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神農鎮的結果 展開

神農鎮

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下轄鎮

神農鎮,隸屬於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地處高平市域東北部,東接陳區鎮,南鄰三甲鎮,西接永祿鄉,北與長治市長治縣、長子縣搭界, 區域面積50.8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23341人。 

1949年,屬高平縣第六區。1961年,屬團池公社。1984年5月,團池公社改團池鄉。1993年5月,屬縣級高平市。2000年7月,撤銷團池鄉,設立神農鎮。 截至2020年6月,神農鎮下轄23個行政村。 

2018年,神農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神農鎮
神農鎮
神農鎮東有虎頭山和狗王山,西有郎公山,北有羊頭山,三面環山,東倉河、西倉河從北向南流經全境。境內地勢複雜,溝壑縱橫,平地較少,大部屬丘陵和半山區。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鐵、硫礦鋁礬土石灰石、優質礦泉水等。
207國道、長晉高速縱貫南北,王浩公路橫穿東西,修通了20千米旅遊專線公路,43個村戶通水泥路,交通便利。
神農鎮地處高平市域東北部,東接陳區鎮,南鄰三甲鎮,西接永祿鄉,北與長治市長治縣、長子縣搭界, 區域面積50.87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神農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鐵、硫礦、石灰石、優質礦泉水等。其中煤炭地質儲量1.3億噸,已經開發的有首陽礦。

氣候特徵

神農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10℃,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無霜期170天。

歷史沿革


1961年,轄團池、口則、莊裡、沙板、席家、郝庄、下台、中村、河西、沙院、邱村11個生產大隊。
1962年,團池生產大隊分設團東、團西2個生產大隊,增設焦家溝、東沙、黃葉河、大西河、西溝、張家、李家、申家8個生產大隊,轄20個生產大隊。
1964年,張家生產大隊更名張家山生產大隊。1971年,河西生產大隊更名小河西生產大隊。
1973年,增設池院、石沙2個生產大隊。
1979年,郝庄生產大隊分設東郝庄、西郝庄2個生產大隊,沙院生產大隊分設東沙院、西沙院2個生產大隊,撤銷沙板生產大隊,增設石火、嶺東、換馬、故關、許家、西坡、長畛、凹里、李家莊9個生產大隊,轄32個生產大隊。
1980年,凹里生產大隊更名窪里生產大隊,石火生產大隊更名石壑生產大隊,增設窪深生產大隊,轄33個生產大隊。
1982年,西坡生產大隊更名西坡上生產大隊,西溝生產大隊更名小西溝生產大隊,長畛生產大隊更名長畛坡生產大隊。
1984年5月,改轄33個村民委員會。
2000年7月,轄33個村民委員會。
2003年7月,下台村民委員會更名中廟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神農鎮轄團東、團西、東沙、口則、石壑、嶺東、莊裡、換馬、故關、許家、西坡上、席家、長畛坡、黃葉河、東郝庄、西郝庄、池院、窪里、窪深、焦家溝、石沙、李家莊、東沙院、西沙院、大西河、邱村、中廟、中村、小西溝、小河西、張家山、李家、申家33個村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1年,轄團池、口則、莊裡、沙板、席家、郝庄、下台、中村、河西、沙院、邱村11個生產大隊。
1962年,團池生產大隊分設團東、團西2個生產大隊,增設焦家溝、東沙、黃葉河、大西河、西溝、張家、李家、申家8個生產大隊,轄20個生產大隊。
1964年,張家生產大隊更名張家山生產大隊。1971年,河西生產大隊更名小河西生產大隊。
1973年,增設池院、石沙2個生產大隊。
1979年,郝庄生產大隊分設東郝庄、西郝庄2個生產大隊,沙院生產大隊分設東沙院、西沙院2個生產大隊,撤銷沙板生產大隊,增設石火、嶺東、換馬、故關、許家、西坡、長畛、凹里、李家莊9個生產大隊,轄32個生產大隊。
1980年,凹里生產大隊更名窪里生產大隊,石火生產大隊更名石壑生產大隊,增設窪深生產大隊,轄33個生產大隊。
1982年,西坡生產大隊更名西坡上生產大隊,西溝生產大隊更名小西溝生產大隊,長畛生產大隊更名長畛坡生產大隊。
1984年5月,改轄33個村民委員會。
2000年7月,轄33個村民委員會。
2003年7月,下台村民委員會更名中廟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神農鎮轄團東、團西、東沙、口則、石壑、嶺東、莊裡、換馬、故關、許家、西坡上、席家、長畛坡、黃葉河、東郝庄、西郝庄、池院、窪里、窪深、焦家溝、石沙、李家莊、東沙院、西沙院、大西河、邱村、中廟、中村、小西溝、小河西、張家山、李家、申家33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神農鎮下轄2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團東村。 
團東村莊裡村東郝庄村中廟村
團西村換馬村池院村中村村
東沙村故關村李家莊村小西溝村
口則村許家村東沙院村小河西村
石壑村西坡上村西沙院村申家村
嶺東村長畛坡村邱村村/

自然資源


神農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鐵、硫礦、石灰石、優質礦泉水等。其中煤炭地質儲量1.3億噸,已經開發的有首陽礦。

人口民族


2011年末,神農鎮轄區總人口2345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07人,城鎮化率4.29%。另有流動人口721人。總人口中,男性11433人,佔48.74%;女性12023人,佔51.2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441人,佔99.94%;有土家、蒙古、彝、苗、滿5個少數民族,共15人,佔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3.2‰。 
2017年,神農鎮常住人口23474人。 
截至2018年末,神農鎮戶籍人口2334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神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800元。 
2018年,神農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農業

