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地秧歌
產生於元代的傳統民間舞種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種之一,分佈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灤南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輕快自如、自由靈活地扭動,做出比較細膩、風趣的戲劇性表演見長。
昌黎地秧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最早產生於元代,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昌黎先民,為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藉助無拘無束的手舞足蹈,來抒發情感,磨鍊性格,寄託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雛型。它歷經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斷地繼承和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一地攤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個較完善的藝術種類。多少年來,凡遇年節或喜慶日子,地秧歌隊伍遍及昌黎城鄉,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演出,自我表現已成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
昌黎地秧歌
由於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戰爭、移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昌黎地秧歌在發展中融進了其它民族和地區的民間藝術。如在秧歌開始和演出行進中,耍"少林棍"打場開道,所唱的《秧歌調》中揉有《鳳陽歌》的韻律,即與山東、河南而來的大量移民有直接關係。再如;"丑"角的晃肩動作,即帶有明顯的蒙古舞蹈特點。地秧歌中出現過"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滿族服飾影響的產物。
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場子秧歌和排街秧歌兩種形式,場子秧歌即固定於某一場所進行演出,排街秧歌則人數較多,沿街串巷,行進演出,樂隊由打擊樂和嗩吶組成,人數雖少,但聲音洪亮,行進方便。
昌黎地秧歌以行當表演為主。主要分妞(類似戲劇中的旦角),丑(類似戲劇中的丑角),(類似戲劇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在表演形式上分排銜秧歌和場子秧歌,可即興表演,又可表現某一故事情節的小齣子。妞、丑角的道具以扇子為主,角的道具以棒捶或團扇為主。各行當的表演各具特色,但總的要求是都要具有體輕、氣提、腿沉、腰柔、肩活、腕靈、眼有神等藝術特點。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為勞動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煙袋、扇子、手帕等,這充分體現了昌黎地秧歌來自於平民百姓;是群眾自娛性較強的一種舞蹈藝術。
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
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後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
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丑(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kuai)(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像鳳擺楊柳一般。
手中的道具根據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煙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後抖動扇花,變化萬千,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樸健康的生活情趣。
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於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於表現樂觀、歡快、喜悅的節日氣氛。
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於表現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於”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於表現有故事情節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的動作,簡單易學,扭起來紅火奔放,歡樂開心。村村戶戶有不少秧歌世家,他們年年活動,代代相傳,全家人一塊兒扭秧歌,既是藝術享受,又是天倫之樂。較有影響的名秧歌藝人有周國寶、張謙、秦煥、魯鳳春等人。他們曾被全國部分藝術院校、文藝團體聘請任教傳藝。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經過進一步革新,越扭越火,接連在亞運會帆板賽區開幕式、瀋陽國際秧歌節、全國廣場舞比賽等重大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殊榮。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