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天馬歌的結果 展開

天馬歌

京劇劇目

京劇《天馬歌》是我國第一部反映吐谷渾歷史故事的京劇。吐谷渾是青海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自晉至唐,其歷史長達350多年。這是一個肝愛、敢恨,英武粗獷的馬背民族,駿馬是他們的生活伴侶,由此便產生了種種有關於天馬的美麗傳說,天馬是龍鍾,天馬日行千里,天馬也是吐谷渾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徵。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唐貞觀年間,美麗的青海湖畔,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迎娶大唐弘化公主歸來,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而好戰的丞相宣王則心懷不滿,草原上“天馬”奔騰馳騁;吐谷渾青年阿才英姿勃勃,仰慕大唐侍女秀姑的美麗賢淑,以傳統的“搶婚”方式,贏得了秀姑的芳心,在青海湖畔成就了一樁美滿姻緣。
新婚之夜,一條緙絲腰帶引發出一段悲痛的往事,秀姑含淚離開阿才,弘化公主以大局為重,說服秀姑與阿才重歸於好,宣王趁諾曷缽再次赴唐,試圖“兵諫”,千鈞一髮之際,“天馬”日行千里,接回可汗。公主平安,萬眾歡慶。
有愛有恨,有幸福有哀傷,有寬容有悔過的《天馬歌》,是一首嚮往和平,反對戰亂的歌,是一首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的歌。

劇目創作


2001年,青海省戲劇藝術劇院從北京、江蘇邀請了編劇王新紀、導演陳霖蒼、作曲朱紹玉為該院創作了這齣戲,並特邀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著名張派青衣張萍和著名花臉劉金泉擔任主要角色,楊海東在劇中扮演吐谷渾青年阿才。劇中,由張萍飾演弘化公主,劉金泉飾宣王,邊俊英飾秀姑,田信農飾諾曷缽可汗。

專家評價


青海的歷史研究專家和民族研究專家看了這齣戲后都認為,這齣戲通過對阿才這個小人物的刻畫,反映了吐谷渾的歷史;該劇的音樂、唱腔中,嫁接了青海地方戲平弦的曲調,唱腔中不乏“風吹露水低溜溜地轉”等花兒的唱詞和土族諺語,突出了地域性;劇中人物身著的民族服裝使得該劇的地方特色更為濃郁。

相關信息


吐谷渾是我國西北一個已經消失的古代民族。公元329年,吐谷渾人以青海為中心創建了自己的王國。據歷史記載,吐谷渾王國最興盛時期的疆域東起甘肅南部、四川西北,南抵今青海南部,西至新疆若羌、且末,北隔祁連山河西走廊相接。公元663年,吐谷渾政權為吐蕃所滅。在這三百餘年間,吐谷渾國一直與歷代中央王朝保持著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