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振新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翁振新,男,1948年生,福建莆田人,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並留校任教,后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福建師大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第九屆全國美展評委。當代著名寫意人物畫家,其作品融寫實與象徵為一體,顯示了雄中寓秀、穩健豪放的新寫實風格。作品入選第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及其他國家級展覽,曾獲全國首屆中國畫人物畫展覽銀獎(最高獎)等獎項。
翁振新,1948年出生於福建莆田。1976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藝術系並留校任教,1979年畢業於
翁振新
翁振新長期潛心於高等美術教育、中國人物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是當代著名寫意人物畫家。他深入研究海峽兩岸人文資源與文化生態,切入寫意人物畫創作,注重反映現實生活和地域特色,融合中西、兼取南北,無論是巨制還是尺幅,無論是主題性的宏大敘事還是唐詩宋詞的演繹,都顯示了雄中寓秀、穩健豪放的新寫實風格,拓展了當代水墨人物畫的表現力,尤以表現惠安女的獨特佳構而享譽畫壇。他以惠安女為載體,訴說自己對中國勞動女性精神的理解和體悟,同時也融進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他的人物畫追求生動、遒勁、骨氣,寫實和象徵渾然一體,或一瀉千里、自然灑脫,或情景交融、凝重深遠,把海峽兩岸的世代滄桑凝鑄成一幅幅史詩性的畫圖,具有獨特的閩海意韻。
1997年翁振新表現惠安女的水墨畫作品《磐石無語》榮獲全國首屆中國畫人物畫展覽銀獎(最高獎),為福建人物畫的復興,衝出藩籬,爭得盛譽,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先後入典國家美術出版工程《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美術》(1979-1999)等權威文獻。作品入選第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及其他國家級美展,並獲得多個獎項。《鄭成功》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無聲的輝煌》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中國典故選》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嫁給大海的女人》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穿越》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美術作品和論文大量發表於國家級學術刊物,《美術》雜誌、《美術觀察》雜誌、《國畫家》雜誌等專題介紹翁振新的國畫藝術。出版有《翁振新畫集》、《當代中國畫名家翁振新》、《當代國畫名家翁振新優秀作品集》、《當代著名畫家技法經典——翁振新寫意人物》、《名家講壇——翁振新講速寫》、《惠女情愫》等專著。
1948年4月生於福建莆田
1964.9-1969.4莆田第六中學高中部就讀
1969.4-1969.12莆田酒廠等打工
1970.1-1973.8莆田縣庄邊公社插隊勞動
1973.9-1976.7福建師大藝術系美術專業就讀
1978.2-1979.7浙江美術學院國畫進修班就讀
1976.8--福建師大美術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7.1-1999.5福建師大美術系副主任
1994.1-1999.5福建師大藝術學院副院長
2004.3-2008.12福建師大美術學院院長
2008.12--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在翁振新身上有著一種苦行僧的氣質——對過份的物質享受的淡漠,對藝術的發自內心的熱愛,他具有鮮明的他那一代人經歷過生活的磨鍊而沉積下來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能夠在光怪陸離的都市藝術亂像中始終沒有迷失前進的方向,使他能夠始終葆有一種旺盛的發自生命深處來自傳統又打破傳統的創造力。
翁振新出生於被稱之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媽祖故鄉福建莆田,自幼受到藝術先輩的影響,翁振新對藝術產生了一種揮之不去的“迷戀”。、還是在5歲的時候,年幼的翁振新就每天望眼欲穿地等待上學的哥哥姐姐周末給他帶回粉筆。小時候家裡窮得買不起筆和紙,翁振新就在家裡的地板、牆壁和磚頭上塗鴉。翁振新常常信馬由韁,也由此練就了他“左右開弓”的本領——他可以輕鬆自如地左右手都可以畫。
