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宋

沈宋

沈宋,字則庵,清代學者。浙江德清布衣,以教授居嘉興。善花卉。 《清畫家詩史》

人物簡介


唐初以來詩歌聲律化及講究駢對的趨向日益發展。沈佺期、宋之問等人更在以沈約、謝眺等為代表的永明體基礎上,從原來的講求四聲發展到只辨平仄,從消極的“回忌聲病”發展到悟出積極的平仄規律,又由原來只講求一句一聯的音節、協調發展到全篇平仄的粘對,以及中間二聯必須上下句屬對,從而形成完整的律詩。中唐獨孤及《皇甫公集序》說:“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倫,歌之而成聲,緣情綺靡之功,至是乃備。”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序》更指出:“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後,文體之變極焉。”
沈宋以前,像四傑中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的律詩,前後失粘的還相當多,且多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趨精密,完全定型,如沈佺期的《仙萼亭初成侍宴應制》、《夜宿七盤嶺》,宋之問的《麟趾殿侍宴應制》、《陸渾山莊》等;又使七律體制開始規範化,如沈佺期的《興慶池侍宴應制》、《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宋之問的《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應制》、《三陽宮石漴侍宴應制》等。沈宋都曾為宮廷詩人,所作律詩多為應制奉和之作,內容雖無甚可取,但詞采精麗,且數量較多,又大都合律,使律詩的粘對規律逐漸為一般詩人所遵守,影響甚大,為近體詩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人物評價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評價道: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問和沈佺期最後完成的。他們的生年晚於李嶠杜審言,因文才受到賞識而選入朝中做官,是武后時期有代表性的台閣詩人。置身宮禁而優遊卒歲的館閣生活,使他們的詩歌創作多限於應制酬唱和詠物、贈別,點綴昇平,標榜風雅,難免以辭藻文飾內容貧乏之弊。同時,也使他們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琢磨詩藝,在詩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聲病,約句准篇。具體作法是,除了一聯之中輕重愁異之外,還要求上一聯的對句與下一聯的出句平仄相粘,並把這種粘對規律貫穿全篇,從而使一首詩的聯與聯之間平仄相關,通篇聲律和諧。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說:“唐興,官學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疏,研練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這是最早有關“律詩”定名的記載,故沈、宋之稱,也就成為律詩定型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