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田鄉

荷田鄉

荷田鄉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地處隆回縣中北部,距縣城33公里,東與高坪鎮毗鄰,南靠荷香橋鎮和岩口鎮,西接六都寨鎮,北與七江鄉接界,是北部山區與西部丘陵地區的結合地帶,地勢北高南低,是一個區域優勢不明顯的農業小鄉。

截止到2011年,全鄉總面積81.46平方千米,其中林地74000畝,耕地13197畝。全鄉共轄30個行政村,25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180人(2020年)。1995年撤區並鄉前由原荷田鄉、長鄄鄉合併而成。

歷史沿革


荷田鄉歷史並不長,1995年撤區並鄉前由原荷田鄉、長鄄鄉合併而成。
重要歷史文物有:長鄄巡檢司,為明清時屯兵戍守要地。

行政區劃


荷田鄉轄:秋田村、社凼村、恆江村、荷田村、大井村、青龍橋村、韭菜村、鵝立村、廣庄村、上背溪村、下背溪村、漢江村、石觀音村、石山村、牛寨嶺村、秋田村、樅樹村、石橋灣村、歐菜村、黃皮村、永樂村、長南村、長祥村、長鄄村、長興村、長牌村、長家村、長久村、牛才嶺村、蔣家灣村、玉屏村30個行政村,252個村民小組,共7541戶,林業用地74000畝,水田面積13197畝。

地理環境


域境位置

荷田鄉地處隆回縣中北部,距縣城33公里,東與高坪鎮毗鄰,南靠荷香橋鎮和岩口鎮,西接六都寨鎮,北與七江鄉接界。

地形地貌

全鄉三面環山,山多地少,沙多土少,海拔起伏大,自然條件差,上半部分屬明顯山區,九龍山蜿蜒迂迴,海拔均在550米左右,下半部分屬丘陵區,海拔350米左右。全鄉屬典型的石灰岩和花崗岩地區,有層巒疊障的石灰岩,可創辦大型碎石場、石灰場、此外該鄉鐵礦、硅礦等資源蘊儲豐富。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荷田鄉的經濟發展較快。1995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689萬元,稅收收入111.1萬元。鄉內主要骨幹企業──荷田鄉水泥廠,現有固定資產950萬元,職工220餘人,年產4.4萬噸普通硅酸鹽水泥,產值超1000萬元。1995年,全鄉共有鄉、村企業309家,從業人數2533人。
全鄉三面環山,上半部分屬明顯山區,九龍山蜿蜒迂迴,海拔均在550米左右,盛產楠竹、木材、茶葉、水果。下半部分屬丘陵區,海拔350米左右,漢江水由北向南空過中心地帶,開成沖積田壠,土質肥沃,水利條件好,是雙季稻產區,盛產柑桔、茶葉、水果。現有竹林面積3.5萬餘畝,竹林蓄積量480萬根;杉樹林面積4.8萬畝,杉木蓄積量2.5萬立方米。有層巒疊嶂的石灰岩,可創辦大型碎石場、石灰場。鄉內有成片的柑桔園,能年產柑桔30萬斤,通過近幾年的丘崗山地開發,特大梨、板栗、雪桃、密斯梨等多種名、優、特產水果,正陸續受益。地處該鄉中心地段的“雲仙岩”是享譽縣內外的旅遊景點,洞奇石美,形態各異,大有開發前景。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鄉常住人口21180人。

政府作為


為貫徹落實縣委“三敢三創”主題教育活動精神,搶抓烤煙移栽,荷田鄉黨委、政府發動全體幹部職工,兵分多路,幫助煙農移栽煙苗。
4月8日,荷田鄉黨委書記魏彪、政協工聯委主任胡遠希、副鄉長邱清龍、紀委副書記陳海、農業站站長譚顯修等一行人,頂著烈日,到荷田村幫助煙農移栽煙苗。在田間地頭,魏書記一邊熟練地栽煙苗,一邊饒有興緻地和身旁的煙農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學習掌握科技興煙技術,種出優質高產煙葉,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編織美好生活。魏書記還叮囑隨行的駐村幹部要隨時了解、掌握煙農情況,加強技術指導,要及時解決煙農遇到的困難,解除煙農的後顧之憂。
4月9日,鄉黨委副書記、宣傳統戰武裝政法委員、副鄉長陳立平率幹部職工下村,無償為煙農栽煙。
由於前段時間連續陰雨,荷田鄉烤煙移栽進度相對緩慢。近日,趁著天氣晴好,鄉黨委、政府要求,除安排專人留守機關外,其餘幹部全部下村入戶,幫助煙農移栽煙苗,爭取早日完成烤煙移栽任務。

著名人物


譚隆翔(1613-1654)
崇禎十七年武舉進士,任黎靖總兵,
官至太子太保,封靖遠侯。
譚驤(1766-1843)
嘉慶年間(西元1807年)進士,任兵部
主事、直隸州知州等職;官至中憲大夫。
馬子谷(1898-1961)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副廳長

風景名勝


雲仙洞

雲仙洞
雲仙洞
雲仙洞為喀斯特溶洞;洞口位於荷田鄉石山村獅子山麓380米處,洞口上首,地形似雄獅盤坐巨石高台,昂首眺望,據守岩門。雲仙岩洞長1200餘米。

譚門龐氏貞節牌坊

譚門龐氏貞節牌坊
譚門龐氏貞節牌坊
譚門龐氏牌坊位於湖南省隆回縣荷田鄉石山村。該坊建於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是為旌表譚文生之妻龐氏青年失偶,撫孤終養,“卒年六十有二,守四十年之苦節”而建。譚龐氏(1656~1716);譚文生之妻、龐定德之女;十五歲嫁與譚文生,父歿四月後而生遺腹子代琳;雖生活艱苦,也不忘為子延師課讀;每每做事都備極殷勤。后龐氏之曾孫譚丙南考中舉人,玄孫譚驤高中進士,譚夢騫考中舉人,譚駿考中廩生,譚驤遂向嘉慶皇帝奏報高祖母龐氏之事迹,皇帝深受感動,特下旨為龐氏建造牌坊。(原坊已在1966年文革中被毀,後於2009年得到重建,“聖旨旌表”四字匾額猶存。)

歐陽氏貞節牌坊

馬門歐陽氏貞節牌坊
馬門歐陽氏貞節牌坊
馬門歐陽氏牌坊位於湖南省隆回縣荷田鄉長排村。該坊建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是為旌表馬家媳婦歐陽氏青年失偶,矢志撫孤,“五十餘載之貞操,三十一年之苦節”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