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圻的結果 展開

中圻

中圻

中圻(越南語:Trung Kỳ)地區名,即今越南中部地區,意為“中部國土”,“中部地域”。

地理位置


公元1834年,越南 阮朝(越南語:Nhà Nguyễn)聖祖仁皇帝(越南語:Thánh TổNhân Hoàng Đế)阮福晈(越南語:Nguyễn Phúc Kiểu)將越南分為三圻。寧平省(越南語: Tỉnh Ninh Bình)以北的各省統稱為 北圻(越南語:Bắc Kỳ),北圻以南至北緯20度之間的各省稱為 中圻(越南語: Trung Kỳ),中圻以南各省稱為 南圻(越南語:Nam Kỳ)。

發展歷史


公元1887年,法國殖民者建立了由駐西貢總督統治的,由越南、柬埔寨組成的“印度支那聯邦”(越南語:Liên bang Đông Dương thuộc Pháp),承襲了阮朝的南圻、中圻和北圻的行政區劃,並採取了三種不同的統治形式。在南圻,採取直接統治形式,由總督直轄。在中圻,採取“保護領地”形式,保留阮朝統治機構,法國設置統監(越南稱“欽使”),統監及其衛隊駐紮順化以確保法國的保護權及掌管越南的對外事務,統監有權親自覲見越南皇帝。在北圻,實行間接的“半保護領地”形式,由阮朝傀儡政權派出一名經略使治理(後來又廢除),法國派駐紮官(越南稱公使)駐北圻各省,監察越南官吏,北圻的戰略要地由法國實行軍事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