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姬鄭的結果 展開

姬鄭

周惠王之子

周襄王姬鄭(?―前619年),姬姓,名鄭,周惠王之子,東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襄王時期,諸侯爭霸日益激烈,諸侯為奪霸權各顯其能,使用各種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在大國爭霸、小國林立時代,稱霸於諸侯,為後人稱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晉文公,在周襄王時地位已凌駕於周王及各諸侯國之上。周襄王死後,其子姬壬臣繼位,是為周頃王。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周襄王形象--畫家王山甲繪製
周襄王形象--畫家王山甲繪製
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姬鄭的父親周惠王去世,姬鄭繼位,是為周襄王。
姬鄭為晉文公舉行慶功宴。晉文公更向姬鄭“請隧” (要求在死後也享受天子規格的葬禮),但被姬鄭婉言拒絕,而將陽樊、溫、原和攢茅四邑(在今河南省濟源縣、溫縣和修武縣內)賜給晉作為報答。三年前,秦、晉兩國已經擅自將允姓的一支戎族遷居到周王朝境內的伊川(今洛陽市南伊河)一帶,佔據此地。這樣,周王朝的地盤僅剩下方圓100多里的彈丸之地。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齊桓公在宋國的癸丘(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召集魯僖公、宋襄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等國會盟,而以齊桓公為主盟。姬鄭為感謝齊桓公對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參加大會,並將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賜給齊桓公,還聲明齊桓公不用行謝恩的下拜禮,以示對齊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認。這次會盟史稱“癸丘之盟”,它使齊桓公的聲望達到最高峰。齊桓公死後,他的五個兒子爭奪國君的權位,內亂不已,國力削弱,從而使齊國失去霸主的地位。
接著稱霸的是宋襄公,他是個空談仁義道德的諸侯。前638年,楚國伐宋,宋襄公率領大軍迎戰於泓(河名,即今河南省柘城西北的漶河)。他認為君子不能乘敵軍正在渡河時發起攻擊,不能乘敵軍未列陣之前衝鋒,不能俘虜頭上有些白髮的敵兵,因而不顧部下一再請戰,坐失戰機,最後被從容列陣后的楚軍打得大敗,他自己也受傷而身亡。歷史上將他稱為十分愚蠢的人物的代表。
前632年,晉文公率領大軍在城濮(今河南省濮陽縣內)之戰中大敗楚軍,聲威大振。晉文公將1000名楚軍俘虜和100輛俘獲的戰車獻給姬鄭,姬鄭回贈100張紅色的弓和1000張黑色的弓,並答應晉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諸侯。同年冬,晉文公在鄭國的踐土(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大會諸侯;為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姬鄭應該前去赴會。姬鄭感到堂堂周天子竟然落到唯諸侯之命是從的地步,十分難堪,又懾於晉國的威力,不得不前往。後來,孔子寫《春秋》時,將此事寫成“天子狩獵於河陽”,以維護周天子的顏面。晉文公這時成為威震中原的霸主。
繼晉文公后稱霸的是秦穆公。他任用賢才百里奚等人,增強國力,於前624年伐晉,取得大勝,威望大振,連西戎20多個小國和部落都聞風歸附,秦穆公被尊奉為西戎的霸主。秦又大力向東發展,擴地1000多里。姬鄭派使者送去銅鼓12面,表示祝賀,也就是正式承認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周襄王三十二年(前620年),姬鄭去世,謚號襄王。姬鄭死後,其子姬壬臣繼位,是為周頃王。

子帶之亂


王子帶不甘心失敗,從公元前649年起,幾次引導西戎兵攻周,都先後被挫敗。公元前636年,姬鄭發覺王后隗氏與王子帶秘密勾結,立即廢黜了隗后。王子帶得到消息,再次引導西戎兵攻周,攻佔了都城。姬鄭倉皇逃出,避居於鄭國的汜(今河南省襄城縣),向各國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晉文公打著勤王的旗號,於公元前635年出兵攻克王子帶當時所在的溫,生擒王子帶,然後迎姬鄭回都城,將王子帶押到都城處死,平定了內亂。這次內亂,史稱“子帶之亂”。

史籍記


《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

影視形象


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的周襄王
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的周襄王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魏金虎飾演周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