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夜盜蟲的結果 展開

夜盜蟲

夜盜蟲

夜盜蟲又稱粘蟲、剃枝蟲、行軍蟲,俗稱五彩蟲、麥蠶,是一種主要以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等糧食作物和牧草的雜多食性、遷移性、間歇暴發性害蟲。可為害16科104種以上的余種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區外,其他各地均有分佈。黏蟲暴發時可把作物葉片食光,嚴重損害作物生長。晚春至初夏,越冬的大幼蟲,取食苗和定植后的植株根部,造成植株折斷枯死。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6~20 mm,翅展40~45 mm。體淡褐色或淡灰褐色,雄蛾色常較深。觸角絲形。前翅與體同色,散布細微黑褐色小點;翅中央有淡黃色近圓形斑2個,且在外斑下方還有一個白點,其兩側各襯以小黑斑;翅尖有黑紋一條,斜伸至內緣末端1/3處;翅外緣有7個小黑點。雄蛾翅僵1根,雌蛾3根。
卵:饅頭形,稍帶光澤,表面有許多網狀細脊紋。初為白色,漸成黃褐色。將近孵化前變黑色。卵粒排列成塊,呈2~4行或重迭排列。
幼蟲:成長幼蟲體長約38 mm,體色變化很大,且發生量多時色較深。頭部有明顯的網狀紋和“凸”形紋。體表有5條縱紋,背中線白色,邊緣有細黑線,背中線兩側各有2條紅褐色縱紋,近背面的較寬。腹面污黃色,腹足外側區有黑褐色斑。幼蟲一般有6齡。
蛹:長約20 mm,紅褐或黃褐色。腹部5~7節背面近前緣各有一列深褐色隆起點刻。腹部末端有3對刺,中央1對粗直強大,兩側2對細小彎曲。

生活習性


主要危害小麥類、小米、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在大發生年,還能取食豆類、棉花和蔬菜等。夜盜蟲以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成白條斑,3齡后才取食形成缺刻,5~6齡幼蟲可食盡葉片成光稈,繼而危害嫩穗和嫩莖。
成蟲羽化后需進行補充營養,吸食花蜜以及蚜蟲等分泌的蜜露、腐果汁液及澱粉發酵液等。對糖醋液的趨性很強。成蟲晝伏夜出。白天隱伏於草叢、柴垛、作物叢間、茅舍等蔭蔽處,傍晚開始出來活動。在黃昏午夜活動最盛。取食高峰時間較短,第1代在晚上7時前至8時半左右,第2、3、4代依次略有推遲。成蟲飛翔力強,在四級以下的風力常迎風飛行,還能隨氣流作遠距離遷飛。一般平均每小時可飛行20~40 km,一次飛行可達500 km左右。
雌蛾產卵前活動力較強,食量較大,而開始產卵后減弱。因此誘捕到的蛾子一般均未產卵。羽化后2~5d交配,6~12d開始產卵,前3d內產卵數量多。產卵部位因作物有不同。麥子上喜產於枯黃葉尖或葉鞘和被地下害蟲危害而造成的枯心苗上。在大麥條紋葉枯病發生嚴重的大麥田裡,則以病株的半枯黃葉尖上卵最多。水稻上,卵多產於下部半枯黃的葉尖上;在玉米和高粱上,多產於乾枯葉片邊緣和葉尖或穗部苞葉上。每雌產卵500~1600粒,少的數十粒,多則可達3000粒左右。以膠質物粘結卵粒成條塊狀,包於縱折枯葉內,外面不易見到。幼蟲孵化后,群集在折葉內,吃去卵殼后爬出葉面,吐絲分散。第1、2齡幼蟲僅食葉肉,常把葉面吃成細長的白條斑;第3齡后食量漸增,能將葉緣吃成缺刻;第5、6齡達暴食期,蠶食葉片,啃食穗軸,其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90%以上。在大發生時不僅食光作物葉片,還咬斷穗子。食物不足或環境不適時,常成群結隊遷向鄰近田塊,故有行軍蟲之稱。除陰雨天外,幼蟲多在夜間活動取食。低齡幼蟲常躲於作物心葉和葉鞘中取食。由於蟲小蔭蔽,危害癥狀不明顯,故往往不易發現。第4齡后,白天幼蟲還常常潛伏於植物根旁的鬆土裡或土塊下,潛土深度一般為1~2 cm。第3齡后的幼蟲還有受驚捲縮下落的假死習性。
幼蟲老熟后,鑽入作物根際1~2cm深鬆土內作土室化蛹。在稻田內因田水或土壤過濕,常在離水面1寸左右的稻叢基部把腳葉和蟲糞粘成繭,化蛹其中。夜盜蟲是一種間歇性猖獗發生的大害蟲,夜盜蟲對溫濕度要求比較嚴格,雨水多的年份夜盜蟲往往大發生。成蟲產卵最適條件19~23℃,相對濕度90%左右。夜盜蟲成蟲經補充營養,蜜源植物的多寡對夜盜蟲的發生量常常有一定的影響。
夜盜蟲屬遷飛性害蟲,其越冬分界線在北緯33度一帶。在33度以北地區任何蟲態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一帶,以幼蟲和蛹在稻樁、田埂雜草、綠肥田、麥田表土下等處越冬;在廣東、福建南部終年繁殖,無越冬現象。北方春季出現的大量成蟲系由南方遷飛所至。成蟲產卵於葉尖或嫩葉、心葉皺縫間,常使葉片成縱卷。初孵幼蟲腹足未全發育,所以行走如尺蠖;初齡幼蟲僅能啃食葉肉,使葉片呈現白色斑點;3齡后可蠶食葉片成缺刻,5—6齡幼蟲進入暴食期。幼蟲共6齡。老熟幼蟲在根際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
發育起點溫度:卵13.1土1℃,幼蟲7.7土1.3℃,蛹12.0土0.5℃,成蟲產卵9.0土0.8℃;整個生活史為9.6 土1℃。有效發育積溫:卵期4.3日度,幼蟲期 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蟲產卵111日度;整個生活史為 685.2日度。成蟲晝伏夜出,傍晚開始活動。黃昏時覓食,半夜交尾產卵,黎明時尋找隱蔽場所。成蟲對糖醋液趨性強,產卵趨向黃枯葉片。在麥田喜把卵產在麥株基部枯黃葉片葉尖處折縫裡;在稻田多把卵產在中上部半枯黃的葉尖上,著卵枯葉縱捲成條狀。每個卵塊一般20—40粒,成條狀或重疊,多者達200—300粒,每雌一生產卵 1000—2000粒。初孵幼蟲有群集性,1、2 齡幼蟲多在麥株基部葉背或分櫱葉背光處為害,3 齡后食量大增,5—6齡進入暴食階段,食光葉片或把穗頭咬斷,其食量占整個幼蟲期 90%左右,3 齡后的幼蟲有假死性,受驚動迅速捲縮墜地,畏光,晴天白晝潛伏在麥根處土縫中,傍晚后或陰天爬到植株上為害,幼蟲發生量大食料缺乏時,常成群遷移到附近地塊繼續為害,老熟幼蟲入土化蛹。
適宜該蟲溫度為10-25℃,相對濕度為85%。產卵適溫19—22℃,適宜相對濕度為90%左右,氣溫低於15℃ 或高於25℃,產卵明顯減少,氣溫高於35℃即不能產卵。濕度直接影響初孵幼蟲存活率的高低。該蟲成蟲需取食花蜜補充營養,遇有蜜源豐富,產卵量高;幼蟲取食禾本科植物的發育快,羽化的成蟲產卵量高。成蟲喜在茂密的田塊產卵,生產上長勢好的小麥、粟、水稻田、生長茂密的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塊,利於該蟲大發生。天敵主要有步行甲、蛙類、鳥類、寄生蜂寄生蠅等。