神農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2339.3畝,人均0.95畝;林地面積1782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穀子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8516.1噸,人均363.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288畝,產量4229.25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馬鈴薯、蘿蔔、茄子等,其中白菜71.6噸,蘿蔔1179.2噸,茄子823.4噸。 
神農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3053頭,年末存欄26961頭;羊飼養量1876隻,年末存欄1204隻;牛飼養量387頭,年末存欄130頭;家禽飼養量62440羽。2011年,生產肉類4809噸,其中豬肉4487.36噸,牛肉149.06噸,羊肉19.78噸;禽蛋253.4噸。 
截至2011年末,神農鎮有森林面積20800畝,林地面積18200畝,其中防護林18244.8h,經濟林2582.7林木覆蓋率56.1%。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4997畝,產量670.5噸,主要品種有梨、蘋果、桃,其中梨558.5噸,桃58.7噸,蘋果7.6噸。 

工業

2011年,神農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9億元,比上年增長22.13%。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職工305人。 

商業

神農鎮
神農鎮
2011年末,神農鎮有商業網點343個,職工1215人。
境內有煤礦2座:煤運首陽煤業、煤運神農煤業。2010年,完成稅收422萬元,一般預算收入122萬元。
如何把這些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神農鎮人民政府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做好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做了一系列大量的宣傳工作,修復了羊頭山神農廟,清整了羊頭山的遺址遺跡,修通了旅遊公路,建起了羊頭山祭祀大廣場。
2002年,承辦了高平市舉行的首屆炎帝文化旅遊節和社會各界公祭神農炎帝典禮。
2004年7月,趁召開高平炎帝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之際,又承辦了高平市舉行的規模空前盛大的第二屆炎帝文化旅遊節暨社會各界公祭神農炎帝典禮。
2005年7月,配合市裡成功舉辦了央視三套《激情廣場》——羊頭山放歌的錄製工作。
羊頭山炎帝文化風景名勝區旅遊業已初具規模,到這裡遊覽觀光的人絡繹不絕,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神農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10所,在校生1999人,專任教師1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神農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4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0人,經營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12人,農村實用人才244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神農鎮有文化室1個,農家書屋4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 
2011年末,神農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神農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4個,其中衛生所1所;病床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624人次,住院手術3台次,出院病人300人次。 
2011年,神農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865人,參合率96.54%。 

社會保障

2011年,神農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6戶,人數936人,支出151.7萬元,比上年增長50%,月人均135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人,支岀4.55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人,支出23000元;農村醫療救助11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52人次,共支出55.9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02人次,支出3.66萬元。 
2011年,神農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600人,救災支出1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0人,支出23.5984萬元,比上年增長50%。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神農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8千米,投遞點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8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500件。有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650門,固定電話用戶26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4%;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50%;網際網路埠總數1328個,其中已佔用埠總數1200個,寬頻接入用戶1200戶,比上年增加110戶。 
● 供電
2011年末,神農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9.7%,供電可靠率99.5%。

交通


神農鎮
神農鎮
神農鎮境內有二廣高速公路(境內稱晉長高速公路)、207國道過境。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5千米。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神農鎮因炎帝故里而得名。 
文物古迹
神農鎮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中廟、羊頭山石窟2處。

旅遊


羊頭山

神農鎮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境內的羊頭山是炎帝神農氏開創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是澤、潞兩郡(今晉城市、長治市)的分界地,有“嶺限二郡,麓跨三邑(即長治、長子、高平)”之稱。這裡山峰挺拔,怪石嶙峋,夕陽西下,殘陽映照,群山霞光萬道,宛如天上仙境。“羊頭夕照”即為高平舊時八景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羊頭山炎帝文化風景名勝區1個(3A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位於李家莊村北的羊頭山遺址,是距今約2.6萬年至1.4萬年間的舊石器晚期的文化遺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研究價值。

炎帝故里

這裡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開創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
在以羊頭山為中心的區域內,現存有神農城、神農泉、神農井、神農廟、五穀畦、神農洞等許多遺跡遺址,並存以炎帝陵為中心的炎帝中廟、炎帝行宮、神農祠等一系列獨特的炎帝文化古建築群落。炎帝在這裡種五穀、嘗百草、制耒耜、興醫藥、制陶器、開日市、始興稼穡的原始農耕文化美好傳說代代流傳。與炎帝有關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俗習慣和記載炎帝功德的碑文石刻十分豐富。形成了一個炎帝神農氏從生產、生活到安葬以及後人祭祀等完整的炎帝文化體系。
僅神農鎮方圓50平方公里範圍內,就有羊頭山神農高廟、神農城、神農井、神農泉、五穀畦、北魏石窟群,有下台村炎帝中廟,故關村炎帝行宮,莊裡村炎帝陵等,羊頭山北齊天保二年(551)的石碑就刻有“神農聖靈所託”等字樣。唐天授二年(691)所立的《澤州高平縣羊頭山清化寺碑》,碑文有“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炎帝“遍陟群山,備嘗庶草,屆斯一所,獲五穀焉”的明確記載。在炎帝陵前,現存一塊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所立的刻有“炎帝陵”三個大字的石碑。可以說,神農鎮作為中華文明史發源地之一,是中國農耕文明和醫藥文明之“源”,是華夏民族和全球華人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