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村鄉

均村

均村鄉,隸屬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位於興國縣城最西端,東南西北四面分別與隆坪鄉、永豐鄉茶園鄉及萬安縣寶山鄉相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34千米。截至2019年末,均村鄉轄19個行政村,304個村民小組。全鄉人口4.74萬,面積193平方千米,有耕地1.6萬畝,山地20.6萬畝。區劃代碼:360732209,長途區號:0797,郵政編碼:341000,車牌號碼:贛B

均村村位於均村鄉圩鎮村,村委會距鄉政府0.5公里,轄區面積有4平方公里,人口3978人,轄22個村民小組(分別為:大水坑、賴屋、蔡屋、大羅陂、壩子上、羅田、老屋、上新屋、下新屋、上街、街頭、新橋、邱屋、學校背、街背、下街、街口、井頭、圳背、大嶺下、河背、大嶺背),有耕地面積1596畝,山林面積有8780畝,特色產業有油茶、臍橙,礦產資源有正在探採的鉬礦。

歷史沿革


均村鄉地形圖
均村鄉地形圖
均村鄉發展歷史悠久,早在南唐升元四年(940年)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分屬萬安、興國縣轄;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分屬萬安縣轄地劃歸興國縣;解放前夕,為精誠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均村區的東山、坪源、中坊、均村、茂塅、泮溪、三坑等鄉;1957年,為均村、長竹鄉;1958年,設立均村公社;1961年,均村公社分為均村公社、長竹公社、章貢公社;1965年,均村公社、長竹公社、章貢公社合併為均村公社;1984年5月,均村公社改為均村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均村鄉轄19個行政村:均村村、上達村、三坑村、長竹村、長教村、石溪村、泮溪村、高溪村、茂塅村、黃柏村、中洽村、中坊村、石門村、小章村、章貢村、東山村、黃田村、坪源村、東方村。 均村鄉政府駐均村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均村鄉位於興國縣境西部山區,東連隆坪鄉,東北毗茶園鄉,東南接永豐鄉,西界萬安縣,西北靠泰和縣。全鄉總面積193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均村鄉掠影
均村鄉掠影
均村鄉有耕地1.6萬畝,山地20.6萬畝。礦產資源有大量的花崗岩、砂金、瑩石等。位於中洽村的園木坑藏有大量砂金,當地群眾曾掏出過重約100多克的猴頭金。 

人口


2000年末,均村鄉轄區有7406戶,3.61萬人。 
2017年末,均村鄉轄區有常住人口4.57萬人。 
2018年末,均村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79萬人。 
2019年末,均村鄉轄區有戶籍人口4.83萬人。 

經濟


綜述

2000年,均村鄉鄉村企業總產值年42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93元,鄉財政總收人1783萬元。 
2017年末,均村鄉轄區有企業83家,企業從業人員257人。 

農業

均村鄉泮溪村
均村鄉泮溪村
均村鄉以農為主,農林兼作。農業主種水稻,煙葉次之;林業以油茶為主,次為臍橙。
2000年,均村鄉糧食總產量9016萬千克,茶油產量30萬千克。 
2019年末,均村鄉果園面積達8000多畝,年臍橙產量達200多萬斤。

商貿

2018年末,均村鄉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6家。 
2019年末,均村鄉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46家。 

社會事業


教育

均村中學
均村中學
2014年末,均村鄉境內共有中小學34所,在校學生8097人,其中:初中1所,完小16所,村小1所,一師一校教學點16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均村鄉境內設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室)18所。

交通運輸


興國縣城至均村鄉圩鎮有興(國)萬(安)公路穿境而過。2014年末,均村鄉全面實現油(砼)路,19個行政村的通村公路實現硬化。 

風景名勝


● 五里隘
五里隘位於均村鄉西部,海拔520米,保留有完好的古茶亭、古戲台、古驛道等建築和參天古樹。山腰保存著一座始建於宋神宗元豐時期(1078一1085年)的古墓—狀元家山。山腳有貫通興國與萬安的三級公路—興萬公路穿隘而過。過隘不遠,有獅子岩溶洞1處。 

著名人物


雷永通
雷永通
雷永通(1918—1969年),均村鄉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前敵指揮部電台報務主任,軍委二局電台台長、股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二局整理科副科長、科長,軍委第三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熱河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冀熱察軍區獨立第13旅政治部主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9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第四野戰軍46軍政治部副主任,第12兵團兼湖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海軍幹部部部長,海軍軍事學院副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