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裔

弓裔

弓裔(?—918年);是新羅第47代王憲安王的庶子(一說賤民出身)。早年出家為僧,法名善宗。新羅末年追隨農民起義領袖梁吉,后將其反噬,901年建立后高句麗,定都開城,后又相繼改國號為摩震、泰封,與新羅和甄萱的后百濟形成對,史稱后三國

他自稱彌勒佛,愚弄人民,統治暴虐。918年弓裔部下軍官起事,王建的心腹騎將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和朴智謙驅逐弓裔,擁戴王建為王,弓裔在逃亡的路上被殺。

身世爭議


弓裔的身世眾說紛紜,有些版本的《三國史記》記載他是新羅第47代王憲安王的庶子,也有些版本的《三國史記》記載他是新羅第48代王景文王的庶子。從年齡上推測,弓裔是景文王庶子的可能性較大,並且一些“巫歌”(巫歌是朝鮮半島古代特有的、流傳於民間的詩歌,以記載歷史、神鬼傳說為主)也流行這種說法。
“弓”是弓裔的姓,來源於他出身卑賤的母親。“弓”這個字是新羅後期賤民常用的代替姓氏的字,因為賤民沒有資格有正式的姓氏,所以常用“弓”這個字代替姓氏的作用。如新羅海王張保皋的賤名為弓福。
弓裔在即位后曾聲稱自己是高句麗報德王的後裔,隨後又自稱是彌勒轉世。由於唐朝時代,佛教在東亞極其興盛,部分統治者都曾自稱是彌勒轉世,如中國的武則天(這裡的彌勒不是指西遊記中的布袋和尚彌勒佛,而是與釋迦牟尼佛地位相同的未來佛)。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弓裔就是個普通的賤民,在實行骨品制度的新羅社會背景下,為了拉攏人心故意謊稱自己是新羅或高句麗王室後裔。

人物生平


弓裔早年在世達寺(興教寺)出家為僧,法名善宗。真聖女王五年(891年)弓裔參加箕宣領導的竹州農民起義軍,次年轉投北原賊帥梁吉手下,深得信任,令其分兵攻略郡縣,894年自稱將軍,897年割據自立(未稱王),自稱新羅王室出身,乃憲康王之庶子,先據鐵圓(今三八線上的江原道鐵原),后移據松岳(今京畿道開城)。899年,梁吉率軍進攻弓裔,雙方戰於非惱城下,梁吉敗走。弓裔在兼并戰爭中剪除了其他勢力,漸漸壯大,孝恭王五年(901年),弓裔放棄新羅王子身份,以高句麗滅亡時投奔新羅的高句麗報德王後裔自居,在松岳建都稱王,聲稱復興高句麗,定國號“高麗” ,史稱后高句麗。
90徠4年,弓裔遷回鐵圓,改國號曰摩震(據說為“摩訶震旦”的簡稱),年號武泰,后改聖冊,911年改國號為泰封,改元水德萬歲,后改元政開,其疆域北及平壤,南至尚州,並以“大封國”的名義與吳國建立邦交。他向新羅展開激烈攻勢,佔領了漢、朔、溟三州之地,又出兵北方,拓長浿西十三鎮,更從海路南下襲百濟後背,他東寇新羅,南侵甄萱,他的統治殘虐日甚,上下怨叛,他自稱彌勒佛,頭戴金幘,身披方袍,以長子為青光菩薩,以季子為神光菩薩。他曾經自述“佛經”二十餘卷,其中全是為自己歌功頌德的歪理邪說。有僧人釋聰批評弓裔所授皆為“邪說怪談”,弓裔聽說以後,立即將釋聰逮捕,用鐵錐活活打死。此外還發明了用三尺鐵杵插入陰部以致人死亡的酷刑。
弓裔猜忌將相,懷疑他們謀反,甚至到了每天殺掉上百人的地步,侍中(首相)王建自然也不例外。有一次弓裔召見王建,說他昨夜聚眾謀反,王建堅稱無此事,弓裔便自稱有觀心之術,然後背著手閉上眼,仰天很久,弓裔的文學侍從之臣崔凝故意墜筆,下庭拿筆時悄悄叫王建認罪,王建恍然大悟,連忙謝罪,才使弓裔放他一馬。 918年春,中原商客王昌瑾得到了寫有147字讖語的鏡子,獻給弓裔,命麾下文士解讀,弓裔麾下的文士看出這是說的王建,為保護王建而故意不說實話。六月,騎將弘述(后被王建賜姓名為洪儒,以下三人同)、白玉(裴玄慶)、三能山(申崇謙)、卜沙貴(卜智謙)起事,推戴王建,此時弓裔已眾叛親離,聽說兵變后微服從北門逃跑,躲在岩谷,后因忍不了飢餓出來覓食,被當地民眾殺害。

軼事典故


出生眇目

弓裔是獨眼龍。據說弓裔生於某年的五月五日,出生時屋子上出現一道白光,像長虹一樣直衝天際。日官上奏憲安王說這是不利於國家的凶兆,不要養這孩子,憲安王便派官員到其母所在的處所殺死弓裔,將弓裔丟到樓下,但被乳母接住,在這過程中乳母不小心弄瞎了弓裔的一隻眼睛,所以弓裔後來以“眇僧”聞名於世。

劈羅王像

弓裔建立后高句麗后,對人說:“往者新羅請兵於唐,以破高句麗,故平壤舊都鞠為茂草,吾必報其仇!”他曾南巡至興州浮石寺,看見其壁上畫著新羅王像,於是抽出寶劍一陣亂劈,其刃跡在200多年後還能見到。

虐殺妻兒

弓裔的殘暴令其妻康氏亦極為不滿,康氏多次直言進諫,弓裔很不爽。915年,康氏又進諫弓裔,弓裔說:“你和別人通姦,怎麼回事?”康氏說:“哪有這回事!”弓裔說:“我是用神通看見的。”於是用烈火燒熱鐵杵,戳康氏的陰部,使其死亡,又殺了康氏的兩個兒子。

影視形象


2000年至2002年韓國電視劇《太祖王建》,金永哲、孟世昌飾弓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