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紅槐

聊紅槐

聊紅槐是聊城大學邱艷昌等教授培育的國槐新品種,其花朵旗瓣為淺粉紅色,翼瓣和龍骨瓣為淡堇紫色;(聊城地區)花期為7月上旬到8月中旬,較普通國槐長14天左右;夏季聊紅槐滿樹紅花,景觀新奇,甚是美麗。聊紅槐可用於廊道綠化、公園與風景點綠化、居住區綠化、寺廟綠化、工業園綠化、鹽鹼地及乾旱地綠化改造。

形態特徵


聊紅槐
聊紅槐
聊紅槐為陽性樹種,深根性,萌芽力強;聊紅槐是從國槐栽培苗中發現的新變異類型。聊紅槐紅色為淡堇紫色,其中旗瓣為淺粉紅色,中部黃色,翼瓣和龍骨瓣為堇紫色,中央下部為黃白色;聊紅槐的小葉為9~13枚,花絮與小枝開張角度較小,特別是小葉朝向陽光更有利於光合作用,花朵有一種含笑的美感;國槐與聊紅槐的物候期在所在地有差別,花期較普通國槐長14天左右;利用微分干涉顯微鏡觀察聊紅槐與普通國槐的花粉粒,其外觀性狀也有顯著差異。聊紅槐的花粉粒表面有顯著的棱脊紋飾,而普通國槐的花粉粒表面相對光滑。

生長環境


聊紅槐根系發達,喜生於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性土、石灰質土及微酸性土也可適應,耐寒,耐旱;抗風;抗污染,耐煙塵,適應城市環境;耐貧瘠;適應性強,生長快、耐修剪,移栽成活率高。此外其還繼承了普通國槐抗二氧化硫、氯氣及煙塵等逆境壞境及槐花釋放羅勒烯、壬醛氣體可殺菌、凈化空氣的優點,又因其鮮艷的花色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主要價值


廊道綠化、公園與風景點綠化、居住區綠化、寺廟綠化、工業園綠化、鹽鹼地及乾旱地綠化改造。

繁殖方法


該品種繁殖技術與國槐相同,主要採用嫁接育苗,春季採用插皮枝接的方法。立秋之後採用芽接法。種子繁殖方法為:秋後採集果實,用水浸泡后搓去果肉,曬乾,袋裝貯藏,翌年春季進行播種,採用制畦條播,5月下旬間苗、定苗。

栽培技術


聊紅槐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與普通國槐相似,對氣候、土壤條件的要求與槐樹相同。在我國除黑龍江、吉林、西藏等省區外均可栽培。國槐為陽性樹種,深根性,萌芽力強;耐寒,耐旱;抗風;抗污染,耐煙塵,適應城市環境;耐貧瘠;適應性強,生長快、耐修剪,移栽成活率高。國槐根系發達,喜生於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性土、石灰質土及微酸性土也可,在輕度鹽鹼土也能正常生長,但在過於乾旱、瘠薄、多風的地方難成大材,低洼積水處常落葉死亡。

科研信息


聊紅槐
聊紅槐
品種名稱:聊紅槐
所屬屬種:槐屬
植物類別:觀賞植物
申請人:聊城大學
國家:中國
申請日:2006-8-30
申請年:2006
申請號:20060043
品種權號:20070020
授權日:2007-09-07
授權公告號:0713
授權公告日:2007-10-16
品種權人:聊城大學
聊紅槐
聊紅槐
培育人:邱艷昌;張秀省;黃勇
品種特徵特性:“聊紅槐”花冠旗瓣為淺粉紅色,沿中軸中下部有2條黃色斑塊,翼瓣與龍骨瓣紫色,沿中軸中下部呈淺黃白色。花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約50天,較國槐原種早開花7天左右。花粉粒在顯微鏡下表面呈現顯著的棱脊紋飾,而普通國槐的花粉粒表面相對光滑。品種一致性:採集“聊紅槐”母樹上的枝條,2002年用嫁接方法繁殖了1102株苗,其中開花的320株,在聊城和莘縣兩個試驗地點均表現了母株的花色性狀。已經開花的單株中未見其他花色,具有品種內的高度一致性。穩定性:5年生嫁接樹,其形態學、孢粉學及分子生物學特徵均與母株一致,沒有返祖和分化現象。

槐品種研究


山東省濟南市園林苗圃於1999年選育出一個國槐觀賞新品種黃金槐,白秋季落葉至翌年春季萌芽期近5個月,三年生以下的幼枝尤其是當年生枝呈黃色,4月份展葉后枝條逐漸變綠,但向陽面偏黃色。春季和秋季葉片均為黃綠色。該單位還選育出2個速生國槐品種園槐一號和園槐二號,於2004年通過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
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和辛集市綠森苗木場從國槐實生苗中發現並繁殖試驗,選育出金葉國槐品種,從春季萌發到夏、秋季,整個生長季節葉片都為金黃色,2003年通過了河北省良種審定。
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選育出運城五色槐,並通過2003年省級良種審定,該品種特性是花冠翼瓣和龍骨瓣玫瑰紅色,微帶紫紅色。
山東省菏澤市林業科技推廣站於2009年選育出曹州槐1號、曹州槐2號和曹州槐3號,通過地市科技成果鑒定。
2003年,萊州市永恆國槐研究所和萊州市林業技術站從國槐中選育出槐米專用品種雙季米槐,一年二次抽穗結米,分別在7月中旬和9月巾旬各採收一次,採收期10-15天;早期豐產性、速生性好。雙季米槐於2004年取得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權。
聊城大學從國槐實生樹中發現並繁殖試驗,培育出了開紅花的新品種聊紅槐,花冠的旗瓣為淺粉紅色,翼瓣和龍骨瓣堇紫色,花期比國槐早7天,並延長7天,整個花期比國槐長14天。

品種觀測


刺槐屬品種

刺槐屬品種調查觀測採用目測、計數和測量法,調查內容包括樹木所有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宏觀形態。記載項目分別是:植株生長習性、樹冠形狀、樹冠密度、干形、樹皮形態、樹皮顏色、裂紋寬度、分枝粗度、分枝角度、分枝類型、枝表面附屬物、複葉長度、葉片長度/寬度、葉片形狀、葉片先端形狀、葉片邊緣形狀、葉片顏色、托葉刺長度、葉軸表面附屬物、花期、花量、花序長度、花序軸表面附屬物、花萼表面附屬物、花萼顏色、花萼裂齒形狀、花萼裂齒長度、花冠長度、花冠顏色、莢果大小、莢果表面附屬物和結果數量。對每個種類的局部和全部形態拍攝照片,採集標本。

槐屬品種

槐屬品種調查觀測方法採用目測、計數和測量法,調查內容包括樹木所有營養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宏觀形態。記載項目分別是:植株生長習性、植株生活型、樹皮顏色、分枝密度、分枝類型、主枝姿態、枝刺有無、當年生枝是否被毛及被毛顏色、當年生枝冬季顏色、托葉形狀、托葉是否宿存、複葉柄基部是否膨大、複葉小葉數量、小葉柄是否被毛、葉片是否被毛、葉片大小、葉片形狀、葉片質地、葉片先端形狀、春季葉片顏色、花序類型、花序軸是否被毛、小花長度、花梗長度、花萼萼齒是否等大、花冠旗瓣顏色、花冠翼瓣和龍骨瓣顏色、花冠旗瓣形狀、雌蕊與雄蕊長度比、槐米一年抽穗次數、莢果是否具翅、莢果是否被毛、莢果質地、莢果是否開裂及開裂方式、莢果大小、莢果長度、莢果具種子數量、莢果形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