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山

島嶼

大魚山古稱宜山,位岱山島西北的灰鱉洋海域,東距高亭鎮24公里。島形恰如一條遨遊的大鯊,故名"魚山"。與附近的小魚山,大、小陳山,魚腥腦等約35個島礁組成"火山列島",主島即大魚山。面積8.44平方公里,坡崗起伏,土層深厚,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最高大山崗海拔152.6米,島上有15個自然村落,居民3000餘人,分設4個行政村。如今,隨著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圍填海工程項目的不斷實施,大魚山與小魚山及附近其他島嶼連為一體,預計新增工程填海成陸總面積17.35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大魚山海域開闊,據說海面曾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為舊"岱山十景"之一。清代劉夢蘭有《魚山蜃樓》詩曰:"大小魚山氣吐銀,慣看樓閣起鱗鱗。島間時有乘槎客,未許憑欄一問津。"島西側約10公里處有一個叫做魚腥腦的小島,以燈塔聞名,塔建於1872年,亦為魚山勝景之一。大魚山扼舟山往上海航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新四軍海防大隊、東海游擊總隊均先後駐島。1944年8月,浙東遊擊隊海防大隊1中隊64名戰士在魚山島與日偽軍激戰,敵軍派出兩架飛機、兩艘戰艦和400士兵圍攻,游擊隊英勇殺敵,犧牲戰士37人,最後在群眾掩護下,余部撤出該島。西山嘴崗墩建有紀念碑,碑高近8米,即為紀念在大魚山陣亡的革命烈士。
大魚山
大魚山
大魚山林木蘢蔥,除黑松遍布外,尚有楓、樟、梧桐等喬木。島周圍海域盛產潮間帶海洋物種,多泥螺、蛤蜊藤壺及蟶子等,保持有較好的小島自然景觀風貌。

歷史沿革


大魚山在清代和民國期間屬定海縣。1949年,為?洲縣魚龍鄉。1950年解放,屬定海縣岱山區;1953年11月島設漁山區,轄宮山、大西兩個鄉,屬岱山縣;1956年5月,為漁山鄉;1958年10月為東沙公社漁山管理區,屬舟山縣;1960年6月,屬岱山公社;1961年10月建立漁山公社;1962年6月,復屬岱山縣;1984年改建為漁山鄉,2001年7月併入高亭鎮。島上有行政村4個。2000年有居民1035戶,2921人。

山島之戰


大魚山
大魚山
大魚山島,扼舟山至上海航路之咽喉。抗戰時期,新四軍將士在此與日寇展開過一場規模很小卻異常激烈的戰鬥。
1944年,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勝利。已成強弩之末的日偽軍在沿海拚命修建機場和防禦工事,企圖阻止盟軍在浙東地區登陸。
與此同時,一直在敵後堅持抗戰的新四軍也將目光投向海上。5月,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要求海防大隊迅速組建一支武裝,開闢海上敵後抗日游擊根據地。
接受任務后,海防大隊領導決定先拿下大魚山島,再以此作為跳板向舟山群島進軍。海防大隊第一中隊承擔了此次任務,出征的有6個戰鬥班,每班8人,總指揮是副大隊長陳鐵康,指導員嚴洪珠,再加上司務長、衛生員、炊事員等,總計76人,配備了機槍3挺、土炮2門、長短槍50多支,每人配備手榴彈4枚、子彈100發。
1944年8月19日晚,出徵人員於古窯浦港分乘5艘大帆船出發。21日清晨,部隊順利抵達大魚山島南水頭。時逢落潮,戰船只能泊於外灘,無法靠岸。70餘名指戰員便涉水登陸,一鼓作氣衝上海島,在東海紮下一顆釘子。
駐舟山日偽軍得到消息后,數天內就集結兵力600餘人,同時出動炮艦1艘、中型登陸艇2艘、裝有重機槍的汽艇5艘和大型機帆船5艘、飛機2架,氣勢洶洶地向大魚山島發起海陸空聯合進攻。
25日上午,戰鬥打響。敵人欺我守軍兵力單薄,孤軍無援,先以飛機低飛掃射和戰艦火炮轟擊來壓制我陣地火力,然後組織部隊登陸,發動地面進攻,卻多次受挫,無功而退。
下午1時許,久攻不下的日軍被迫改變戰術,放棄全面進攻,轉而依仗密集的炮火步步為營,以拉網式攻擊向陣地緊逼。這時大多數戰士槍膛里的子彈已經用盡,大家一面用手榴彈和石塊阻擊敵人,一面將打完子彈的槍支朝山石上猛砸,拆掉機芯或零部件,把它扔到山崖下面。此時,陣地上的主要指揮員都已英勇犧牲。面對四面衝上來的敵人,戰士們勇敢地跳出戰壕與日軍展開白刃搏鬥。有的戰士將刺刀狠狠地扎向敵人,有的舉起石塊與敵人死磕,有的則抱著日軍一塊摔下懸崖,有的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下午3時,終因敵眾我寡,孤島陷入敵手。
大魚山島之戰,雙方激戰7個小時有餘,駐島海防大隊包括副大隊長陳鐵康、指導員嚴洪珠等42名指戰員壯烈犧牲。而日軍戰死30多人,傷20多人,偽軍死傷30多人,共計80餘人。
由於敵眾我寡,且孤懸海外再無援兵,慘烈的結局從最初就已註定。即使如此,新四軍將士仍在絕境中奮起迎戰,在面對裝備精良的日偽軍海陸空聯合作戰時毫不畏懼,寧死不降,打出了鐵軍威風。參戰的日軍軍官佐藤經藏也感嘆:“很少碰到這樣英勇善戰、血戰到底的中國兵……”
威震東海的大魚山血戰,與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面臨絕境、決不屈服的英雄事迹相似,因此又被譽為“海島狼牙山戰鬥”。此戰規模雖小,較少見諸史冊,卻是八年抗戰悲壯激烈的一個縮影。同時,它作為人民軍隊遂行的第一次海島作戰,在軍史上留下了獨特而又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