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觀鎮的結果 展開

大觀鎮

重慶市南川區下轄鎮

大觀鎮,隸屬於重慶市南川區,地處南川區北部。

清宣統二年(1910年),大觀鎮一帶建有觀橋鄉;1985年2月,由大觀鄉改為大觀鎮。截至2018年末,大觀鎮戶籍人口為27573人。截至2020年6月,大觀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觀音橋。

歷史沿革


大觀鎮因境內觀音橋而得名。
清宣統二年(1910年),建觀橋鄉。
民國十三年(1924年),改名大觀鄉。
1953年下半年,大觀鄉划小鄉時分為大觀鄉和福祿鄉。
1955年秋,大觀鄉和福祿鄉複合並為大觀鄉。
1958年10月,大觀鄉改為大觀公社。
1983年12月,大觀公社改為大觀鄉。
1985年2月,由大觀鄉改為大觀鎮。
1992年9月,將土溪鄉、河圖鄉併入大觀鎮。
1998年10月,大觀鎮析出河圖鄉、土溪鄉。
大觀鎮
大觀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觀鎮下轄觀音橋1個社區,觀溪、鐵橋、龍川、金龍、中江、石橋、雲霧7個行政村;下設8個居民小組、8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大觀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觀音橋。
觀音橋社區金龍村觀溪村鐵橋村
龍川村中江村石橋村雲霧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大觀鎮地勢西高東低;地形分為低山和丘陵;境內最高峰雲務山位於雲務村,海拔931米;最低點周家溝位於雲務村,海拔712米。

氣候

大觀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7℃,1月平均氣溫12℃,極端最低氣溫-2℃(2008年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34℃,極端最高氣溫43℃(2006年7月25日);平均氣溫年較差30℃;生長期年平均210天,無霜期年平均308天,最長達344天,最短為28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01小時,年總輻射8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4天(一般為2月5日一次年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18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70天,最多達194天;最大雨量1450毫米(1998年),最少雨量867.1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45月最多。

水文

大觀鎮境內河道有龍川江、石橋河、土溪水庫大觀乾渠、石橋河渠、大石包水庫大觀乾渠,主要支流有觀溪河、雲務河、鳳凰河3條;河流總長度78千米,河網密度89.6千米/平方千米,年流總量1368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大觀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水災、雪凍、雷擊等。水災主要發生在4—6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3年7月31日,農作物受災面積1.3萬畝左右;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2006年5—8月,連續乾旱80多天,農作物減產30%。
大觀鎮
大觀鎮

自然資源


大觀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青砂石、頁岩、耐火黏土等,其中青砂石儲量3.5億多噸,頁岩、耐火黏土儲量2.8億多噸。2011年,大觀鎮有耕地面積4.2萬畝,人均1.6畝。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大觀鎮總人口26871人,城鎮化率18%;另有流動人口1685人。總人口中,男性13731人,佔51.1%;女性13140人,佔48.9%;14歲以下3395人,佔12.6%;15—64歲20019人,佔74.5%;65歲以上3457人,佔12.8%;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大觀鎮人口出生率9.0‰,人口死亡率3.5‰,人口自然增長率5.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9人。
2017年末,大觀鎮常住人口為22187人。
截至2018年末,大觀鎮戶籍人口為2757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大觀鎮財政總收入805.7萬元,比2010年增長70.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52萬元,比2010年增長74.2%。2011年,大觀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150元。

農業

2011年,大觀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32億元,比2010年增長6.1%,農業增加值1.6億元,比2010年增長10.2%,占生產總值的26.3%。大觀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大觀鎮生產糧食4.1萬噸,人均1.5噸,其中水稻3.8萬噸,小麥580噸,玉米1218噸。大觀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大觀鎮蔬菜種植面積1.4萬畝,產量4萬噸。大觀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大觀鎮生豬飼養量7.1萬頭,年末存欄4.2萬頭;羊飼養量1488隻,年末存欄480隻;牛飼養量1700頭,年末存欄560頭;家禽年飼養量57萬羽。2011年,大觀鎮生產肉類3148.16噸;畜牧業總產值5885萬元。2011年,大觀鎮水果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1200噸,主要品種有藍莓、葡萄、獼猴桃、梨。大觀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大觀鎮漁業總產值510萬元。

工業

大觀鎮工業以機械加工、塑料製品、煤炭、建築材料加工為主。2011年,大觀鎮工業總產值為41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工業增加值達到2.7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占生產總值的45.6%。2011年,大觀鎮有工業企業47家,職工1197人;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82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2011年末,大觀鎮有商業網點631個,職工3312人。2011年,大觀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9億元,比2010年增長44.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億元,比2010年增長27%。

金融

2011年末,大觀鎮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4.4億元,比2010年增長11%;人均儲蓄1629元;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比2010年增長15%。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大觀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023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2所,在校生1405人,專任教師9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76人,專任教師25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大觀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4%,比2010年增長11%。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大觀鎮有各類科技人才5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7人,經營管理人才9人,技能人才12人,農村實用人才24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大觀鎮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2戶;有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3萬餘冊。2011年末,大觀鎮有體育場地2處;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2011年末,大觀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554戶,其中數字用戶2458戶,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9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觀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100張,固定資產總值31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0人。2011年,大觀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2011年,大觀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2/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大觀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86戶,人數293人,支出56.0萬元,月人均170元;醫療救助3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28人次,共支出8.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4戶,人數1181人,支出127.4萬元,月人均9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6萬元,比2010年增長1%;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4人,支出25.08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醫療救助102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28人次,共支出8.8萬元,比2010年增長19.8%;農村臨時救濟188人次,支出8萬元,比2010年增長2.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2.9萬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院內五保人員14人,農村院外五保112人,支出31.3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萬人,參保率82%。

交通


大觀鎮有包茂高速公路貫通,境內長16千米,雙向四車道;南川至重慶的公路和大觀至陵公路交匯。2011年末,大觀鎮擁有村級道路286千米,已全部硬化。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24日,大觀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