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回族鄉
胡家回族鄉
胡家回族鄉位於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東北部,距離九台城區54公里,東經126°19′,北緯44°16′。東與莽卡滿族鄉為鄰,北與其塔木鎮為界,西與盧家鄉隔山相望,南與吉林市永吉縣兩家子滿族鄉接壤,胡家回族鄉幅員面積168.95平方公里。
胡家回族鄉轄9個村,即周家村、小韓村、稗子村、紅石村、二泉村、蜂蜜村、葛家村、鑼鼓村、寶山村,其中,回族村2個,即蜂蜜村和紅石村,滿族村1個,即周家村;共有83個社,其中,回族社17個。胡家回族鄉有5841戶,24000口人,其中,回族人口4997人,滿族人口3851人,朝鮮族人口4人,蒙古族人口7人;有農業人口21584人,勞動力人口9370人。
胡家回族鄉山田基本各半,有林地面積6497.77公頃,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走勢。西南山嶺連綿,東北較平坦。境內有雞冠山,又名哈達砬子山,海拔558米;有黑背山,又名鵝頭山,海拔557米。主要河流有兩條,一條是周家河,流長20公里;一條是紅石河,流長15公里。有寶山水庫一座,儲水量6萬立方米。氣候屬北寒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春季多風、多低溫、易乾旱;夏季濕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多早霜;冬季寒冷、多西北風。年平均日照2615小時,年平均氣溫4.7℃,年平均降水580毫米,無霜期118~159天,農作物生長期與平原鄉鎮比相對較短。
胡家回族鄉歷史悠久,是吉林省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曾是清朝打勝烏拉總管衙門,設由韓大將軍統領的回族“蜂蜜營”是專為清皇宮養蜂進貢的蜜場所在地。鄉內的蜂蜜村有建於清康熙年間的百年清真古寺,建築雄偉壯觀,展示百年民族風韻,是一覽民族習俗的好場所。
回族鄉始建於1964年5月14日,以回族為代表的民俗文化,風情濃厚。
胡家回族鄉
胡家回族鄉
黑芸豆
胡家回族鄉黨政班子狠抓種植業調整,除種植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外,粘玉米的種植是種植業調整的一大特色。胡家回族鄉種植粘玉米已有10年的歷史,2006年粘玉米面積達到600公頃,占胡家回族鄉播種面積的10%。種植區域分佈胡家回族鄉9個村,通過經紀人與冷凍食品廠簽訂青穗回收合同。這種經營方式,周期短,見效快,無風險。2008年粘玉米收入預計可達480萬元的效益。此外,粘玉米的青秸稈是養殖業最佳飼料來源,可以直接餵養也可青儲,預算胡家回族鄉2008年600公頃的粘玉米青秸稈可供10000頭牛半年的飼料,為飼養戶節省成本540萬元。因此,胡家回族鄉種植粘玉米,是增加農民收入和社會效益的一大農業特色。
雞冠山
雞冠山坐落在胡家回族鄉西南部,距九台城區約54公里,隔江與吉林舒蘭相望,交通十分便達。雞冠山山勢聳拔,溝谷幽深;奇峰異石多姿,瑞木瑤草盈野。在雞冠山西側山腳下,一條小路蜿蜒于山中,路兩旁草木茂盛蒼綠欲滴;山勢險峻,陡壁峭岩不絕於目。在山腰處有一岩洞,遠遠看去,像一隻深邃的眼睛,在俯視山下的來客。這就是“周公洞”。洞深遠,且開闊。洞內周壁布滿青苔,洞外荊棘叢生。傳說在大周開年,周公輔佐武王治理天下,四野歡歌一派祥和。到周昭王時,周王朝便開始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聲威和德望。當時周公年事已高,眼見王室衰微,諸侯跋扈,到處干戈擾攘,一派混亂。自已也沒有辦法可想,看著又實在心痛。為了圖個耳目清靜,就來到美麗的長白大地,在雞冠山上鑿洞住了下來。在這裡,周公深居淺出,潛心揣摩占卜之道。在自已原著《周易》的基礎上,又獨創了解夢大法。後來,人們便把這個洞叫“周公洞”,一些跟隨周公的人就世代居住在雞冠山下,該村於是得名“周家村”。洞外不遠處那塊峭立而又醒目的岩石叫“圓夢石”,摸到它就會心想事成,美夢成真。繞過“周公洞”,山路更加婉轉迂迴了。雄偉的“雞冠三峰”就聳立在山路的盡頭。“雞冠三峰”是雞冠山的至高點,呈西北、東南走向,依次是“圓夢峰”、“杜鵑峰”和“卯日峰”。其中“卯日峰”最高,海拔558米。三座山峰相輔相依,岩崖錯落,似斷又連。“圓夢峰”在最北側,雖然高度不抵其它兩峰,但卻四面雲崖險峻無比。峭拔的雲峰,與對面的“杜鵑峰”隔谷相望。“杜鵑峰”居“雞冠三峰”之中,從北側攀援而上,眼前一塊巨石,突兀而起,酷似一尊回頭的雄獅,惟妙惟肖。使人不禁讚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在石獅東側不遠的石崖處,長有一棵奇特的樹,樹主幹幾乎與地面平行生長,猶如伸向山外的一條手臂,人稱“雞冠山神爪”。從“杜鵑峰”西側一岩崖錯落的天然石階下到谷底,然後才能到達“卯日峰”。“卯日峰”兀立於層巒疊嶂之中,陡壁千仞,高聳入雲。站在“卯日峰”頂舉目四望,但見遠天遼闊,林海蒼茫,群巒逶迤,白雲繚繞;俯視山下溝壑縱橫,阡陌相通,霧氣蒸騰,坡嶺相連,滿目秀色一覽無遺。雞冠山地勢險要,五六十年代,山頂曾裝有飛機導航器。同時也更名為“馬達山”。但當地居民始終無法接受這個新名字,仍然叫它“”雞冠山。因為雞冠山的傳說故事早已在他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了。相傳在早些年,雞冠山上有一隻金雞,它每天凌晨總是按時啼叫,聲音洪亮悠長,方圓百里可聞。並且風雨無阻,從不誤時。山下村民聽此聲音,即刻倦意全無,早起耕作。時間久了,人們已習慣了這種聲音,並且十分崇拜金雞,視其為當地的一種神靈。這一年大旱,雞冠山一帶半年未下一個雨滴,山下河水斷流,溝渠乾涸。田裡莊稼枯萎,土地龜裂。村民更是無精打采,心急如焚。金雞目睹此景,痛心不已,便毅然遠涉東海龍宮,為民請願祈雨。而龍王卻固執已見,不肯布雲施雨。金雞便與龍王理辯,發生了一些爭執。龍王心胸狹隘,一直懷恨在心,便奔上天庭,誣告金雞竊取民食。玉皇大帝盛怒之下,不問青紅皂白,賜死金雞于山上。從此,雞冠山上再也沒有了金雞的啼聲,人們為了懷念金雞,便在雞冠山上修了一座金雞廟。但由於年深日久,廟早已蕩然無存了,但金雞的故事卻在雞冠山一帶廣為流傳。把這些美麗的傳說與壯觀的實景結合在一起,就使這雞冠山更加顯得神奇而美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