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月,漢語常用字,讀作yuè,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即月亮。古人根據月亮的盈虧規律創造了“月”這個計時單位,沿用至今。也指形狀像月亮的東西、按月出現或完成的意義。

“月”是常見偏旁,以“月”為偏旁的字,一類與月亮有關,如朔、望、朝等。還有一類是由“肉”演變而來,與月亮無關,如肘、肚、肺肺肥等。

基本釋義


月 yuèㄩㄝˋ 
● ● 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陽的光)。~蝕。 
● ● 計時單位:一~。~份。歲~不居(時光不停地流逝)。 
● ● 按月出現的,每月的:~刊。~薪。 
● ● 形狀像月亮的,圓的:~餅。~琴。 
● ● 婦女產後一個月以內的時間:~子。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yuè名詞月球;地球的天然衛星。moon《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月暈;月滿;月明星稀
歷史名。農曆依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為一月;月份。month《莊子・養生主》:族庖月更刀。月生;月令
月光,月色。moonlight陶潛《歸園田居》: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月徑;月皎
指婦女的月經;月事。menses《博濟方》:月信不通,當歸酒下。月閉
姓。《正字通・月部》:金有月彥明。
(顏色或形狀)像月亮一樣的。moon-like《史記》: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綉。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月窗;月光門
古人以月為群陰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關的事物。beautiful花容月貌
每月。monthly月佣;月表
指婦女懷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個月以內的時間。monthofpregnantorconfinement月子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月部】月
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魚刺切。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陰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陰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庄二十五年注》: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注》:月者,陰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為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為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為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葉危睡切。曹植《七啟》: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葉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後作囝。
《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從“冫”,不從“二”作。

字源演變


演變
演變
月,象形字。甲骨文像半月之形,因為月亮缺時多圓時少,所以表示“月亮”之意,有時與“夕”混同。甲骨文:“三日乙酉夕,月有食。”是其本義。
“月”字到了金文階段,月牙的輪廓開始變樣,“月”字裡面多了一點。金文等一脈相承,但是小篆字形有訛變,篆文文字化。演變為隸書階段,“月”字在形體、筆畫上,沒有半點月牙的影跡。隸變為“楷化”定了型,之後楷書寫作“月”。

辭彙分類


①本義,名詞:夜間為地球折射日光、圓缺變化的星球。
月
月,太陰之精也。象上下弦闕形。——《說文》如月之恆,如日之升。——《詩•小雅•天保》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書•洪範》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儀禮•覲禮》太一祝宰則衣紫及綉。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虛而魚腦減。——《淮南子•天文》②名詞:三十天,離地球最近的星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族庖月更刀。——《莊子•養生主》③形容詞:三十天的,每三十天一輪的。④量詞:一年的十二分之一。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月

音韻彙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月合魚厥入聲
中原音韻車遮車遮撮入聲作去聲
洪武音韻五屑魚厥入聲
分韻撮要第十三鴛婉怨乙陽入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月光、本月、日月、歲月、望月、月牙、臘月、滿月、平月、朔月

相關成語

月白風清、月閉花羞、月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