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又稱為宣紙綉,紙綉。以宣紙為載體,以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和手工刺繡工藝相結合的一種傳統技藝。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宣紙刺繡,將中華千餘年來宣紙書畫藝術和刺繡工藝完美結合的一種手工刺繡。

宣紙刺繡繼承了傳統紙繡的優秀刺繡方法,也突破了傳統刺繡僅在布織物上的刺繡工藝,它將傳統刺繡從工藝裝飾型功能推向文化藝術品領域,是刺繡藝術與宣紙上書畫藝術的完美結合,因其工藝難度極大,所需技藝極高,而成品率又很低所以被尊為刺繡中的無冕之王,被稱為中華一絕。

非物遺產


中國手工刺繡誕生千餘年來,一直以布織物、絲織物為載體,從未變化。由於各地綉種技術多發源、依賴蘇綉技術,技術“同質化”嚴重,許多綉種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特點。宣紙刺繡以中華優秀文化精髓為創作題材,予宣紙刺繡作品以思想之靈魂,以人文為精神,以工藝為語言,展示宣紙刺繡藝術魅力,來感染毎一位欣賞宣紙刺繡的人士得到藝術和美享受。
宣紙刺繡已通過本江西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傳承

紙綉系顧氏家族“傳兒傳媳不授女”的手工技藝,顧氏家族從明朝供奉牌位查明,“紙綉”誕生於明代天啟年間,距今已有七百餘年歷史,由聚居在江蘇省古都興化市戴南鎮顧庄的顧氏家族的一個支支脈始祖顧小村之二世顧文華及妻殷氏創立,是顧氏家族一支脈系的家族內傳手工技藝。後由於歷史變遷,人口遷徒,“紙綉”工藝流傳至高郵、卸甲一帶,后因戰亂失傳。新中國成立后,第八代“紙綉”傳人顧恩德移居江西南昌,將“紙綉”帶入南昌,並將“紙綉”技藝傳其子第九代傳人顧玉純,使其發揚光大。紙綉第九代顧玉純為惟一傳承人。顧玉純不辜負家族的期望,潛心研究祖上工藝,反覆試驗,推陳出新,革除了“紙綉”的各種弊端,以水墨畫為表現形式,新創天衣無縫針法,並打破長期以來家族不外泄的禁錮,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成為具有較大商品價值的精美居家裝飾品、文化禮品、工藝美術品和收藏品。
據龍津堂《同治戍首夏·顧氏家族譜》記載:“始祖顧六三於宋末從吳縣遷至興化,后繁衍生息。

工藝特色

宣紙刺繡是以宣紙為載體,以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和手工刺繡工藝相結合的一種民間傳統技藝。其採用以青檀絲、蠶絲、桑、竹、麻等原料,使用平針、長短針、亂針綉法,以水墨畫為表現形式。

歷史價值

它反映中國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及運用材料的適應力。它將千餘年來的宣紙書畫藝術與傳統布織物上的刺繡工藝相結合,變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門類。它突破了中國傳統刺繡的外殼,將傳統刺繡裝飾功能推向文化藝術的高峰。

文化價值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宣紙刺繡》與文化藝術題材相融通,來反映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發展繼承中國文化的同時,也通過《宣紙藝術刺繡》這一高難度的刺繡工藝,向民眾傳播優秀文化。它無形的文化價值遠遠大於有形經濟價值。

工藝研究價值

宣紙刺繡是以宣紙為載體的一個綉種,它的出現,使傳統刺繡技藝發生全新的變化。宣紙刺繡是以水墨畫為表現內容的刺繡技法。國內刺繡大多以工筆畫為主的刺繡方法。水墨畫由於“墨分五色”、“濃淡漸變”、“層次交錯”為主要表現大千世界各類景物,對於水墨畫是一種全新技術。

收藏價值

宣紙刺繡它是一種創作範疇的作品。每一幅綉品都飽含了刺繡藝人的一番心血。由於每位刺繡藝人對圖案有著各自的認識和審美觀,必然會在綉品上體現刺繡藝人的思想,這種思想是通過自己的針法來體現。一幅優秀的刺繡作品均為孤品。所以,它的收藏價值在於:不可再複製性。宣紙刺繡系家族內傳授的一個綉種。數百年來未曾流向民間。由於宣紙刺繡屬於技術難度極大的創作性綉種,所以涉及該綉種工藝的技術人員必須掌握書畫技法、書法技法、素描技法,才能理解書畫刺繡的理念。培養一名優秀刺繡藝人須長達3-5年的時間。培養一名優秀的刺繡藝術家,一般長達5至10年甚至更長。

學術研究價值

宣紙刺繡系國內獨創的一個綉種,它有別“四大名綉”及其它綉種,其具有唯一性。隨著宣紙刺繡未來發展,以及它特有的文化性特性及工藝的全新性,未來至少在同行業中會引起高度重視。並會有人對它的歷史淵源、材料變化、刺繡工藝、贛綉分類、文化現象等進行一系列的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中華宣紙刺繡研究所
中華宣紙刺繡研究所是江西省南昌市宣紙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宣紙刺繡工藝國家發明專利專利人顧玉純先生親手創辦的一個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書畫創作、培養宣紙刺繡人才與隊伍、創新改革宣紙刺繡工藝技術、活動交流、品牌推廣宣傳、宣紙綉精品收藏於一身的研發機構。
中華宣紙刺繡研究所收藏宣紙綉發明人顧玉純本人作品,並出產少量精品進入市場流通,供宣紙刺繡喜愛人士收藏。研究所出產的作品均為宣紙綉中的經典之作,其中多部作品被機構和個人收藏。《白蓮社圖長卷》、《五百羅漢圖》、《白蓮社圖長卷》、《八大山人冊頁》均出自宣紙刺繡研究所。

發明人簡介


顧玉純,男,1954年出生,原藉系江蘇揚州高郵人氏,現定居江西南昌。其顧氏家族先人從明代起共七代傳人,歷經七百餘年,從事家傳<<紙綉>>工藝。專用於本族祠堂內先祖聖像、祖訓的製作,以此區別於與其他顧氏家族支脈的識別。此<<紙綉>>工藝歷經七百餘年,歷經戰亂、家族變遷、人口遷徒等世間蒼桑,斷續至今。
進入當代社會,顧玉純受顧氏家族先人之拜託,恢復<<紙綉>>技藝,弘揚顧氏家族文化遺風。在歷時三十年之春秋,顧玉純潛心研究,終將<<紙綉>>技藝再度革新,成為當代刺繡一絕之技藝,在刺繡業界獨領風騷,為<<宣紙刺繡>>爭得一席之地。

所獲榮譽


2004年12月《水墨畫藝術刺繡》獲共青團團中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創業項目銀獎。2008年12月《落霞孤騖圖》獲江西省民間文藝獎。2008年10月《蘭亭圖》獲中國民間工藝精品博覽會銀獎。2010年6月《宣紙刺繡》獲江西省旅遊局優秀創意獎。2010年8月《白蓮社圖長卷》獲第五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金獎。2010年11月《八大山人冊頁》獲江西省首屆鄱陽湖國際生態文化節金獎。

藝術展示


下列圖片均為該類藝術品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專利證書
宣紙刺繡專利證書
江西宣紙刺繡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江西宣紙刺繡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
宣紙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