翁振新
進入福建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習,是翁振新人生之旅的一個轉折點。儘管當年在招生時翁振新也遇到了重重阻撓,但翁振新最終還是被錄取。謝投八、楊啟輿、謝意佳、高一呼等這些翁振新藝術生命中舉足輕重的老師讓翁振新感受到藝術迷人的魅力。那時文革仍在進行,他不為混亂嘈雜的外部世界所動,夏天的師大長安山蚊子多得像“轟炸機”,翁振新就躲在蚊帳里畫他的畫、看他的書,他對藝術的鐘情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畢業留校時,有人認為翁振新是五分加綿羊的典型,缺乏反潮流精神,但翁振新最終還是如願以償地留在師大美術系任教,他還擔任過如今已是著名的美術評論家、畫家的范迪安、林容生等人的班主任。
留校一年後,翁振新考入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班深造。吳山明先生曾撰文寫道:“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國恢復高考後的初年,一批優秀的年輕美術愛好者考入了當年的浙江美術學院,其中有潘公凱、翁振新、方賢道、曾成金、簡繁、章錦榮、何業琦等十餘位同學分在國畫系學習,他們的班主任是周滄米先生,我教過他們寫意人物畫課,指導他們的還有方增先、李震堅、宋忠元、顧生岳以及童中燾、盧坤峰等諸位先生。
在粉碎"四人幫”、文革結束,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的非常年代里,這批學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們十分珍惜茌大學里學習的機會,對自已有一種緊迫感和使命感,學習也特別刻苦用功,對知識的探求如饑似渴。雖然他們都來自五湖四海的工礦、基層或農村,有工作經歷和生活經驗,成家的還有生活負擔。但他們在困難中表現得很成熟,能一頭扎進學習中,盡最大可能去多獲取些知識充實自己,他們在教室里不斷地臨摹寫生,每天最遲熄燈的是他們,圖書館里查閱資料、翻閱中外美術理論書籍的也常常是他們,他們尊敬老師、虛心求教,在學院里形成了一種很濃的學習氛圍。彈指一揮間,三十多年過去了,今天這批學生中很多都成為事業有成的佼佼者、學術的領頭人,有的成為藝術院校的領導或著名的畫家......”的確,那是翁振新藝術發展的關鍵階段。浙江美院一批畫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吸收西方的素描藝術,結合中國花鳥畫等傳統技法,創造了既重造型又重筆墨技法精到表現的新的中國人物畫風格,並在新時期仍然顯示出很強的生命力。在浙江美院濃烈的藝術傳統精神和學術氛圍里,翁振新親炙諸多名師的諄諄教導,細心揣摩浙派人物畫不受具象束縛的意象造型觀念,領悟其豐富的筆情墨趣和悠長的詩意韻味,從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悟在繼承傳統中求蛻變,在借鑒外來藝術中圖創新的藝術真諦。而諸多名家教授開明的教育思想和嚴謹的治學精神也給他以深刻的啟迪。
當時的福建現代人物畫還比較薄弱,翁振新在對傳統精髓如饑似渴地吮吸的同時,苦苦尋求東、西方審美的交叉點,尋找個人性格、氣質、藝術內容和藝術風格為一體的最佳結合點,探求寫意人物畫的新風格。他無數次地深入八閩大地,研究福建的人文生態和地域特色,終於把目光投向惠安女,選擇惠安女的生存空間和文化心理狀態這一母體進行寫意人物畫創作。1997年翁振新的寫意人物畫《磐石無語》在全國首屆中國人物展覽中技壓群雄,與何家英一起獲得銀獎(最高獎),為福建中國人物畫的復興,衝出藩籬,爭得盛譽。在這次展覽的理論研討會上,翁振新作為獲獎作者代表做了典型發言,對自己的惠安女審美情結以及惠安女題材創作做了深入的分析。殊不知在好評如潮的背後是他多年不懈的追求和艱辛的付出。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嫁給大海的女人》、《母親港》、《惠風》、《海峽風》、《穿越》等一大批表現惠安女的作品不斷出現在全國美展上。這些以惠安女為載體的力作發掘出一種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識,表達了磅礴的精神指向,鮮明的個人圖式、厚重的時代品格。
多元化已成為當代水墨發展的主要態勢,水墨實驗、新文人畫、寫實主義齊頭並進,顯示出空前的繁榮。翁振新不屬於任何派別,也沒有將自己納入什麼流派,他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探索,始終保持著思考的純粹性和創作的純粹性。他不走捷徑,而不走捷徑者,必定走的是一條“藝術的苦旅”。
