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面鎮

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下轄鎮

陂面鎮位於廣東省陽春市北部,漠陽江上游,總面積123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8913人(2020年),居民使用白話和涯話。區劃代碼為441781107,長途區號為0662,郵政編碼為529500,車牌號碼為粵Q。

陂面鎮是陽江市、陽春市“三高”農業示範鎮,至2013年鎮內的優質糧、淮山、蔬菜、荔枝、龍眼等生產種植已初具規模。陂面鎮礦產、水力等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化工石、水泥石的貯藏量約1億立方米。

地理環境


陂面鎮東臨漠陽江與合水鎮相望,南接春城,西與圭崗鎮,花灘木場相鄰,北與松柏鎮春灣鎮接壤。鎮境近似“長方形”。地勢為西高東低,西倚西山山地,為低丘陵區。西山河橫貫鎮境北部轉向南流,匯入沿鎮境東側南流的漠陽江。東部及中部為沖積平原區。沿漠陽江邊有連綿起伏的石山山帶。
陂面鎮
陂面鎮

自然資源


礦藏

有硫鐵礦,鉛,鋅,磷,煤,石灰石等,以硫鐵礦,煤及石灰石儲量較大。特別是沿漠江西岸的石灰石帶,儲量居全市之冠。名勝古迹:境內有千姿百態的岩溶地貌,有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獨石仔,有元朝至正年間已立碑記名的金龍岩,紫雲岩。

行政區劃


下轄地區

黃牛頭社區陂面社區灣口村南星村新民村大同村
加祥村六村崗村石尾村聯民村上塘村朗仔村
那座村潭潦村上河村三朗村惠周村南河村
同樂村

圩鎮

黃牛頭圩,在縣城東北19公里處。1975年10月陂面公社成立后,在黃牛頭嶺南麓始建新集市,為鎮府所在地,面積0.7平方公里,形成一個各行各業基本齊全新圩鎮,為該鎮交通中心及農副產品集散地。
陂面圩,在黃牛頭西北5公里,西山嶺腳的西山河出口處。民國7年(1918年)漸成集市,向為陽春西部山區農副產品集散地及水上運輸必經之道。
朗仔圩,在黃牛頭西南5.5公里的漠陽江西側一河朗處。清光緒年間始成集市。水路交通方便,沿漠陽江北上可達春灣圩,南可達縣城。

社會


基礎設施完善

1、交通方面:陸路,春城至圭崗公路縱貫鎮境。水路運輸沿西山河從西向東直下可通漠陽江。水陸交通方便。鎮內公路縱橫交錯,水泥路通車總里程達105公里,通村委會公路已全部鋪設水泥路。三茂鐵路貫穿全境,境內有三個火車客(貨)運站。通往廣州可走新高線(廣州至新興高州)或陽江線的開陽高速公路2.5小時可到達,屬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兩小時經濟圈”範圍。
2、工業用電方面:鎮內供電網路健全,電力充足,有現成的高壓線路提供用電,對受電變壓器總容量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在工業用電可按峰谷段計算,谷段電價為0.336元/度。工業用電也可由聯繫與水電站協商直供用電(境內有四間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1萬千瓦),電價約為0.43元/度。
3、其他方面:鎮內有一間日產5000立方的自來水廠;通訊設施較為完善,可直接安裝程式控制電話和駁接寬頻網,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訊號覆蓋全鎮。

企業初具規模

全鎮有200多家個體經營企業,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家,已形成了編織、建材水泥、造紙、化工、煙花、鑄鋼、水力發電等為龍頭帶動的民營經濟發展模式。陂面鎮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已開始大力發展工業,對解決當地富餘勞力就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造就了大批掌握造紙、鑄鋼、化工類等技術的產業工人,這也是吸引大批企業主前來投資置業的主要因素。

人口數據


2020年陽春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陂面鎮人口為38913人,男性為20293人,女性為186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