗病基因SNC1機理的研究 | 李應中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0 | 擬南芥分子伴侶蛋白J3通過與蛋白激酶PKS5的相互作用調控質膜H+-ATPase活性的研究 | 謝長根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0 | 植物免疫對Pseudomonassyringae三型分泌系統的抑制及AHL20對植物免疫的調控 | 盧海彬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0 | GA調控的DELLA蛋白降解機理研究 | 王鋒 | 北京師範大學 | 博士 |
2010 | 致病大腸桿菌三型分泌系統效應蛋白EspH和EspG調節宿主細胞骨架的生化機制研究 | 董娜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10 | microRNAs和高表達smallRNAs在水稻兩個亞種及正反交F1代中的雜種優勢分析 | 陳芳芳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碩士 |
2009 | 水稻基因表達進化的研究及植物激素調節機制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 彭智宇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9 | 對多種植物進行的轉錄組學及表觀遺傳學分析 | 何航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 博士 |
2009 | H/ACARNA引導的假尿嘧啶合酶的結構和生化研究 | 段景琦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9 | LGN在小鼠卵母細胞成熟過程中的動態定位以及對紡錘體組織裝配的調節 | 郭欣政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9 | 水稻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家族的初步研究 | 臧百勝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9 | 中樞五羥色胺信號在雌鼠母性行為和性偏好中的作用 | 張莎莎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8 | 位點特異性組蛋白修飾在植物發育及基因表達中的功能分析 | 郭蘭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8 | 擬南芥CULLIN4與CSN、CDD、COP1三個複合體對植物光形態建成的共同調節 | 陳浩東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8 | 擬南芥DELLA蛋白在赤霉素信號途徑與光信號途徑中的功能研究 | 王宇 | 北京大學 | 碩士 |
2007 | 擬南芥泛素特異蛋白酶家族的功能分析 | 劉艷芬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博士 |
2007 | 擬南芥SPA家族蛋白表達模式及SPA-COP1複合體的組成與功能研究 | 朱丹萌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7 | 水稻轉錄組學與表觀遺傳學分析——應用覆瓦式晶元對水稻基因組轉錄活性,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的分析 | 王向峰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7 | 擬南芥DCAF1基因的表達與功能研究 | 張宇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6 | 高等植物光形態建成過程中基因調控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 何坤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6 | 利用蛋白晶元進行擬南芥轉錄因子性質研究 | 鞏威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4 | 擬南芥FHY1蛋白表達模式及其與光敏色素A相互關係的研究改良TAP系統在酵母和擬南芥中的應用 | 申雲平 | 北京大學 | 博士 |
2004 | 利用擬南芥微陣列晶元對光信號傳導途徑基因與蛋白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 高瑩 | 北京大學 | 博士 |
時間 | 榮譽/獎項 |
2013年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2013年 | 美國科學促進協會會士 |
2003年 | 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Kumho獎,每年全世界僅有一名獲獎者 |
1995年 | 美國總統青年教師獎 |
鄧興旺有著堅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和紮實深厚的科研功底,他還對中國生物學基礎研究、農業生物技術研發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新聞網評)
鄧興旺對植物基因組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防禦機制和調控,激素調控,植物形態和大小的生物工程等諸多領域,這一基礎研究應用於作物改良-這對中美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整個人類具有廣泛影響。(2003年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Kumho獎評)
學術任職
時間 | 職務 |
2011年 | 植物光生物學國際研討會組織者 |
2007年 | 第18屆國際擬南芥研究大會組織者、主席 |
2007-2008年 | MultinationalArabidopsisResearchCommittee主席 |
2007-2008年 | NorthAmericanArabidopsisResearchSteeringCommittee主席 |
2006-2008年 | TheArabidopsisInformationResearch顧問委員會成員 |
2006-2007年 | MultinationalArabidopsisResearchCommittee共同主席 |
2004-2008年 | NorthAmericanArabidopsisResearchSteeringCommittee成員 |
2003-2008年 | 德國馬普研究院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 |
2003-2006年 | OhioStateArabidopsisStockCenter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 |
2003年 | ScientificReviewGroupMemberforSamsburyLaboratory成員 |
雜誌任職
時間 | 雜誌 |
2010-2012 | 《AnnualReviewofPlantBiology》期刊編委 |
2008年至2014年 | 《PlantCell》期刊編委 |
2006年至今 | 《MolecularPlant》期刊顧問委員會成員 |
2004年至今 | 《JournalofIntegratedPlantBiology》期刊編委 |
2000年至今 | 《GenestoCell》 |
2000-2005年 | 《PlantJournal》期刊編委期刊編委 |
1998年至今 | 《PlantMolecularBiology》期刊編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