翁振新擅長寫意人物畫。在當代中國畫領域,翁振新以表現惠安女的閩海意韻著稱。事實上翁振新的創作基本上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主題性創作,選取的題材主要為具有特色的惠安女和閩海漁民。另一部分是即興創作的水墨人物畫,其表現內容為現代人物(包括惠安女)和古典詩意人物。他的寫意人物畫以“以形寫神”為要義,融合中西藝術元素,兼取南北技法之長,熔鑄為一家筆法,形成了雄中寓秀、穩健豪放的藝術品格。他的人物畫追求生動、遒勁、骨氣,寫實與象徵渾然一體,或一瀉千里,自然灑脫,或情景交融,凝重深遠,在深刻理解和反映物象的同時,也融進畫家的情感和體驗。
2006-2010年間作品集(二)
翁振新經過多年的苦苦尋覓,選擇了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創作手法,他筆下的惠安女不是扭曲的惠安女形象,也不是毫無生活意味的靜物化或痴獃狀的惠安女形象,而是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豐富多彩的惠安女形象,既真實可信,又不是照片的照搬,而是在可視的畫圖後面蘊含意味和心性,在寫實中寓含象徵。從他的作品不難看出他盡量捕捉生活的原生態,從一些熟視無睹的真實里發掘出閃光點,表現人物形象的豐富性、多樣性,有時還對客觀對象進行精微描寫,映照出背後的精神意向。
翁振新擅長速寫,有著嫻熟的造型能力和高超的筆墨功夫。在即興創作這方面。他胸有成竹又意在筆后,放筆直取,一氣呵成,運用書寫性的線條與筆觸,隨機自如揮灑筆墨,虛實相濟,畫面解衣盤礴,氣機流暢,筆筆取神而溢乎筆外,筆筆用意而發乎筆先,筆墨相生相讓,給人以極大的暢感,畫面生氣撲面,富有筆情墨趣和神韻。他很注重中國畫的美學特點及筆墨無窮盡的潛力和色彩魅力,突出了情趣與詩意的表現,通過內美精神與外部形式格局的變化,轉換情調和豐富語彙,貼近自然、貼近生活、貼近人性,以鮮活的造型和色彩賦予畫面以新的勃勃生機。如果說主題性創作體現出他的造型與人生觀照的話,即興創作則更多的體現出他的筆墨修養和性情趣味。
邵大箴:翁振新的人物畫創作融匯中西手法,造型結實而又自然灑脫,在優美的語言中有宏大的氣勢和強烈的表現力。他的繪畫路子寬,寫實、象徵、抽象,“大品”、小品,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均得心應手。說明他善於從傳統和現代藝術中擷取養料,善於從中西藝術中廣覽博取,善於從各種藝術門類和樣式中接受啟發。總之,他善於融會貫通古今中外的藝術創造成果,為我所用,努力鑄造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畫有詩情,有畫境,有形象感染力,有精神內涵。他注重藝術創造的內美即氣質美。他的作品有較高的美學品味,是耐人咀嚼的,沒有絲毫的飄浮和媚俗,在當今畫壇這是很難得的。
賈德江:翁振新是當代著名的寫意人物畫家,寫意小品是他主題創作之外的休閑之筆,他更擅長的是對“剛柔相濟”的惠安女的描繪。他以濃筆沉墨對惠安女投射以凝重的文化觀照和苦澀的人生思考,訴說自己對惠安女獨特性格和心態的理解和感悟。頌揚她們柔弱的身軀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所顯示的堅如磐石的崇高精神。
在他的一系列表現惠安女的作品中,他沒有停留在對惠安女美麗身姿和迷人飾品的一般性獵奇和讚美的表層上,而是立足於走近惠安女,了解惠安女,讀懂惠安女,去發現在惠安女風情萬種的美學品格後面潛藏著的一種更深刻、更深沉的東西。為此,他選擇了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手法,灌注自己的全部情感,強調“骨線”的表現性,在勾勒與皴擦中融入西方的繪畫語言,強化惠安女堅韌、頑強、奉獻、抗爭的悲劇美,試圖以惠安女為載體,表達自己對中國勞動婦女的憧憬和同情。
在他的作品中,強調大的紀念碑式的團塊結構,而有意識地過濾了具體的情節描寫,強調賦予生活化的形象以真實的人性,表現為作品有一種經過推敲、琢磨的嚴肅感,理性的因素支持著感性的表現,以筆墨渾然交織成豐富的形象內涵。這種嚴肅和複雜意緒,拓展了水墨人物畫的表現力,為水墨藝術留下了一份時代的備忘錄,
在西方藝術的現代進程中,關於人的描繪總體上是趨於弱化,對具體的現實人物的塑造也趨於減少,而中國藝術家,仍然對“人”的存在和“人”本身報以極大的關注,不能不認為這是中國藝術十分重要的當代特徵。當今世界的豐富性和畫家個性的豐富性,正在人物形象的豐富性之中。中國的寫實主義繪畫有廣泛的可能性,更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這也是翁振新作品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曹玉林:翁振新的作品多以表現閩南地區的風土人情為主,有著較強的地域色彩和時代特徵,這其中又尤以表現惠安女的作品最為出色,也最具學術價值和藝術品格。他所創作的《磐石無語》、《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嫁給大海的女人》、《無聲的輝煌》等作品曾在各種國家級的大型展事創出佳績,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我們知道,表現閩南地區風土人情,尤其是表現惠安女的人物畫作品並非翁振新一人獨擅,除了翁振新之外,有不少其他畫家也深諳此道,而翁振新何以能夠在此類畫家中獨樹高標,堪稱翹楚呢?關於這一點,筆者以為主要得益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雖然同樣是描繪惠安女,但翁振新不是象一般畫家那樣僅僅滿足於外在的或曰淺層次風情、形象,而是著力挖掘惠安女的內在的或曰深層次的精神、品格,描繪惠安女那美麗、堅毅然而卻又不乏抗爭精神,充滿悲劇意味的活的靈魂。
