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張鶴,女,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全國婦女代表、民建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青聯委員、天津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天津歌舞劇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歷任天津市大學生和天津電視台聲樂比賽評委、天津市藝術特長生鑒定評委。

生平簡介


張鶴
張鶴
張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研究生。多年來師從於著 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李晉瑋、周美玉、黎信昌、韓寶林、烏克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艾爾薇拉等專家刻苦學習`。
她以其優美、自然的音色,富有青春朝氣的表現力,對音樂的透徹詮釋以及對西洋歌劇傳統風格的準確把握而享譽歌壇。她那親切大方的舞台形象和充滿激情的演唱深深打動著觀眾,素有“津門夜鶯”之稱。她曾在多項國內外聲樂比賽中獲獎,如俄羅斯第四屆利拉國際音樂比賽(聖彼得堡)聲樂組第二名、文化部全國聲樂比賽“演唱獎”、全國首屆推新人聲樂比賽天津賽區第一名、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專業組美聲唱法“優秀獎”、中國原創歌曲“提名獎”、“全國抗震救災歌曲比賽優秀作品提名獎”、“中國金唱片提名獎”等。`

星路歷程


重大活動
重大活動
張鶴,天津歌舞劇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條公益音樂之路是她的選 擇和堅持,也是她的藝術追求。聽張鶴的音樂,高亢的嗓音裡帶著深沉,透著大氣。音符流淌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真情的呼喚和對天津的熱愛。作為崇尚原創音樂的張鶴表示:“我們每一個音樂人都有責任,要用良心、用愛創作,真正的音樂具有無比的力量,可以傳遞愛,改變世界!”十幾年來,張鶴熱衷於公益、慈善活動,愛心慈善大使、歡樂幸福大使、愛兵的歌唱家、天津市婦兒基金會愛心大使……所有的榮譽記錄著這位音樂人在藝術上的獨特追求。張鶴的藝術世界里,音樂和公益相互交融,迸發的火花和力量是無窮的。
踏實生活 華麗綻放
生活中初識張鶴,似乎難以想象她是在絢爛的舞台,光華交匯中絕世華麗的那位女高音歌唱家。私下和你促膝相談的張鶴簡單、隨和、低調,身材也是嬌俏的,那磅礴、大氣的歌喉是何以練就?瞬間腦海中浮現“洗盡鉛華”這個詞,可以形容眼前透著睿智,還有幾分淡泊的張鶴。女人只有經歷了那些過往的燦爛和驕傲,在時間中過濾成和生活同樣的顏色,留一份寬容與釋然在心底,才能呈現出這種任往事隨風、雲淡風輕的姿態吧!
張鶴說,她的這種感覺是因為真實地觸摸過歲月,是一種閱盡人生百態后的釋然,是歷經生命百轉千回后的安然。聽完張鶴的經歷,才能體會這樣的形容絕不為過。2000年,在張鶴大學畢業兩年後最燦爛的時期,父親離世了。“那時的情緒低落到極致,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看到比自己小14歲還未成年的弟弟和傷心欲絕的母親,就覺得自己不能這麼放棄。”張鶴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感覺自己的存在就是為了母親和弟弟,肩負的責任大過了一切。正是這場風雨過後,她才慢慢感悟,演繹出落花隨水的美麗。
心態,此時是最重要的。張鶴說,只有選擇快樂的活著才有機會擁抱成功的人生。如果此時開始怨天憂人,怪上天不偏愛自己,怪命運多桀……這些負面情緒一定是失敗的決定因素。而真正決定快樂與否、成功與否的只有你自己,調整好了心態,選擇了快樂,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正是擁有這種心境和精神狀態,她抬起頭、挺起胸,臉上露出微笑,接下了父親傳下來的重擔。如今,弟弟事業順利,母親也和自己快樂的生活著。這種生活中的放鬆、平靜,時間久了就會進入到人的潛意識中。舞台上自然就會勾勒出愉快的心理圖像。放鬆下巴、抬起臉頰、張開雙唇、翹起嘴角,任悠揚、華麗的歌聲從張鶴心底流淌而出……
