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琴
1963年出現的彈撥樂器
棠器說明:木製釘狀盒形板面類。音箱成八方形,形似雙清,每個框邊都鑲嵌精細的山水人物雕刻。兩軸張兩弦,軸定雕刻梅花,投十二個品位。全長89厘米,音箱對邊距離26厘米,厚5厘米。演奏方法:琴鼓置於右腿上,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按弦,右手用拔子彈奏。功能:流行於福建莆田、仙游等地,在民間器樂樂種“十音”、“八樂”中使用,后也用於莆仙戲伴奏。
目錄
彝族、哈尼族、布依族的月琴,有的地區稱弦子,扁圓形琴箱的稱庫竹,棱形琴箱的稱八角琴。琴頸較窄而短,弦軸短小,共鳴箱較大。各族人民多就地取材,使用花梨木、核桃木、色木、楸木、榆木、桑木、椿木、松木和桐木製作,應該注意木料軟硬搭配要適當。楚雄、新平的月琴,多在面板上對稱地開有四個花朵狀音窗;貴州威寧的月琴,則在面板兩側各開兩條豎向音孔;而八角琴的面板上多不開音孔。琴頸和面板上設有5個~11個竹或木製音品。月琴的裝飾華麗,有的在面板上雕刻出龍、鳳等動、植物圖案或各種鏤空民族圖案花紋,還有的鑲嵌六面閃閃發光的鏡子。有些精品月琴,則在面板上裝飾銀片、銅片,在弦槽和琴尾間系有一長串響鈴,使月琴成為精美的民間工藝品。月琴張有二、三、四弦不等。二弦月琴形制古老,曾以馬尾為弦,粗細各一,音色柔和纖細;四弦月琴,兩弦為一組定同音;三弦月琴是由二弦月琴發展而成的,共鳴箱框板用冬瓜木製,面板使用楸木,背板用核桃木,只流行於四川涼山的越西、甘洛、昭覺、雷波和貴州威寧等地。
八角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