……有不少畫家都愛選擇惠安女來作為自己的描繪對象。然而,他們大多僅僅著眼或滿足於惠安女的外在形象的描繪,很少能深入到惠安女的內心,或多或少地與惠安女的精神世界有所隔膜。所以在他們的筆下大多只有惠安女的“情節”和“故事”,很少有惠安女的“情緒”和“心事”。這樣的作品即使畫得再好,也難免輕飄、直露、浮淺和媚俗,無法具有洞穿生活表層,直抵現實內核的深刻思考和人格力量,更無法使欣賞者產生心靈上的震撼,得到情感上的升華。而翁振新筆下的惠安女卻不同於此……翁振新由於在作品中表現出了惠安女的充滿了歷史滄桑感的“悲劇美”,不僅著眼於外在的形態,而且更多和更深入地著眼於內在的精神,故而不僅悅目,而且十分耐讀,具有豐富的精神含量,能夠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使人得到情感上的升華,所以翁振新作品中的美,是一種深層次的美,或曰是一種形態與精神兼而有之,“情節”與“情緒”相互映發,且後者遠遠超越了前者的大美。不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翁振新作品中的精神之美,並非是所謂的“高台教化”,並非是浮淺地表現所謂的“主流意識形態”,演繹概念,服務於政治功利,而是以個人的真情實感直面現實中的真實人生,通過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和價值發現,以繪畫的形式,體現出一種對於生活在社會底層或曰生活在特殊環境之中的惠安女的深切同情和人文關懷,表現出對人類苦難和光明的詩意詠嘆。從某種意義上說,翁振新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在大量同類題材中不同凡響,獨標一格,獲得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即在於此。
第二、雖然同樣是描繪惠安女,但翁振新不是象一般畫家那樣僅僅滿足於展示自己的形而下之“藝”,而是既展示自己的形而下之“藝”,更致力於自己的形而上之“思”,出色地實現了創作實績與理論思考齊頭並進。因此,翁振新筆下的惠安女較之其他一些畫家筆下的惠安女,更富於學術性、探索性和藝術自覺追求。
……翁振新長期從事高校的美術教育,由於工作的性質和需要,翁振新對於理論的興趣十分濃厚,不但稔熟中國傳統的畫史、畫論和西方的各種藝術思潮、藝術觀點,而且尤其善於對創作實踐進行理論上的總結。在翁振新所撰寫的《放情人生》、《揮之不去的惠安女審美情結》、《借題發揮》、《關於寫意人物畫即興創作的思考》等文章中,包含著大量的真知灼見,不論學術的含量、思考的深度、見解的獨到和立論的精闢,都不在一般專業美術理論家的水準之下。翁振新的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其最大的好處或曰最直接的結果,便是在創作中有一種藝術上的自覺追求,不是象一般畫家那樣單純地為畫而畫,而是有意識地“把惠安女作為載體,試圖表現一種隱喻性、象徵性、寓意性”,“藉助惠安女作為吐露心靈的渠道,發掘出一種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識”(《放情人生》)。為了達此目的,翁振新成功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風格,體現出了一種鮮明的個性。這種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是苦澀而不甜膩,凝重而不浮滑,大氣而不瑣屑,質實而不雕鑿,亦剛亦柔,亦潤亦蒼,亦真亦幻,亦實亦虛,既築基於惠安女那風情萬種的原生態,又挖掘出原生態背後那令人感慨系之的閃光點,使得其筆下的惠安女與大量一般性的平庸之作拉開了距離,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學術層面。不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翁振新的作品雖然較為理性,但卻同樣不乏感性;雖然較多藝術上的自覺追求,但卻同樣不乏藝術上的自由精神;雖然苦心孤詣,慘淡經營,但卻又是“即興創作,放筆直取”。這是因為翁振新能夠將理論上的認識渾化無跡地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之中,使之成為一種奇妙的潛意識,達到了理性觀念與感性直覺二者既各不相妨,又互為表裡,相互映發的理想境界,而這,對於一般畫家而言,顯然是很難做到的……
