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梭龍潭

勐梭龍潭

西盟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思茅地區西部。勐梭龍潭位於西盟縣城西邊3公里處,潭水較深,四周林翠山青,景色秀麗。龍潭面積750畝,地面與潭底最深達29米。湖中碧水粼粼,波平如鏡,仙鶴起落,野鴨成群,湖邊苔蘚遍地。龍潭水面上,人們不見有落葉,傳說是多情的姑娘變成了小鳥,守在湖邊,銜走了落入水中的每一片樹葉,以保持情人清潔的面目不受破壞。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美麗的勐梭龍潭與獨具特色的西盟佤城相依相伴,形成了“城旅融合、城湖融合、城景融合”的“自然+人文”美景。勐梭龍潭周邊分佈了有荷塘、濕地、龍摩爺聖地、聖水、蟒蛇谷、盤須岩、祈雨窪、將軍呤、猴子崖、仙石凹、賧佛山、千指樹、樹包石、相思樹、聚友灘、緬寺、觀碧亭、王冠蕨等20餘處人文內涵豐富、景觀優美的景點。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15年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景點簡介


勐梭龍潭
勐梭龍潭
勐梭龍潭是一個天然的熱帶雨林淡水湖泊,位於勐梭龍潭自然保護區中段,縣城南側。湖面海拔1170米,四周林翠山青、環境清幽、山巒疊障、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麗。水域面積46.7公頃(約700畝),南北長740米,東西長1000米;潭水最深處37.8米,平均水深11.5米,蓄水量500多萬立方。勐梭龍潭屬斷層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懸崖峭壁,東岸和北岸地勢平緩,龍潭水源主要來源於湖泊底部的地下水,以及山澗小溪和地表積水。
龍潭中碧水粼粼,波平如鏡,仙鶴起落,野鴨成群,湖邊苔蘚遍地。龍潭水面上,人們不見有落葉,傳說是多情的姑娘變成了小鳥,守在湖邊,銜走了落入水中的每一片樹葉,以保持情人清潔的面目不受破壞。
此外,勐梭龍潭與境外35公里之遙的緬甸龍潭水脈相通,同清同渾,齊漲齊落的奇觀被佤族兄弟賦予“姐妹龍潭”、“夫妻龍潭”的美稱,更增添了景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景點傳說


茂密的熱帶雨林,孿根倒掛的千年古樹,把清澈文靜的勐梭龍潭擁入懷中。沒有過多的人工雕鑿,是大自然的造化。走在湖邊一陣清風吹來會有許多樹葉落在湖面上,但不多時就不見了,據說是那些勤快的小鳥用嘴叼走的,它們把湖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所以水明如鏡。龍潭的水一年362天都那麼清澈,但是唯獨三天是混濁的。相傳很久以前龍潭是一個寨子,有一天,一條鯉魚進入寨子的水井裡,寨民們把它撈出來煮吃了,只有一個寡婦和她的孩子沒有吃。寨民們那裡知道他們分吃的鯉魚是龍王的小女兒,第二天,整個寨子陷落了,滔滔大水淹沒了整個寨子。只有沒吃鯉魚的肉的寡婦和她的孩子倖存下來。還有一種說法是勐梭龍潭與緬甸境內秀球龍潭互為夫妻,每年水渾三天就是夫妻相會所致。這就是勐梭龍潭的傳說。
時至今日,每年中都會有三天,雌雄兩潭同時變渾,三天後則恢復如初,據說是因為那三天他們幽會痴纏去了。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潭之神一旦隱去,水之靈也就無可傍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渾”,這對甘居凡塵的潭之神,把362天的清幽贈與人間,而一年一度雷打不動的相會,則要付出渾濁三天的代價。

景點特色


勐梭龍潭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湖泊,沿新修的人行道環潭而行,一邊是汪汪青潭,一邊是蔥鬱密林。原始森林中滿眼皆是孿根倒掛的千年古樹、痴纏難斷的悠長藤葛和濕滑碧翠的苔蘚。行走中須十分小心,旁逸斜出的樹根、枝丫和藤葛總是直撲你面門,剛謹慎地繞開,下一個“路障”又接踵而至。熱帶雨林的典型景緻--樹包石和獨樹成林,一路上也是隨處可見。如果對植物有研究,你還會撞見一些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那些糾纏難離的古樹老藤,有如一尊尊抽象派雕塑,每一棵每一根彷彿都蘊藏一段絕美故事,或擁蹙或突圍或痴纏或絕決,都在這窈裊水煙中漸次上演。

風情活動


撿魚

要捉水裡的魚,一般不就是用魚鉤釣、撒網。有沒有聽說過象打獵一樣用弓弩射魚的?這裡就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弩射昏魚,早晨水裡的魚會在岸邊的水面上曬太陽,經常有佤族的小孩子會爬在樹上用弓弩射殺漂在水面上的魚,每天扒在湖邊的樹上,一天下來收穫可觀。這是因為冬天的早晨湖水比較冷,湖裡的羅非魚經不住一夜水的冰涼,就慢慢失去知覺,漂了起來曬太陽,到了中午恢復了知覺又開始覓食活動……

聖水

很久以前,遠至緬甸、泰國、寮國,近至周邊各地的人們都認為勐梭龍潭水是聖水,飲了龍潭水能逢凶化,病人吃了能治病,無生育能力的吃了能得子得福。所以,解放前,常遠近虔誠朝拜者取龍潭聖水,以求消災避難、生子得福、身體健康強壯。現在,附近的人們還保留著傳統習俗,每天取水之人絡繹不絕。

龍摩爺

勐梭龍潭景區最讓人感到震撼的人文景觀,是佤族萬物有靈原始宗教的具體體現。“龍摩爺”是佤語的音譯,“龍”是神山、聖林、聖地之意,“摩”是神靈,“爺”即“眾”,也就是全部的、所有的意思,“龍摩爺”意為“眾神靈聚集的地方”,即人們向“眾神靈”祈福求安的聖靈之地。阿佤人認為所有具有生命的一切動植物,當生命結束、終止之後,它的“靈魂”並沒有立刻“上天堂”,而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寄托在“龍摩”這一聖地。因此,阿佤人每逢重大事件,或舉行重大活動,或是遇到重大自然災害,難以解決困難的時候,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由德高望重的巴猜(相當於日常所說的祭師)帶領部落里的人們,以最聖潔、最虔誠的心靈來到“龍摩爺聖地”。通過舉行神聖的祭拜儀式,向“眾神靈”敬獻祭祀物品,以祈求“眾神靈”賜予人們幸福、平安,幫助人們化解生產生活中遇到的艱難。

祈雨窪

由於舊時缺乏科學知識,對大自然的認識較為膚淺,每當久旱無雨或水澇成災之時,附近的佤族、傣族拉祜族認為這是觸犯了龍王,龍王爺懲罰人們,為此,要組成規模宏大的隊伍來朝拜龍潭,祈求龍王保佑人們一年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這就是當地佤族、傣族、拉祜族祈雨的地方,每年播種季節到來之前,各村寨的人們聚集在這裡,殺雞、殺豬、燒香拜祭龍王。現在,人們都還保持這樣的習慣,只不過隨著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加深,活動規模比原來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