傳播正能量是音樂的責任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貝多芬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唯樂不可以為偽”!早在兩千多年前,祖先就已提出了嚴肅音樂對人類社會負有的重大責任。和張鶴討論她的音樂,能夠感受出那份執著和熱愛:“祖先說的樂,是指雅樂,不可以偽裝,音樂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同時也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張鶴認為,一部真正的音樂作品應當傳播正能量,要傾注創作者的智慧與情感,再加上努力不懈的專業精神,讓大眾從中得到鼓舞和共鳴。為此,張鶴堅持不懈地秉承著自己的原則,出專輯,演歌劇,做嚴肅音樂。即使暫時不會被更多的人傳唱,但遲早會散發出自己的光芒。事實就是,能夠傳世的作品一定是追求真、善、美的本性,這在任何時期、任何民族的任何音樂作品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張鶴連自己都莫名為何有這麼強烈的責任感,也許就是與生俱來、潛移默化的浸潤。她說:“我其實與這個城市來來往往的人們是一樣的,只是音樂這個媒介放大了個人的能力,既然職業賦予了影響力和能力,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與溫暖他人。”簡單的生活,簡單的工作,但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簡單讓張鶴與自己的原創音樂比肩,一直走到現在,而且豐富了她對音樂甚至人生的理解。真的是這樣,聽過張鶴的音樂,便能感受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激勵著人們目光更向前方。
音樂世界里的三個真
認真的藝術態度、真誠地對待每一位觀眾、每一次真實的演唱是張鶴音樂世界里的“三真”原則。說到這個三個原則,張鶴表示,其實做任何行業都要有一顆真心,在過程中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細節成就成功。市場銷售人員知道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會失去一個客戶,失去一次機會;其實做音樂更是如此,你的認真、真誠與真實觀眾會感受得到,否則就會失去聽眾,失去大家的信任。
在張鶴清澈甜美、高亢亮麗、動人心魄、充滿激情的歌聲中,能感受到她獨特的演唱風格和對高雅音樂的執著。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張鶴不僅沒有隨波逐流,反而始終保持著一位歌唱家的藝術追求和精神清醒。當今的音樂環境,籌備原創音樂、高雅音樂專輯不但與利益無關,還要付出比其他音樂更多的金錢與心血,可這絲毫不影響張鶴對待音樂的認真嚴謹,《海河在我心中流》花了她4年多的時間,其間經歷懷孕、生子,有些歌曲還是大著肚子時錄製的。儘管如此,張鶴依然在每一個細節上,每一句歌詞上,甚至每一個音符上都要求自己達到盡善盡美,讓每一位聽眾都能接收到自己的真誠。張鶴堅信,只要誠懇、熱情地對待每一個人,認真、積極、有條理的對待每一件事,就終會有所成就。
心懷感恩 公益隨行
人的喜怒哀樂通過感官感知著,發於內而顯於外。如果有音樂的添加劑,這種情緒就會馬上進入角色,而且更為濃烈。因此,在人們需要幫助時,每首好聽的、充滿正能量歌曲都是精神捐助。張鶴就是通過自己的音樂捐助,多年來收穫了“中華慈善總會愛心慈善大使”“歡樂幸福大使”、“愛兵的歌唱家”、“旅遊形象大使”、“天津婦女兒童基金會愛心大使”、“天津市養老院名譽院長”等榮譽稱號。
提到父親節的公益簽售,不得不提及張鶴做為天津養老院名譽院長的身份,“每當想念父親的時候,我就會去養老院轉轉,有時候想想,似乎不是我去看望老人,而是老人在安慰我。”張鶴說,經過多年的相處,已經和老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無限精彩》就是專門為老人寫的歌。如今,張鶴對天津養老院的熟悉程度儼然與她的名譽院長身份毫無違和感,甚至用情更深。有的節日,張鶴會專程從北京開車趕回天津,就是為了和養老院的老人們吃上一頓飯。記者整理採訪筆記時發現,關於張鶴公益方面的感受記錄最多,因為張鶴對公益的專註絕對不是作秀,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這些年來,我是看著天津養老院的條件日漸改善,有的老人進來時坐著輪椅,現在已經能獨立行走了,身體和精神都變好了,特別為他們高興。去年天津養老院建院60周年的晚會上,我特意把女兒帶來,讓她為106歲的老壽星獻花,現場氣氛充滿濃濃的親情愛意,我希望孩子也能傳承我的這分赤子之心。”
張鶴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她的帶領下,曾經跟她學習音樂的很多學生即便畢業后沒有從事音樂事業,也總是參與她組織的公益活動。在張鶴看來,參與公益活動並非只是單純地捐助多少錢,更多的是用心體會。在用金錢改變困難人群的境遇時,內心的快樂更讓人有幸福感。“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助人者自助,樂人者樂已。”將一份炙熱的愛貢獻給別人,付出的是真誠,收穫的是感動。張鶴已經把自己作為公益圈裡的一分子,用獨有的表達方式——音樂,為公益事業盡心儘力!

