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侯虎
崇城國君
崇侯虎,為崇城(今陝西戶縣)國君,侯爵,名虎。《史記·殷本紀》中,司馬遷所載的崇侯虎可能是同名異代的人物,更可能是因為崇侯虎在武丁時期對周的征伐與鉗制,在西周時期及以後被污名化——甲骨文中的崇侯虎,和姬昌不可能是同一時代的人。
商紂王時代,距今約3100年。紂王任命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的女兒被紂王納入後宮,因為不喜淫樂,紂王就把她殺掉,把九侯也剁成肉醬,鄂侯爭辯幾句,也被做成肉乾,“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史記·殷本紀》)。以上源自史料,或誤。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中,在商王武丁時代,涉及崇侯虎(侯虎、崇侯)的記錄有30多條,從中可以看到歷史上真實的崇侯虎。崇侯虎的封地,位於王都以西,和望乘、沚戓一起,是商王武丁的三大征伐戰將。曾參與對周、髳、邛等方國的征伐。在保衛商朝邊境安寧方面做出了貢獻。
武丁時期涉及崇侯虎的甲骨
甲骨文釋義
崇侯虎,為有崇氏(今陝西戶縣)國君,侯爵,名虎。受商封為侯,是紂王的重要羽翼。那是商紂王時代,距今約3100年紂王為政殘虐,對百姓施以炮烙之刑。西伯昌(周文王)暗中嘆息,被他獲知,告於紂王,紂遂囚西伯於羑里(今河南湯陰北)。(《史記·殷本紀》載“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文王將欲伐崇,先宣言曰:“余聞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長老,聽獄不中,分財不均。百姓力盡,不得衣 食,余將來征之,唯為民。“乃伐崇,令毋殺人,毋壞室,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崇人聞之,因請降。 (《說苑·指武篇》)
崇侯虎
西伯暗中做善事,諸侯都來請他裁決爭端。當時,虞國人和芮(ruì,瑞)國人發生爭執不能斷決,就一塊兒到周國來。進入周國境后,發現種田的人都互讓田界,人們都有謙讓長者的習慣。虞、芮兩國發生爭執的人,還沒有見到西伯,就覺得慚愧了,都說:“我們所爭的,正是人家周國人以為羞恥的,我們還找西伯幹什麼,只會自討恥辱罷了。”於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讓出然後離去。諸侯聽說了這件事,都說:“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下一年,征伐密須。又下年,打敗了耆(qí,其)國。殷朝的祖伊聽說了,非常害怕,把這些情況報告給紂帝。紂說:“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嗎?他這個人能幹成什麼!”次年,西伯征伐邘。次年,征伐崇侯虎。營建了豐邑,從岐下遷都到豐。次年,西伯逝世,太子發登位,這就是武王。
《史記》原文
崇侯虎
西伯乃獻洛西之地,以請紂去炮格之刑。紂許之。
智擒崇侯虎
伐犬戎。伐密須。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伐邘。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
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后十年而崩,謚為文王。(《史記·周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