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砂鎮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下轄鎮

上砂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7',北緯23°29'。地處揭西縣西北端,西南與陸河縣螺溪鎮毗鄰,東南與五雲鎮相連,北部與五華縣的棉洋鎮、梅林鎮,龍村鎮接壤。總面積125.8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上砂鎮有戶籍人口58172人。截至2019年10月,上砂鎮轄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揭陽市揭西縣光明路64號。

上砂鎮原屬陸豐縣。1949年10月,成立上砂鄉,屬陸豐縣第八區。1951年3月,屬陸豐縣13區。1959年3月,建立上砂人民公杜。1965年,划屬揭西縣。1983年,改稱區。1986年,改稱鎮。上砂鎮屬高寒山區,年均氣溫19.1℃,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

2018年,上砂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9億元,商業總產值0.57億元,農業總產值2.51億元。國地稅收入363.56萬元。

歷史沿革


上砂鎮原屬陸豐縣。
1949年10月,成立上砂鄉,屬陸豐縣第八區。
1951年3月,屬陸豐縣13區。
1959年3月,建立上砂人民公杜。
1965年,划屬揭西縣。
1983年,改稱區。
1986年,改稱鎮。
印象上砂
印象上砂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上砂鎮轄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揭陽市揭西縣光明路64號。
上砂鎮行政區劃
社前社區上山村上林村湯輋村龍門村
上聯村下聯村新東村聯東村徑心村
聯中村活動村新嶺村三水村雙豐村
美豐村古塘村竹蘇村北湖村活西村
新豐村紅星村徑上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砂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5°7',北緯23°29'。地處揭西縣西北端,西南與陸河縣螺溪鎮毗鄰,東南與五雲鎮相連,北部與五華縣的棉洋鎮、梅林鎮,龍村鎮接壤。總面積125.89平方千米。
上砂鎮
上砂鎮

地形地貌

上砂鎮四周高山起伏連綿,中間為一個“小盆地”。

水文

榕江南河支流上砂河發源於上林、新嶺等村,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

氣候

上砂鎮屬高寒山區,年均氣溫19.1℃,年降水量1800~2400毫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上砂鎮有戶籍人口58172人。

經濟


上砂鎮幼兒園
2018年,上砂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9億元,商業總產值0.57億元,農業總產值2.51億元。國地稅收入363.56萬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0.77億元,其中投資1801萬元,建設路邊工程29.2公里,完成工程進度100.05%。全年農業總產值2.51億元。
上砂鎮幼兒園
上砂鎮幼兒園

交通


上砂鎮境內興汕高速穿境而過。

社會


社會保障

2018年,上砂鎮低保對象403戶165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0萬元,特困人員261人,發放特困資金109萬元。2018年全鎮農村危房改造戶共有5批134戶,全部動工建設,完成驗收90戶。
醫療衛生
2018年,上砂鎮投資800萬元,新建上砂衛生院住院綜合大樓併購買相關醫療設備,目前已完成建設主體大樓五層,正在準備裝修。總投入140萬元,建設7個行政村衛生站。

文化


方言
上砂鎮境內居民操客家話。
揭西、普寧客屬地區均流行喝擂茶的習俗,許多到揭西參觀旅遊的遊客,都會去河婆擂茶館嘗一嘗獨特的客家擂茶風味。
北宋初年,潘仁美奉命南下攻打南漢,派一小分隊途經揭西進攻廣州。到了河婆,士兵水士不服,紛紛上吐下瀉,將領們心急火燎卻又束手無策,後來得到當地人的指點,喝擂茶治病。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滾燙的擂茶,然後蒙頭睡上一覺。次日醒來,人人渾身大汗,個個大打噴嚏,全都痊癒了。後來,征南人馬有一部分留下來屯田,於是擂茶不但在揭西,而且在粵北、湘西、贛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傳下來,成為客家飲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擂茶
擂茶
客家米呈
米呈,又叫“米花脆”,是一種盛行於揭西客家地區的經典茶料。米呈,在揭西客家地區是一種與擂茶齊名的傳統美食。據揭西縣誌記載,米呈是盛行於河婆、龍潭、坪上、五雲、上砂、良田等客家地區的地方特色美食,或作點心茶料,或作敬品禮品。在物質貧乏的年代,一碗擂茶、一塊米呈,是揭西客家地區人們招待客人的最高標準。
客家米呈
客家米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