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錫

王禮錫

原名王庶三,江西安福人。早年就讀於江西心遠大學。1929年在上海組織神州國光社。這一時期寫了許多詩,后結集為《市聲草》。1930年去日本,開始編印《讀書雜誌》。1931年回滬,神州國光社倡導展開中國社會史的討論,轟動一時。論文後結集為《中國社會史的論戰》出版。1933年去倫敦、巴黎等地考察、學習,寫了許多散文和詩,收入《海外雜筆》、《海外二筆》及 《去國草》 等專集。抗戰爆發后,在英參加組織全英援華會,任副會長。1938年回國。次年重慶“文協”派出作家戰地訪問團,任團長。寫了許多日記,報道戰地訪問團的情況,后收入《作家戰地訪問團史料選編》一書。北上時,病故於洛陽。

人物關係


個人經歷


王禮錫十歲時的第一首詩:“昨夜君入市,途中草木枯。借問傲霜菊,留得一枝無?”因得到祖父的讚賞,詩興大發。后遵照祖父教誨,不敢匆忙為詩,而是把名家詩集一家一家地看。從李義山、孟東野到李長吉,五揣摩,細心品味,深受陶冶。在南昌心遠大學求學時,得到名師彭澤汪辟疆先生指點,鑽研宋詩。他特別仰慕後山和東坡,而不滿意宛陵和山谷。他潛心於歷代詩家詩作的研究,取法唐宋詩詞,卻不因循承襲。
1924年1932年,為王禮錫創作的第一個階段。這一時期創作的詩歌,後來結集為《市聲草》於1933年2月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內容為《市聲集》《風懷集》、 《流亡集》 和《困學集》四輯,真實記錄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軌跡。
1928年秋,王禮錫與陸晶清相識於北京《民國日報》社,當時陸是報社副刊編輯,王送稿到報社。從此他們天天見面,討論詩作,很快他們相戀了。王的第三集詩作《風懷集》便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品。他們談詩寫書,共同編寫了《物觀文學史叢稿》,在中國開創了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中國文學史的先聲。1931年,他們在日本東京結婚。
1932年,王禮錫與陳銘樞、梅龔彬、胡秋原等創辦神州國光社,與陸晶清合作主編《讀書雜誌》,出版了四期“中國社會史論戰”專輯,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反響。這是我國現代 思想文化史上繼五四時期的思想鬥爭后,最為突出的一場思想鬥爭。王禮錫為組織這場論戰,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3年3月,王禮錫與陸晶清被迫流亡歐洲。五年旅歐期間,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以Shelley Wang 筆名,發表詩作,聞名於歐洲,被歐洲文壇譽為“東方的雪萊”。王禮錫海外詩作,後來結集為《去國草》,由中國詩歌出版社出版。在海外期間,王禮錫還寫了不少隨筆,結集為《海外雜筆》和《海外二筆》,由中華書局相繼出版。
1938年12月,王禮錫偕陸晶清回祖國。他開始寫詩,用來鼓動人民大眾抗戰。1939年6月18日,王禮錫任作家戰地訪問團團長,率領“筆部隊”前往晉、冀、豫、察、綏、陝等省敵後,用筆和敵寇戰鬥。同年8月18日於中條山戰地訪問期間黃疸病發,26日晨病逝於洛陽天主堂醫院。從31日開始,重慶、洛陽、成都、桂林等地相繼舉行追悼會,中共中央和延安文藝界發了唁電,蔣介石也發了唁電。王被葬於洛陽龍門的西山峰上,和東山峰的白居易墓遙遙相對。

家庭情況


王禮錫與妻子
王禮錫與妻子
王禮錫的父親王肇均(1882-1906),字鎮垣,英年早逝,遺一子,方六歲;一女瑞英才三歲。

妻子陸晶清

陸晶清(1907~1993),原名陸秀珍,筆名小鹿、娜君、梅影。雲南昆明人。民國11年(1922年)秋,陸晶清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文科班學習,開始了寫作生涯,所寫詩文發表在《晨報副刊》、《文學旬刊》、《語絲》等刊物上,還參加主編《薔薇周刊》。參加過女師大風潮,在三一八慘案中受傷。1931年赴日與王禮錫結婚,數月後回上海協助王主編《讀書雜誌》。 1933年與王禮錫流亡英國倫敦。在國外期間寫了不少散文,多發表在《新中華》等刊物上。 1939年初回國,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后在重慶女中和重慶求精商業專科學校任教,並主編《掃蕩報》(后改為《和平日報》)副刊。1945年夏以特派記者身份赴歐洲採訪,寫了一些反映英國人生活與風俗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1948年回國后在暨南大學、上海財經學院任教,曾應中國新聞社之約為海外華僑報紙寫過一些散文。1965年退休。1993年3月13日,她終於走完了坎坷而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旅程,享年86歲。

