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轎

詞語

壓轎,亦稱“押轎”。拼音是yā jiào,意思是舊時在迎娶時,往還途中轎子若空著,則必須以他人代坐在轎子里,稱為壓轎,出自《萊陽縣誌》,用作名詞。

引證解釋


壓轎,亦稱“押轎”。①親迎時花轎不能空,須坐一人壓轎。《萊陽縣誌》:“親迎之禮,官族富室僅有行者,余皆一彩輿。往女家時,婿或小兒先必坐輿中,至村外止,謂之壓轎”。《嶧縣誌》:“親迎必用儀衛鼓樂,雞鵝兩隻,雌雄俱,乘肩輿,擇戚族子弟幼者乘女輿以往,謂之押轎”。②迎娶時女家隨從稱為壓轎。縣誌多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