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發展心理學
張文新、谷傳華所著書籍
當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受到全社會關注。那麼,如何探究社會轉型和由此引起的家庭結構、功能、需要的變化對兒童的影響?如何有效地預防解決網路成癮、自閉等兒童不斷增加的心理行為問題?如何更好地認識、了解、開發兒童的潛能和創造力,使他們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造性人才?本書系的出版可以為解決上述難題出謀劃策,對未成年人心理發展與教育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本書系是針對國內外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領域發展較快、較成熟的幾個學科,特邀中國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和山東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加盟編寫的。書系共9種,分別是《實驗兒童心理學》、《智力發展心理學》、《創造力發展心理學》、《道德發展心理學》、《社會性發展心理學》、《閱讀發展心理學》、《學習能力發展心理學》、《發展心理病理學》和《超常兒童發展心理學》。綜觀該書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新。各部專著觀點新穎,力具新意。各位作者充分運用新資料,反映新成果,闡述新見解,力求準確反映當代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彙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充分體現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的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有助於把握當代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前沿,同時也有助於不斷獲取新知識和新原理,體現其在科學研究中應有的值和作用。二是精。這書系學術品位、學術水平較高,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各部專著均由心理學博士或教授編撰,第一作者大部分是博士生導師,也是本學科領域中卓有建樹的學術帶頭人,具有較明顯的學術優勢;同時為了使各部專著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各部專著均不設主編、不搞集體編寫,原則上作者一至兩人,最多不超過三人,以充分保證書稿質量。三是深。各部專著的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內容豐富,資料可靠,信息量大,科學性強。且理論聯繫實際,避免了一般心理學專著常有的空洞和泛泛之說以及套用心理學基本原理的東拼西湊式的“大雜燴”,而是列諸家之說,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構築體系并力爭創新,同時也表述作者獨特的見解,使之富有生氣,給人啟迪,使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走向社會、走向實踐,有利於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其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四是全。本書系共9部,基本上包括了目前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中最具影響力的領域,各部專著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研究者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和發展趨勢,力求反映目前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領域的概貌,在體現科學性、知識性和可讀性的同時,突出全面性和系統性。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創造力的含義
一、創造力研究歷史上幾種有代表性的定義
二、艾曼貝爾的創造力定義
三、我國學者對創造力的界定
第二節 創造力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內容
一、生命全程中個體創造力發展的基本趨勢與年齡特點
二、創造力發展的差異
三、創造力與遺傳、生物因素的關係
四、創造力與認知、智力的關係
五、人格與創造力
六、創造力發展的社會文化環境
七、創造力的開發與培養
第三節 創造力研究的方法
一、創造力發展研究的常用方法
二、創造力評定一致性技術
三、造力測評的發展趨勢
第二章
第一節 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代表性理論
一、創造力的遺傳素質論
二、精神分析理論的創造力觀
三、人本主義的自我實現創造觀
四、格式塔學派的創造力觀
六、創造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第二節 創造力的組成成分理論
一、創造力的成分構成
二、創造力組成成分框架
第三節 斯騰伯格的創造力理論
一、創造力的三維模型理論
二、創造力的投資理論
第三章 創造力發展的一般趨勢與年齡特點
第一節 學前兒童創造力的發展
一、嬰幼兒動作的發展與創造力
二、嬰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創造力
三、嬰幼兒心理的發展與創造力
四、嬰幼兒活動的發展與創造力
第二節 小學創造力的發展
一、小學生想象、思維的發展與創造力
二、小學兒童創造力發展的動態過程
三、各科學習中創造力的發展
四、小學生創造性的活動和發明
第三節 中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一、中學生想象的發展與創造力
二、中學生思維的發展與創造力
三、中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創造力
四、中學生創造力發展的一般趨勢與年齡特點
第四節 成年期個體創造力的發展
一、青年晚期個體創造力的發展
二、成年期創造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