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金菊花的結果 展開

金菊花

菊科菊屬草本植物

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菊屬,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常配置於花壇、花境中或點綴於岩石邊,還可製作大立菊、塔菊、盆景菊等多種藝術造型供觀賞,亦是優良的切花材料。

形態特徵


金菊花
金菊花
金菊花一般成金色,球大,瓣多,野生的花瓣較少,只有一圈。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

生長環境


金菊花植株形態圖片
金菊花植株形態圖片
生於路旁、山 坡、原野。
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10℃。花期最低夜溫17℃,開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陽光,但也稍耐陰。較耐干,最忌積澇。喜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輕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長,而以pH6.2~6.7較好。忌連作。
秋菊為長夜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莖葉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則適於花芽發育。但品種不同對日照的反應也不同。

繁殖方法


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1、扦插
金菊花植株形態圖片
金菊花植株形態圖片
扦插可分為芽插、嫩枝插、葉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腳芽扦插。
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遠,芽頭豐滿。除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溫,春暖后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為插穗,在18-21℃的溫度下,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質以素沙為好,床上應遮蔭。全光照噴霧插床無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一張帶腋芽的葉片扦插,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金菊花醫用價值:一種中草藥。有下肝火等功能。它的根及莖、葉都可入葯,花朵泡茶飲可以清肝明目,解氣消熱。

生產價值

裝枕頭,做香包,製作成工藝花束。並且,它一直是餐桌上人們喜愛的菜肴。

分佈


恩施州各地均有栽培。

採收加工


根,冬季採挖,除去泥土,曬乾;花夏、秋季採收,鮮用或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