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記
蔡林記
蔡林記是一家經營熱乾麵系列小吃為特色,近百年的老字號小吃麵館。其熱乾麵,晶潔爽口,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的讚賞,享有武漢名小吃的美譽。
而今,熱乾麵已遍及江城,歷久不衰,武漢人吃早餐,更是離不開這一種具特色的麵食。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
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武漢蔡林記熱乾麵被評為“中國十大麵條”。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 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鬱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1996年6月18日重張后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
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拳頭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蔡林記熱乾麵也加快了發展步伐。2013年5月,蔡林記在黃石開了武漢市外的第一家門店,店內面積1000平方米。“一天可以賣出5000碗熱乾麵。”蔡林記公司負責人王永中介紹,公司委託當地一家麵粉企業,按照蔡林記工藝標準生產麵條,芝麻醬等原料,則是由總公司從武漢發運,確保口感純正。
蔡林記
受“中八條”影響,餐飲行業業績出現大幅下滑,而老通城、蔡林記在此時的復興,有偶然因素,也是必然選擇。武漢市商務局老字號企業振興處副處長吳俊明介紹,在經歷了興盛與沒落之後,五芳齋等餐飲行業老字號受到資本青睞,紛紛與外來投資者合作,謀求擴張發展。“這一系列事件,透露出一個信息:在餐飲行業新一輪洗牌面前,定位為大眾消費的老字號餐飲企業,正在逆勢突圍。”餐飲業內人士認為。
記者從市飲食服務管理處獲悉,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上,武漢蔡林記熱乾麵被評為“中國十大麵條”,也是惟一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遠銷全球的“名面”。
本次文化節是由國家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聯合舉辦,被譽為餐飲界的“奧斯卡”,但評選“中國十大麵條名店”和“中國麵條大師”還屬首次。與蔡林記熱乾麵一道被評為“中國十大麵條名店”的有,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河南蕭記燴面、蘭州拉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四川擔擔麵、吉林延吉冷麵。
“在這麼多中國傳統名面中,武漢蔡林記熱乾麵是惟一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市飲食服務處處長龔新華說,全國20多個省的超市,甚至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也都有武漢袋裝熱乾麵銷售,只要泡6分鐘就能吃上正宗熱乾麵。
始創於1928年的蔡林記熱乾麵,在2009年改制重組之後重出江湖,通過連鎖經營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在漢直營店已達20家,每天店堂銷售熱乾麵9萬餘碗。快餐包裝的熱乾麵,日銷量達到10萬包,“蔡林記”重新坐上武漢“第一”老字號的寶座。
2010年10月13日,“蔡林記”熱乾麵創始人蔡明偉的長子蔡漢文公開傳統蔡氏熱乾麵的配方,並公開向社會徵集傳承人,無償傳授蔡氏熱乾麵的製作技法。蔡漢文先生毫無保留地傳授著熱乾麵的秘方,面不能含鹼太重,可以加點鹽,加點蛋清面更筋道。鍋要大,水要寬,還要燒得很開。放作料的順序有講究,先放醋、醬油,最後才是芝麻醬、小麻油,這樣更入味。活動現場,蔡漢文及弟子手把手地教居民,共下了70碗地地道道的“蔡林記”熱乾麵。
製作工藝簡介
蔡林記門店
二、撣面:撣面要用大鍋、大火,每次下面2公斤,煮沸后加生水,用長筷子上下翻動,防止麵條成團。上蓋再煮沸,待麵條出現透明質感,即八成熟後起鍋。快速淋生水一次瀝干,攤在案板上淋上熟油拌開。一般25公斤面淋1.5~2公斤油。
三、燙麵:水沸后,用笊籬盛面在沸水中來回浸燙數次,待熟透滾熱后迅速盛入碗中。
四、配料:上好醬油10克、香醋4克、胡椒0.5克、味精0.5克、芝麻醬15~18克,小麻油5克、醬紅白蘿蔔丁各4克、香蔥5克,另外,醬油中要按50∶1的比例溶入綿白糖。
五、芝麻醬製作:白芝麻或黃芝麻中火炒熟,炒至有香味,口感脆爽時起鍋,再用攪拌機打碎,石磨研磨成芝麻醬。最後在芝麻醬中加入四成小麻油。
1955年夫婦倆將“蔡林記”遷至更加繁華的中山大道726—728號,240多個平方米的店堂生意紅火,每天賣出的400—500公斤熱乾麵。1974年店堂再次遷移至佳麗廣場正門下,營業面積擴至560平方米。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計劃經濟年代,“蔡林記”步入發展高峰期,1天賣出1200公斤左右熱乾麵已不是“稀奇事”。1993年11月,因老城區改建開始,“蔡林記”在機器的轟鳴聲中拆遷,等候還建。
1996年6月,“蔡林記”與厚生理餐館合併,改造后的厚生理餐館在中山大道上掛出了“蔡林記”的牌子。僅2.8米寬的門面如猶抱琵琶半遮面。重張后的“蔡林記”營業面積(1—4層)達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銷售熱乾麵達450公斤。
2001年,又因萬達廣場項目拆遷。經過兩度拆遷,蔡林記元氣大傷,從此淡出江湖。
2009年2月,蔡林記進駐戶部巷,店面有上百平方米,店堂寬敞潔凈。店家介紹,自開業以來,幾乎每天都能賣出3000-4000碗面,許多顧客從青山、漢陽趕來,只為品嘗一下原汁原味的蔡林記熱乾麵。就在這一年,蔡林記被評為戶部巷優秀經營戶。有了在戶部巷的市場試探,它隨後擠入武廣、光谷等商圈,每家店日賣熱乾麵3000碗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蔡林記一改過去80年單純靠賣熱乾麵過日子的傳統,已擴大產業鏈,涉足產品工業化生產。如生產的筒子熱乾麵、芝麻醬等,已打入中百倉儲、中商平價等大賣場,銷售行情逐日上漲。
2010年2月19日,蔡林記熱乾麵又重返江漢路,坐落在江漢路統一街路口,距武漢工藝大樓200米處距10年前蔡林記的老店不到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