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堂

鄭氏家族堂號

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堂號來源一是以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聞佳話為堂號,再個以姓氏發祥祖地或以其聲名顯赫的郡王所在為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

“滎陽堂”代表的就是一個以鄭氏發祥祖地“滎陽”而來的堂號。滎陽不僅是鄭氏的發祥地,另外還是潘、馮、毛、羊、陽等七大姓氏的發源地,這七大姓氏的後裔,分佈在世界各地,因此,“滎陽堂”也遍布世界各地。

介紹


滎陽之名由濟水而來。濟水發源於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至溫縣西北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不渾,南溢為滎,聚集成澤,稱為滎澤。春秋戰國時期,滎陽屬韓,在滎澤以北築城,名為滎陽。
堂,從土,尚聲。“尚”有“高”義。也就是說,堂是高於一般房屋,用於祭祀神靈、祈求豐年的地方。《說文》段註:“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稱堂,漢上下皆稱殿。至唐以後,人臣無有稱殿者矣。”
這裡“滎陽堂”的“堂”,是堂號。

涵義


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
堂號來源,一是以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聞佳話為堂號,比如孟姓的“三遷堂”,出自孟母三遷。趙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開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安天下”的典故。周姓的“愛蓮堂”,出自北宋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的《愛蓮說》。謝姓的“東山堂”,出自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的典故。謝安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淡薄名利,隱居會稽東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他辭別東山,出任宰相,指揮淝水之戰大獲全勝,繼又北伐,收復青、兗、徐、豫等州,成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語“東山再起”說的就是謝安。
二是以姓氏發祥祖地或以其聲名顯赫的郡王所在為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

引申


現在國內外各地的鄭氏宗支族人,都是由滎陽分出來的,所以,滎陽就是鄭氏的發祥地,因此後世的鄭氏族人便都以滎陽城為其祖地,故每於建立鄭氏大宗祠時,便將祠內的大禮堂,稱為滎陽堂,藉以紀念祖地。這便是滎陽堂的由來。

歷史


滎陽是鄭氏始祖鄭桓公親自選定的死裡逃生的“寄孥”之地,是鄭氏二世祖鄭武公東遷之後指揮滅虢、鄶,使鄭國走向興旺和強大的發祥地。
據《國語》卷十六鄭語《史伯為桓公論興衰》講,鄭桓公任周幽王的司徒,掌管教化,很得西周民眾和周土以東百姓的心,因為看到周幽王昏庸無道,西北的游牧民族趁機侵擾,蠶食周王朝的土地。內憂外患,王室日漸衰微,就向太史伯陽父請教自保的辦法。史伯認為,周王室將要衰敗,戎、狄肯定會昌盛起來,不能靠近它們。該去的應是在濟水、洛水、黃河、潁水之間那一帶。
那一地帶地處險要,沃野千里,進可以經略中原,退可以據關扼守。您如果向虢、鄶提出因為周王室遭難的緣故,想把妻子、財物寄放到那裡,他們不敢不答應。
於是,鄭桓公採納了太史伯陽父的建議,將家眷和重要財產從棫林——就是今天的陝西省鳳翔縣,遷至虢、鄶之間的京城。
這個京城,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首都的意思,而是在京地建立的一座城池。這個京地就是現在的滎陽京襄城一帶。京城後來叫京襄城是因為周襄王十六年,周發生了“叔帶之亂”,周襄王逃到鄭國,鄭文公迎王居此城,后亦稱“襄城”,清朝合京、襄二字,稱“京襄城”。
根據現存的城牆遺址測算,當時的京城東西寬1425米,南北長1775米,面積有三平方公里,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座不小的城池了。
鄭桓公將家眷遷到京城后不久,高山蠻族犬戎聯軍攻破西周都城鎬京,追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桓公在護衛戰中為國殉難,其子掘突襲位,這就是鄭國第二代國君——鄭武公。
公元前770年,鄭武公借送周平王東遷之際,乘機滅掉虢、鄶兩國,並相繼把周邊的十邑地納入鄭國版圖,推行包括釋放商奴,發展工商,繁榮經濟;開發灘塗,發展農桑,強國富民;興建鄉校,教化民眾,廣集民意;加固京城,擴建城邑,鞏固國防的“武公之略”,為鄭國的日益強盛奠定基礎,也為滎陽鄭氏家族紮下了根基。
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的時候,周平王對鄭武公如此開疆闢土極力擴張產生了猜疑,並欲收回虎牢以東的賜地。於是,鄭武公不得不在周平王六年遷都於鄶,就是今天新密交流寨一帶。至此,武公繼承父志取虢、鄶十邑之地,“前華后河,左洛右濟,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圖大略基本實現。公元前744年,在位二十七年的鄭武公逝世。鄭武公死後葬於滎陽敖山的飛鳳頂,因敖山銜廣大武公之德,又名“廣武”。
鄭國從鄭武公開始,不僅把最初的國都定在了滎陽的京城,而且奠定了鄭國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因此特別受到後人的尊重,遂用帶“武”的地名來紀念鄭武公,廣武、原武、陽武、武德、修武,這些帶“武”字的古縣名當時都在黃河南岸的廣武山周圍,都是為紀念武公的蓋世功德而得名的。
鄭桓公將家眷遷往京城的時間是周幽王十年,也就是公元前772年。鄭武公將都城遷往溱洧的時間是周平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765年,這樣算來,鄭氏遷到中原以京城為都前後有八年的時間。這八年,是鄭氏東遷中原絕處逢生的八年,是鄭氏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的八年。正是在以京城為都的這八年時間裡,鄭氏勵精圖治,蓄積力量,奠定了鄭氏在中原的397年王業。也正是出於這一點,如今的天下鄭氏都視滎陽為神聖的祖地,並有“天下鄭氏出滎陽”一說。
鄭國於公元前375年被韓滅之後,鄭氏子孫雖散居在中原一帶的陳、宋等國,但他們都用國名作為姓氏。秦漢時期,中原地區的部分鄭姓先後遷入隴西地區、江淮地區、黃河下游和長江下游等地區。
鄭姓大舉自中原南遷,是從西晉永嘉年間開始的。當時有不少鄭姓族人遷入福建,鄭成功的先祖就是這時候從滎陽遷入福建的。
鄭氏遷居海外,始於清朝,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都有鄭氏分佈。在上海世博會上,馬來西亞國家館城市人文文化展示區就展示了帶有“滎陽”二字的大照片。這裡的“滎陽”,代表的就是一個堂號。照片是舊時一家六口人在“滎陽”堂號前的莊重合影,六口人身著清朝時期的袍褂,身後是“金玉滿堂”的楹聯和雕花精美的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