母親彭淑才

母親彭淑才(1885-1953),出生名門,是安福縣嚴田鎮人。她的祖父彭美,與王肇均的祖父是同治四年(1865)同年進士。她的父親彭士荃,安沅香,清末做過湖南東安知縣。他的哥哥彭學浚,是王禮錫的叔祖父的學生,清朝舉人,民國初年國會議員。三弟彭學沛,做過南京國民政府的交通部次長、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中央日報》總編輯,對中國傳統文化及歐美文化有很高修養。在繁忙公務之餘,勤於著述,著有《國際法概論》、《中外貨幣政策》、《建國概論》、《歐美日本的政黨》等專著,1948年12月,因飛機失事身亡。

祖父王仁熙

王禮錫的祖父王仁熙(1850-1928),安伯蘭,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不但學問深湛,而且對數學也有特殊的研究,著有《算草》三種,開國人學習數理風氣之先,還寫有小說《我有我》(清末活字版)。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本鄉倡辦復真高等小學,宣統元年(1909)任江西省咨議局議員。辛亥革命后,他倡導以農業救國,在本縣辦農業、林業,推廣良種早稻,是早年改革農業的先驅。

叔祖父王仁照

叔祖父王仁照,字仲蘭,也是博學多才,精通詩詞,熟諳文史的教育家。早年曾參加維新派江標的湖南學使幕,宣統二至三年(1910-1911)任吉安府師範學堂監督(校長),晚年在鄉里辦學校。著有《葵芳齋詩集》等書。他的兒子王泗原,建國前歷任《日新日報》、 《前方日報》 總編輯,建國后歷任教育部、出版總署編審、《中國語文教學》雜誌主編、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員會宣傳部長等職。他還主編最早的工農速成中學語文課本,出版《離騷語文疏解》、《離騷例釋》、《楚辭校釋》、《古語文例釋》等專著。其中《古語文例釋》就先秦兩漢典籍中語文上的疑難問問題,一一作了辨析,提出正確的解釋,是研讀古籍的一部重要參考書。《楚辭校釋》運用語法、訓詁、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辨正文字音交的論誤,闡釋篇章字句的意義,富有創見。如運用故楚舊地的江西吉安、安福、永新、蓮花一帶的原存方言,解釋楚辭的“羌”字,解決了東漢王逸以後歷代學者未能正確解釋的問題,受到了學術界的讚揚。該書榮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優秀圖書獎。王泗原重視家鄉的歷史文獻,整理出版了王邦璽的《貞石房奏議》和詩集《釋簪草》,還整理出版明代安福劉鐸的《來複齋稿》和清初安福抗清女英雄詩人劉淑的詩集《個山集》。1992年,他擔任編《安福縣誌》顧問,為保存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和故鄉歷史文獻作出了可貴的貢獻。
王禮錫在幼年與少年時期,受到祖父與叔祖父的教誨最多,彌補了早年喪父的遺憾與不足。
曾祖父王邦璽(1827-1893),字介卿,一字爾玉。同治四年(1865)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曾任國史館協修、國子監司業、文淵閣校理、翰林院侍講、侍讀、日講起居注官,入直上書房。后還鄉,主講吉安府白鷺洲書院與臨江府章山書院。

有關詩文


1938年,王禮錫夫婦決定回國參加抗戰。回國瓣,王禮錫在英國電台廣播告別詩《再會,英國的朋友們!》:
我要歸去了,
回到我的祖國——他在新生,
現在血海中,
正崛起一座新的長城;
他不僅是國家的屏障,
更要屏障正義與和平。
我去了,
我去加一滴赤血,
加一顆火熱的心,
不是長城缺不了我,
是我與長城相依為命。
沒有我,無礙中華的新生;
沒有中華,世界就塌了一座長城。
1939年10月8日重慶《新華日報》刊出了詩人陸晶清的悼念詩《給禮錫》:
你的聲音猶在我耳邊,
你的笑貌猶在我眼前,
到今朝,我們別離了才一百天——
“死”,已把我們分割開人間、黃泉!
從今後,人世的艱辛與誰共?
從今後,溫存愛憐只在夢中,
你逝去了,我的世界餘下一個“空”!
往日的歡欣,已是不再現的夢。
知否我旅途聞訊的號慟?
知否我靈前致祭的慘痛?
日月有時滅,我們的愛不終!
海可枯石可爛,此恨啊無窮!

著作書目


李長吉評傳(傳記)1930,神州
讀書生活文選 1932,神州
市聲草(詩集)1933,神州
海外雜筆(遊記)1933,神州
海外二筆(遊記)1936,中華
去國草(詩集)1939,中國詩歌社
戰時日記 1939,神州
中國社會史的論戰(論文集)與陸晶清編,1939,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