危害


幼蟲食葉,大發生時可將作物葉片全部食光,造成嚴重損失。因其群聚性、遷飛性、雜食性、暴食性,成為全國性重要農業害蟲。越冬幼蟲,從早春開始食害植株,到4~5月,由蛹化為成蟲,直到秋季;可以發生兩代。
夜盜蟲以幼蟲蛟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后才形成缺刻,5~6齡達暴食期,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形成光桿,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當一塊田禾穀類被吃光后,幼蟲常成群遷到另一塊田為害,故又名“行軍蟲”。夜盜蟲除為害小麥、水稻外,在雜糧田主要為害玉米、高梁、穀子等多種禾本科作物和雜草。近年小麥種植密度大,致北方原來不能構成為害的二代夜盜蟲猖撅起來,成為威協較大的害蟲,夜盜蟲在小麥等收穫后,馬上轉移到套種的玉米或高粱田及麥田附近的雜糧上,玉米出苗后若見夜盜蟲,一般為 4—6齡如果防治不及時,僅2—3天就會把玉米、高粱、穀子的幼苗葉片吃光,只剩下葉脈,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必須重視二代夜盜蟲的防治工作。雜草多的地塊,還應重視防治三代夜盜蟲為害。

防治方法


一. 誘殺成蟲
在蛾子數量開始增加時用糖醋酒液配成誘殺劑進行誘殺。糖醋酒液配比為糖:醋:酒液:水為3︰4︰1︰2。調勻后加少量殺蟲劑。每0.33~0.67 ha放置一盆糖醋酒液配成的誘殺劑,盆高出作物約30cm,誘劑保持約3cm深,每天早晨取出蛾子,白天將盆蓋好,傍晚開蓋。5~7d換誘劑1次,連續2~3周。
二. 誘蛾滅卵
從成蟲產卵初期開始直到產卵盛末期止,在田間插立稻草把,每畝約10個,稻草把應稍高出作物。每3~5d更換稻草把,把舊的帶卵草把焚毀。
三. 藥劑防治
應掌握在幼蟲3、4齡期施藥。可選用的藥劑有:2.5%敵百蟲粉或2%殺螟腈粉每畝1.5~2.5kg噴粉;用80%的敵敵畏1000倍、50%辛硫磷1000~1500倍、20%殺滅菊酯3000倍;90%倍硫磷、25%西維因、48%樂斯本每畝30~40 ml噴霧。

爆發災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夜盜蟲害蟲在山西省暴發。此次夜盜蟲危害,從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長治、呂梁等地尤為嚴重。山西省植保總站監測數據顯示,全省夜盜蟲發生面積達570多萬畝,是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山西山西省再度動用飛機滅蟲。夜盜蟲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2012年8月,國內華北、東北地區暴發夜盜蟲災害。大量夜盜蟲羽化成夜盜蟲蛾后,飛回南方產卵越冬,由此造成夜盜蟲基數比較高。2013年5月至6月,夜盜蟲幼蟲在江蘇、江西、山東等地羽化成夜盜蟲蛾,向北方飛遷,進入山西省產卵孵化,產出夜盜蟲幼蟲,這次危害山西省農作物的是當年生第二代夜盜蟲。2013年5月以來,山西省北中部降雨較多,適合夜盜蟲孵化發育,最終暴發夜盜蟲災害。上世紀大同地區暴發蝗蟲災害。為控制蟲害,經省有關部門協調,空軍某部調來一架飛機,實施空中灑葯作業,及時控制了蟲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