林公翔:首先,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具有磅礴的精神指向。與其他惠安女題材作品不同,在翁振新的筆下,惠安女被賦予了特殊的力量。這是一種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精神構成,狂風吹不倒、大浪壓不垮;這是從“內部升起”的精神力量,是可以直抵人心的力度的力量。在翁振新的筆下,惠安女的精神特質被深刻地強調,這就是,惠安女是一個特殊的群落,這是一群悲傷與期待交錯的群落,這是一群希望與絕望糾纏的群落,這樣的一個群落,怎不叫我們浮想聯翩?無論是《磐石記憶》《磐石無語》《嫁給大海的女人》《無聲的輝煌》,還是《海寂月無聲》《那一灣淺淺的海峽》《穿越》《海峽風》等,在翁振新的筆下,惠安女的生活的沉重感和靈魂的忍耐感,命運的被動感與生存的主動感錯綜複雜地交融在一起,惠安女被賦予了特殊的心跳和呼吸,生命的真相被徐徐開啟,命運的擔當被重新定義。……
其次,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圖式。……在惠安女身上集中體現了剛柔相濟的品格特徵和美學意義。為了突顯惠安女身上的這種品格特徵和美學意義,也為了表達自己個人對惠安女的獨特理解,翁振新對畫面構成作了高度提煉。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摒除了程式化的簡單構圖,而大多採用飽滿的滿構圖的形式,從而使畫面前後呼應,開合轉承,挑戰傳統審美陳規,挖掘和表達個人的感受。例如《五色石》,畫面既厚重又博大,相向的穿越充滿了有力度的動感,線條的張力被放大,細節的處理精到而細緻,從而把惠安女的內在精神品格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例如《磐石無語》,沒有那種虛虛實實的雲遮霧繞,沒有過度的誇張,而是採用豐碑式的仰角構圖,通過宏大敘事的圖式,通過凝重的筆墨,表達對惠安女命運的關照。畫面看似和諧的均衡里卻讓人感受到某種潛在的不穩定性,看似不穩定的失衡感中又讓人感受到紋絲不動的穩定感。再如《惠風和暢》,畫面大處氣勢恢宏,小處細膩雕琢,見微知著,人物著墨有重有輕,有虛有實,凸顯了翁振新駕馭畫面的高超的能力。我以為,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之所以具有藝術感染力,正是來自他的鮮明的個人圖式和沉厚的筆墨語言,來自他對惠安女的形象所作出的屬於自己的解讀。
第三,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具有厚重的的時代品格。時代品格並不是指將藝術創作或藝術作品導入現實幹預之中,成為一種社會批判力量,而是指藝術創作或藝術作品能反映時代心聲,成為感動無數心靈的林中響箭。翁振新的惠安女題材作品的時代品格體現在,他的作品總是飽含著厚重的筆墨,顯示了他對繪畫語言的不間斷的探索。這種探索順應了時代潮流,既是對傳統的有意識的鏈接,也是對當代的有價值的創造。從根本意義上說,藝術是一種語言,儘管有時候創作觀念比語言更重要,但如果觀念落實不到語言的載體上,一切都是空的。在翁振新的作品中,似乎看不到那種奔騰的激情、瘋狂的想象,更多的是含蓄的內斂與嚴謹的穩重,但這並不代表翁振新的作品沒有激情,恰恰相反,在翁振新的作品中,處處流露出的是時代的激情。《一往情深》中惠安女張望的表情,《五色石》中惠安女俯視的詩情,《磐石無語》中惠安女凝視的神情,《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中惠安女眺望的抒情,都是不可替代性的。從嚴格的意義而言,翁振新關心的是惠安女形象的悲劇性,而這種悲劇性在翁振新看來卻具有某種詩意的特質。與畫面的灰色精神的詩意相對照,翁振新的技巧和語言在時代性的把握上實現了一種精神表現力的自由轉換……
其他作品
2011年至今作品集
2006-2010年間作品集(一)
主要展覽
1995-2000年間作品集
1992年國畫《郎當紅軍妹支前》入選“紀念講話發表50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主辦)
1993年國畫《海寂月無聲》入選“首屆全國中國畫展覽”(中國美協主辦)
1993國畫《龍翔圖》入選“第三屆全國體育美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1994年國畫《無聲的輝煌》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
1994年國畫《興學豐碑》入選第二屆全國教師優秀作品展,並獲優秀獎(國家教委主辦)
1997年國畫《磐石無語》入選“首屆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並獲銀獎(未設金獎)(中國美協主辦),入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1997年國畫《久遠的足音》入選“世界華人書畫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1999年國畫《韋編三絕》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1999年國畫《那一灣淺淺的海峽》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
