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奇,漢語詞語,拼音是zǐ qí,出自《後漢書·順帝紀》,後用以稱年少有才華的人。
相傳為
春秋時
齊國人。十六歲(一說十八歲)時治理阿縣,
阿大治。後用以稱年少有才華的人。
《後漢書·順帝紀》:“﹝
陽嘉 元年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國舉孝廉……其有茂才異行,若 顏淵 子奇,不拘年齒。”
李賢 註:“《
新序》曰:‘ 子奇年十八,齊君使之化阿。至阿,鑄其
庫兵以為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化。’”按,今本 漢
劉向 《新序》無此文。
《
冊府元龜》:子奇年十八齊君使之化阿至阿鑄其庫兵以為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化。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載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擊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遂敗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