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前期以當時通行的文字——隸書寫定儒經,並以當時諸儒師的見解予以解釋和傳注,後來對應古文經學派稱此派為今文經學派。
漢武帝時,今文經學派的大一統思想很適合政治需要,所以以治《
春秋公羊傳》的大儒
董仲舒、
公孫弘的政治地位和學術地位均獲顯赫。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建議被漢武帝採納后,今文經廣泛流傳,今文經學源儒生滿天下。
西漢將
今文經學立為官學,設今文經學博士十四科,有: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氏易、京氏易博士;歐陽尚書、大夏侯尚書、小夏侯尚書博士;魯詩、齊詩、韓詩博士;大戴禮、小戴禮博士;春秋公關嚴氏、春秋公關顏氏博士。
東漢時期,在儒經大師
馬融、
鄭玄的倡導和傳播之下,古文經學開始興盛,今文經學日漸衰落;至晉時今文經學已衰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