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形拳

拳術中的象形拳之一

鶴形拳是拳術中象形拳的一種,模仿鶴姿而成。

背景


鶴是一種瀟灑而高雅的鳥類。在中國人來說,鷹代表了威武,而鶴卻代表了 長壽及脫俗。鶴有極端高度的警覺性,但並不謬然而動,故鶴形拳的宗,亦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跟龍形拳之多變,蛇形拳之靈活、虎形拳之主攻、豹形拳之刁鑽等均絕不相同。鶴形拳以守待攻,故有“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的口訣。因為,敵人在進攻時,其弱點必顯,故不若讓對方先動,才乘其弱點之際於以攻入,則可一舉而敗敵。且鶴形拳之防守架式或是跟敵人正面相對,令敵人感到自己處處被鶴形拳的使用者所洞悉先的心理威脅下顯露懼態而消失戰意;於是鶴形拳的使用者便可乘虛而襲擊,使對方未戰先敗。

簡介


鶴是屬於猛禽的一類動物,身體比鷹較小,羽翼剛健,在空中滑翔能 持久不怠。目光銳敏,無微不矚,登技入林,更是它的本能特長。本拳即取它的這一特長,演練而成拳,命名為鷂形拳。
鶴形拳在人體內能收心藏氣,本拳能束身縮體,躲閃伶俐。鶴形拳練的順了,能收先天之氣,入于丹田。練的謬了,則心怒氣乖,身體拘束不靈。
要領
身體活潑,束展迅速,入林似梭,登枝更巧,起落有準,用膀撞打,避實擊虛,不怕強敵。
歌訣
束身而起藏身而落,穿梭入林撲撞爪捉;內斂元氣外束身廓,唯小唯巧鷂形自得。
練法
1.由橫拳出勢 先把左臂收回,用手反拿敵小臂,同時左足迅速左扣,用右臂尺骨斬截對方之臂,立即將右足提起和左足合併。
2.落勢 用膀撞打的同時,右足向右前方進步,右臂前伸,形成挑頂入林之勢。
3.換勢 先把右臂收回反拿敵手腕或小臂,同時右足迅速右扣,用左臂尺骨斬截對方之臂,立即將左足提起和右足合併。用膀撞打的同時,左足向左前方進步,左臂前伸,形成挑頂入林之勢。如是互換練習,不拘次數。
4.收勢 巡迴練習,到了出勢地先退右足後退左足,成立正姿勢。

招勢介紹


卻以高吊提馬及獨腳馬等高樁馬姿態出現。這一形態往往佔了居高臨下的優勢;且前腳懸空或只以腳尖觸地的形式正是以此嚴密保護下盤的辦法,若對方謬然進襲,則只有傷於此腿之下而已。此外,豹形拳能行的理由是在於乘前三形拳術嚴防上中路,故此在搶攻時往往露出了馬步之間的破綻,是以令豹形拳有虛可乘以奇招取勝。但鶴形拳以逸待勞,以追形之戰術處處嚴防方的動態,使對方難以乘虛而入;故鶴形拳往往能剋制豹形拳的道理便在於。

鶴咀

鶴形拳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法。鶴咀分為開口鶴和閉口鶴兩種形態:
開口鶴是以食、中兩指伸直而其餘三指曲而成;通常用以戳向敵人的雙眼,腰肋等部位。
閉口鶴則以食指伸直而其餘四指屈曲而成;通常用以戳向敵人的咽喉,小腹,或眼睛之類的較弱部位。

鶴爪

是以食、中兩指配合拇指一起形成如爪狀的形態。鶴爪通常用以阻截及抓緊敵人來拳的手腕,偶然也可用作攻擊敵人面部之用。

鶴翼

是將兩臂盡量向左右兩方展開,雙手成掌狀的形態。這一形態不但可用以保護本身上中路及左右方的龐大範圍,更可構成敵人的威脅,使對方不清楚鶴形拳的使用者究竟使用那一邊的手法對付自己。
在馬步方面,鶴形拳多採用高樁馬,故轉動及起腳均容易,尤其是換步及變動身形更是靈活無比。至於單腿提起之作用,不但可用以隨時踼,更可在某些須要將整個身體前傾的招數中往後伸直以保持身體衡之用,如在鶴入竹林中即是。

鶴形練精


“精”者即精神之意,盍目力所聚,即能精光四射,故鶴之靈在於精,鶴之間在於定。盍定方而顯出氣度之從容而聚精會神,以不變應萬變,鶴不急不燥,一俟准敵人稍有鬆懈之心,以鶴嘴閃電用“鞭勁”啄出,不舉擊中對方最脆弱之部位。故練鶴形要“柔中帶剛”,另又說:鶴形之精在於足,因鶴形多采高椿架式,如“還魂飽鶴”“獨腳飛鶴”“獨腳餓鶴”等等手法。此等加工可攻向比自己身形高大者,但步法多是單腳站立,鶴咀打出時除單腳站地外,還要借腰力旋身,所以鶴形沒有平行力是練不成的。在空中,鶴之雙翼不能沒有平行,樹木生長枝葉要平均才能吸收到陽光及營養。太過則重一邊,樹便會被力劈開,人全身平行均靠雙足。當用腳踢向敵時,靠的是單腳站地,這時可用五支腳指爪地以保持重心,雙手向敵人攻擊后,可放回左右兩旁以保持平行力。鶴之神在靜,所謂神閑氣定,心手相應。鶴常能單腳立於壁懸久而不動。鶴是鳥類中被認為是最優雅脫俗的象徵,但鶴的長啄及長爪最為厲害。偶爾鶴也會張開其闊大的翅膀以保護本身的重要部位。如膀手、撲翼手,反手鞭掌便是其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