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師
唐代高僧義中禪師
三平祖師公,唐宗李適興元元年,唐代高僧義中禪師,敕謚號為廣濟大師。
三平祖師公
他先修三摩缽提,做得安心慮;后修奢摩他禪那,達到正定寂止的境界。於是他頓明心要,肩扛錫杖,雲遊天下,拜師修證。先到中條山百家岩拜謁懷暉禪師,次依西堂智藏禪師,後到洪州百丈山謁見懷海禪師。他在這一高僧名師的門下,恭恭敬敬地進侍十年,通悟了禪宗要旨,修證上層禪學,這才去撫州拜見石礬禪師。石礬經常張弓架箭,來接佛子。義中登門詣法,石礬高聲喝聲:“看箭!”義中見狀,立刻開襟懷,挺胸當箭。這正符合達摩祖師的禪學:“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於是石礬禪師就收起弓箭,稱讚道:“我三年來,張一枝弓,掛兩隻箭,而今只射得半個聖人。”義中進一請教道:“怎能做到全聖?”石礬只彈弓弦三下作答。從此,中又隨侍石礬禪師左右,達八年之久。最後,義中又南遊到了潮,參見了大顛禪師。大顛禪師一見義中就說:“卸掉甲胄來。”義中領悟,就退一步立定。從此義中參悟了佛法禪機,大徹大悟。這十八年間,他遍訪海內高僧,不僅精研了佛教的經、律,也修證了禪學義理,經歷了世事滄桑,終於使他“妙造空中,深了無礙”了。
會昌五年乙丑歲(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令毀滅佛,強迫僧尼還俗。其時義中彈師早已有所覺察,並做好準備,雖然他這時己年上花甲,仍堅定不移地率領一干僧尼,徒步循澗進入平和,避居化外蠻荒之地,以堅持佛法禪學。他們在深山林中披荊斬棘,日夜鑽行,好幾天難見天日,僧尼們皆巳精疲力,還找不到一處可立足存身。有一天,他們在溪澗中盥櫛凈身,義中禪師忽見水面上飄浮著無數樟花在迴旋,心中大喜,對僧們說;“上游有樟樹林,定是個好去處。”於是,僧尼們精神振,溯流上行,果然來到大柏山麓,只見四圍青山,中間一片肥沃,山水極佳。義中禪師選定龜蛇峰間建立寺院,開荒闢田。又續收容逃難來的僧尼,達三百餘人。從此在深山密林中,聚徒講學,保護了大乘一脈真傳。
三平祖師像
至咸通七年(公元866年),義中已逾八十高齡了,他思己所創建的三平寺,毅然重返九層岩修葺三平寺。咸通十三年曆十一月初六日,廣濟大師歸寂,享年九十二歲,僧臘六十五。
廣濟大師示寂后,門人弟子在三平寺后修建了祖殿,單檐重檐,面闊三間,殿中塑廣濟大師金身。春秋祀之,旁立四尊蛇侍者。又奉骨及舍利子葬於塔殿的石龕下,至今香火鼎盛,歷千年而不衰。
祭鱷魚文
傳聞是義中禪師真容。有龍門石窟之風。
大顛入定良久而不答,三平(祖師公)不忍,故意敲禪床三下。
大顛嚴肅地問道:“你敲床做什麼?”
三平(祖師公)急忙跪下道:“師父豈不是告訴韓公:‘先以定動,旨以智撥’嗎!?”
韓愈聞言,似乎領會其意,說:“和尚門風高峻,下官從令徒處,明白事佛的大概意思了”
唐代中國的嶺南地區,鱷魚肆虐成災,時任廣東潮州府地方官的韓愈曾寫下了那篇著名的《祭鱷魚文》,據說韓愈發文數日之後,鱷魚果然銷聲匿跡了——給鱷魚添了幾分靈性和神秘色彩,至今潮州城外仍然有一座雄偉的“祭鱷台”,以紀念這一典故。傳說中,三平(祖師公)是這一事件的主角之一。
原來韓愈在潮州期間,曾幾次到潮陽境內祭海神,祈求合境平安,一次,他愁於鱷魚擾民之事,趕來廟裡請教大顛,禪師故意迴避,要三平(祖師公)謊稱雲遊不在,如此往返幾次,三平(祖師公)不忍,教韓愈用手中的筆驅鱷,韓愈心領神會,寫下《祭鱷魚文》,在河邊祭鱷魚時,有一公一母兩隻巨鱷興風作浪,不肯離去,三平(祖師公)揮動手中錫杖,痛擊鱷魚,最終一公一母兩隻巨鱷落荒而逃,嶺南地區從此鱷禍平息。
回到廟裡,大顛怪三平(祖師公)殺生,將三平(祖師公)的禪杖一扔:“禪杖到哪,你就到哪!”禪杖就這樣一直飛到福建漳州三平山,三平(祖師公)就拄錫在三平山了!
學佛如嗅桂花香
“三平祖師公”,是唐武宗、宣宗時代的禪宗高僧,潮州大顛的入室弟子。三平祖師公馳名漳台,遠及東南亞,當地崇蛇風俗及義中艱難建寺、慈悲濟世等傳聞,彰顯禪宗高僧祖師公的高風亮節。祖師公依靠禪宗頓教,不主張學佛專從文字上做工夫,而要求頓悟:“如言桂花香氣,一嗅便知;若用文字敘述,怎寫也無從理會。”
祖師公與監齋爺
據傳,監齋爺生前為祖師公的廚師,唐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初六祖師公將圓寂時,監齋爺決意欲隨師西歸。祖師公不依,認為他是俗家人,且多殺生,不宜西行。監齋爺分辨道:“我自侍師后,守戒持素,腥葷不沾,雖為俗家,心卻早已皈依佛門,每日頌經不息!師若不信,吾當自剖驗血是紅是白,若流白血,即說明我腹中無半點葷腥。”說畢揮斧自剖,果流白血。義中大師見而感慨:“吾南宗法嗣是直指心性、頓修頓悟的祖師禪,難得他能如此自剖明性,悟心即佛!”囑眾僧祀之於齋堂。後人遵從遺囑,在齋堂立像祀之,至今香火不衰。)監齋公堂,為三平寺之獨創。凡香客所供齋品都須呈供在此,經監齋爺驗證后,方能拿到塔殿供奉祖師公。
三平祖殿
三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