主要作品


張鶴首唱的《生活因我們而美麗》、《海河在我心中流》、《綠色中國》、《歡迎你》、《人民共和國》、《好心情》、《夢之湖》、《美麗中國》等音樂電視在央視及各省市電視台滾動播出,影響廣泛。在歌劇《楊貴妃》、《青春之歌》、《傷逝》、《江姐》中成功飾演女主角,她那清澈甜美、嘹亮高亢演唱和技藝嫻熟的表演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代表作品


《生活因我們而美麗》
《海河在我心中流》
《眺望》
《愛是不落的太陽》
《好心情》
《錦繡天津》
《海與夢》
《月光》
《天津邀請你》
《歡迎你》
《綠色中國》
《人民共和國》
《大愛天房》
《美聲之城》
《大愛無邊》
《夢之湖》
《美麗中國》
《融進一份愛》
《無限精彩》
《今夜無眠》
出版專輯:
(1)《青春的太陽》……
(2)《天津邀請你》……
(3)《生活因我們而美麗》(CD+DVD)(中國唱片深圳公司)
(4)《海河在我心中流》(CD+DVD)(中國唱片深圳公司)

人物年譜


2003年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獎”。
2004年成功舉辦了“江山如此多情”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5年成功舉辦了“青春的太陽”個人獨唱音樂會。
2006年與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首次用美聲民樂新組合的形式在天津大劇院、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演出了“二十世紀華夏經典作品音樂會”,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及社會好評。
2007年5月在天津圖書大廈成功發行“青春的太陽”演唱專輯。
2007年由她首唱的歌曲《眺望》獲得“2007中國原創歌曲”提名獎。也是目前天津市唯一獲得該獎項的歌唱家。
2007年推出了以迎奧、鄉情、和諧、發展為主題的《天津邀請你》、《海河在我心中流》、《好心情》、《錦繡天津》四首音樂電視。並在中央電視台八套、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天津電視台各頻道熱播,受到社會各界好評,被主流媒體譽為“天津形象歌曲”。她還相繼隨天津市政府代表團到世界各地演出,進行天津城市形象的宣傳與推介。
2008年演唱的賑災作品《大愛無邊》榮獲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的“全國抗震救災歌曲比賽優秀作品提名獎”。
2008年在北京大型中國原創歌劇《楊貴妃》中飾演女主角楊玉環,是第六屆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相約北京——2008”文化活動。
2008年9月參加了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的2008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夏季年會開幕式演出。
2008年拍攝錄製了由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親自題寫歌名,中國婦女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獻禮歌曲《生活因我們而美麗》,該作品以音樂電視的獨特視角讚頌了新時代中國女性的自強、自立、自愛、寬容、偉大和美好生活,突出表現了中國婦女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2年出版發行最新專輯《海河在我心中流》。
2012年12月12日,即將舉辦“美麗天津青春之歌”張鶴公益演唱會。

家庭生活


因為對專業的執著,張鶴在大學期間就一直比賽、學習;學習、比賽……尤其參加國外的比賽時還要過語言關,參加俄羅斯第四屆利拉國際音樂比賽時,就生生把自己關在學校好多天不出門,十幾首歌一個字一個字、一個音符一個音符摳下來,最終獲得了聲樂組第二名的好成績。人們往往羨慕、關注成功者的榮耀,豈知背後的默默付出!這些,也是導致張鶴比同齡人結婚生子慢了一個節拍的原因。不過,現在張鶴對這些一點不後悔,如今家庭幸福美滿,女兒活潑可愛。
張鶴現在的日子忙碌而充實,講求平衡的她身兼女高音歌唱家、養老院名譽院長、大學客座教授、母親、妻子數職仍然遊刃有餘,這是因為她有獨門秘笈:“有的人存在這樣的誤解,事業上成功了,生活上就要放鬆,這其實是不科學的,無論哪個角色,只要享受其中,用心就行。我的工作性質相對來說時間是可以自由安排的,基本能夠保證工作、生活的平衡。在時間允許、不耽誤演出的情況下,我走到哪裡都帶著女兒,其實這也是我們雙方情感的需要。”身處幸福之中的張鶴還建議現代女性一定要自立,擁有獨立的思想能力,在工作上有責任感並且能獲得肯定,另外就是要保持女人的特質。
張鶴把家庭事業平衡得令人羨慕,偶爾也會有緊張、壓力大的時候。通常,她會約上志同道合的好友,打打高爾夫、游游泳,或者遠足旅遊,去歌中吟唱的美麗的地方采採風。最終,把休閑和旅遊的記憶回歸到音樂,通過情感和靈感的“發酵”,更好地補給心靈、融入創作中,讓每一個音符都飽含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