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花田錯的結果 展開
花田錯
中國京劇作品
《花田錯》是中國經典京劇劇本之一,是一出藉由誤會巧合、性別錯置,發展出一段令觀眾從頭笑到尾的輕鬆喜劇。劇本劇情節趣味、人物幽默。
《花田錯》是京劇,故事緣於《水滸傳》,花田本意種
花的農田,花田錯是發生在種花小鎮,花田祭上的一系列陰差陽錯的故事。
花田錯在原先的傳統演法中故事並不完整,直到周通搶親為止;1912年,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改編創作加上後半部並搬上京劇舞台。荀慧生:幼年學梆子時的開蒙戲,一為《辛安驛》,一為《花田錯》。這兩個戲均經荀慧生的太老師侯俊山先生(老十三旦)親自指點。《花田錯》的傳統演法自花田訪婿起至周通搶親為止,故事是不完整的。荀慧生改演京劇后,依據《水滸》中“小霸王醉卧銷金帳,莽提轄大鬧桃花村”一回增益首尾,將它搬上京劇舞台。1919年與楊小樓、譚小培、尚小雲三位先生由京到滬(上海觀眾稱為“三小一白”,因當時荀慧生仍用“白牡丹”藝名),在老天蟾舞台演出,荀慧生即以此戲打炮,自飾春蘭,演卞璣者為李桂芳。演出后,甚受觀眾歡迎,此後數十年屢演不衰,被稱為荀派代表作之一。本片根據同名京劇改編,源出「水滸傳」,胡金銓編劇。值得一提的是,擅演悲劇的樂蒂首次以俏皮的方式演出丫頭一角。故事始於才子(喬庄)落拓花田,賣畫維生,與官家小姐(丁寧)一見鍾情,卻因惡霸(朱牧)介入而波折重重,鬧出連篇笑話。
《花田錯》的最初改編本,其中卞璣先與劉玉燕訂親,周通誤將其搶至家中后,又與周妹玉樓私訂終身,而丫鬟春蘭也暗有嚮往之意,故戲終時出現了一夫多妻的場面。解放后,荀慧生以為這樣結局,殊不可取,遂在演出時作了改動。至1959年又重新審訂加工,刪除其中不妥的細節,並把結尾大團圓收場,更作喜劇誇張,給春蘭增加一段輕鬆愉快的唱工,並配合活躍、流動的舞蹈身段,從而越加烘托出喜劇的歡樂氣氛。
春蘭:花旦||卞璣:小生||劉玉燕:旦||劉德明:老生||安人:老旦||李忠:老生||周玉樓:旦||周通:凈||朱仝:老生||雷橫:凈||魯達:凈||店東:丑
(解放后改編版)
宋時,桃花村富戶劉德明,有女玉燕,及笄未嫁。時值花田盛會,劉德明命丫鬟春蘭陪同劉玉燕前往游賞,暗中訪求佳婿。襄陽舉人卞璣,上京趕考,途中因資斧拮据,乃於花田會上設攤賣畫。春蘭見卞璣才貌不凡,回家稟知劉德明,劉德明因命家人往請,不想誤將小霸王周通請來。周通限令三日之內,須將劉玉燕送與成親。春蘭設計,使卞璣男扮女裝與劉玉燕相會。兩人正在定情之際,周通突來搶親,竟誤將卞璣搶去。旋周通因劫奪生辰綱之事涉嫌,被傳至公堂;周妹玉樓發覺卞璣喬裝,詢明真相以後,遂將卞璣釋放,並贈銀以為赴考資斧。劉德明因女被搶,赴衙告狀,隨同都頭雷橫去周寓,但又將周玉樓搶回。此時,春蘭誤以搶回者為卞璣,乃向劉德明說明前次被搶者實為卞璣,竟令周玉樓改換男裝與劉玉燕成親。花燭之夜,周玉樓訴述事實原委,春蘭恐日後周通復來糾纏,仍留周玉樓住在庄中,以應付其兄。周通被釋以後,果然通知劉德明,當晚進庄成親。劉德明正彷徨無計,適魯達前來投宿,聞知大怒,假扮新娘,隱於帳內,迨晚,周通至,被魯達痛打,逃跑。魯達追至途中,巧遇打虎將李忠,從中勸解,並令周通回庄向劉德明請罪。時卞璣已中狀元,也至桃花村。眾人相見,真相大白。最後,卞璣與劉玉燕完姻,周玉樓則在春蘭撮合下,與李忠成為夫婦。
Ps:關於桃花村的地理位置:
原始本中並未提及,而在解放后的改編本中出現了地點雁門關紫陽鎮桃花村,不合邏輯(湖北襄陽的舉子去河南開封考試路過山西雁門關……),多半當時改編者想當然的將京城當成了北京;其時北京屬遼地,雁門關是真正的邊境。
《花田錯》的意思
1.《花田錯》是京劇,故事緣於《水滸傳》。
2.花田=種花的農田,花田錯=發生在種花小鎮,花田祭上的錯誤故事。
花田盛會,熱鬧滾滾;古靈精怪的丫頭春蘭,陪著劉家小姐月英上街,打算依照本地習俗,讓小姐在街上挑選乘龍快婿。月英小姐看中了在路旁賣字畫的白面書生卞機,主僕二人決議返家向母親稟明一切,眼看著一切將要如此幸福美滿,誰料到糊塗管家上街請婿,陰錯陽差竟然錯請到了小霸王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