2001-2005年間作品圖
2000年國畫《惠風》入選“200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
2001年國畫《又到春天》入選“新時代中國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
2001年國畫《穿越流年逝水》入選“建黨八十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3年國畫《女人海》等8幅入選“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福建優秀作品展”(全國政協主辦)
2004年國畫《永遠的歌謠》入選“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4年國畫《母親港》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人物畫展覽”(中國美協主辦)
2004年國畫《嫁給大海的女人》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
2007年國畫《晚風》入選“紀念黃道周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7年國畫《老海》入選“華東六省一市中國畫邀請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2008年國畫《海峽風》入選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國畫藝委會成立十五周年“2008全國中國畫學術邀請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9年國畫《穿越》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
2009年國畫《晨光初抹》應邀參加“2009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特邀)
2010年國畫《磐石記憶》參加“錦繡海西——福建當代美術晉京大展”(中國美術館等主辦)
2010年《海韻》參加“魅力海南島——中國畫百家百景作品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2010年《望海》參加“翰墨家園——中國畫百家邀請展”(中國美協等主辦)
2011年國畫《一往情深》入選“燭光——全國美協駐會幹部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2011年國畫《郎當紅軍妹支前》入選“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全國美展”(中國美協主辦)
2012年1月畫家翁振新、王和平、楊東平首次聯手在福州綠洲家園的翰墨軒舉辦國畫展,畫展將一直持續到1月10日。
據了解,翁振新、王和平、楊東平在全國美術界頗有影響力。翁振新以畫惠安女聞名,王和平飲譽花鳥畫,楊東平則是全國青綠山水的佼佼者。畫展精選了三位畫家創作的力作。畫展主辦方說,希望通過畫展,讓更多人學會欣賞藝術,促進福建省收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天之藍地之海文摘:在我大學讀書的時候,翁振新先生的寫意人物畫作品就飲譽士林,被爭相傳模,成了我們當時青年學子習畫的典範,我有幸直接受教於他,至今仍受益匪淺。多年來,他精進不懈,始終恪守著藝術家真誠的信念和嚴肅的人生態度及創作態度,自覺地將寫意人物畫表現語言的精深、作品精神內涵的豐富博大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對藝術一片虔誠,是一位有思考、有修養和有成就的畫家。
中國畫發展至今,實遇極大的挑戰,但依中國畫自身特點而生髮的生命力,又是長盛不衰,隨著時代的步伐而不斷前進的,仔細探索中國畫自身的發展規律,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畫的不斷發展需要中國畫的文脈和文氣來彌合精神的紛亂。而面對當前紛亂的文化現象,一方面應思考傳統藝術的繼承與弘揚,但更重要的是應思考如何發展。在貌似繁榮、內隱紛亂、良莠難分的畫壇局面中,翁振新先生始終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他執意於自己選定的貼近生活的寫實寫意人物畫,並堅信只要方向對頭,而又有切實可行的學術步驟,理想的目標就一定能達到。
綜觀翁振新先生的作品,基本上可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是即興創作水墨人物畫,其表現的內容有現代人物和古典詩意人物;另一部份為主題性創作,選取的題材主要為具有地域特色的閩南惠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