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土瓜的結果 展開
- 旋花科魚黃草屬植物
- 多年生落葉藤本桑科植物
- 藥物
土瓜
旋花科魚黃草屬植物
土瓜,中藥名。為旋花科魚黃草屬山土瓜Merremia hungaiensis(Lingelsh.et Borza)R.C.Fang的塊根。植物山土瓜,分佈於我國四川西部、西南部和雲南中部至東南部。具有清熱,除濕,止咳,健脾之功效。主治黃疸,慢性肝炎,肺熱咳嗽,下血,帶下,乳少,小兒疳積,水火燙傷。
植物山土瓜的塊根。
味甘、淡,性平。
入肝、肺、脾經。
清熱,除濕,止咳,健脾。
黃疸,慢性肝炎,肺熱咳嗽,下血,帶下,乳少,小兒疳積,水火燙傷。
1、治慢性肝炎,紅土瓜30g,紅糖或蜂蜜為引,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2、治膀胱偏墜氣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點水酒煎湯服。(《滇南本草》)
3、治小兒疳積,疝氣,紅土瓜10g。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內服:煎湯,12~15g;或生啖。
外用:適量,搗敷。
脾胃虛弱及孕婦當慎用或忌用。
採集加工:秋季採挖塊根,除去泥土,洗凈,切片,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塊根球形或卵圓形,或切成塊片。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粗糙。塊片近圓形,厚約5㎜。切面黃白色,有干縮皺紋,周圍皮部菲薄。質較疏鬆,粉性。氣微,味微甜。以色黃白、不碎者為佳。
多年生纏繞草本,地下具塊根,球形或卵狀,有時2~3個串生,表皮紅褐色、暗褐色或肉白色,含澱粉並有乳狀粘液。莖細長,圓柱形,有細棱,大多旋扭,無毛。葉橢圓形、卵形或長圓形,長2.5~11.5厘米,寬1.2~5厘米,頂端鈍,微凹,漸尖或銳尖,具小短尖頭,基部鈍圓或楔形或微呈心形,邊緣微嚙蝕狀或近全緣,兩面無毛,僅葉片基部被少數緣毛,有側脈5~6(~7)對,脈有時帶紫色;葉柄長0.8~3.5厘米,被短柔毛。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2~6厘米,無毛,著生2~3或數朵花,或單花生葉腋;苞片小,鱗片狀,長約1毫米;花梗長0.5~2厘米,比花序梗粗壯,無毛;萼片等長,或外方2片稍短,橢圓形,頂端鈍,邊緣干膜質,外萼片長0.7~1.4厘米,內萼片長1.2~1.5厘米,均無毛;花冠黃色,漏斗狀,長3.5~6厘米,瓣中帶頂端被淡黃色短柔毛,其餘無毛;雄蕊稍不等長,花絲基部擴大,被毛;花盤環狀;子房圓錐狀,2室,無毛,柱頭2球形。蒴果長圓形,高1~1.3厘米,4瓣裂。種子長5.5~7毫米,極密被黑褐色茸毛。
生於海拔1200~2525米的路邊或灌叢。
1、《滇南本草》:“有紅白兩種。紅者治婦人赤白帶下,通經解熱;治咳嗽,肺經結熱成癰,亦治婦人乳結不通,陰陽不分,子宮虛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嘔療飢;補脾,解胃熱,寬中,利小便,止大腸下血。白者治肺熱,消渴,利小便;治肺癰咳嗽,通乳汁。”
2、《雲南中草藥》:“健脾利濕,養陰柔肝。主治小兒疳積,疝氣,慢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