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柏春
關柏春
社會主義經濟學問題,發表論文200餘篇。
1、《活勞動交換探討》,《吉林社聯通訊》1985年第12期,1985年,在全省首屆中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學術徵文活動中被評選為優秀論文
2、《勞動商品性探討》,《學習與探索》1987年第4期。在人大複印資料《勞動經濟與人事管理》分冊1987年第9期全文複印。
4、《破解循環論證之謎》,《學術月刊》1992年第12期。在人大複印資料《政治經濟學》(總論部分)1993年第3期全文複印。美國學者STEPHAN H.loh(史蒂芬)在他的《The General Theory of Economic Efficiency》Volume 2 2003(《經濟效率總論》第2卷)對勞動價值的觀點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
5、《勞動商品性再探討》,《學習與探索》1994年第1期。
6、《"按資分配"性質新探》《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在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5年第2期全文複印
7、《按勞分配與市場經濟》 《學術月刊》1994年第7期。在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4年第10期全文複印。
8、《關於按勞分配的幾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1995年第6期。在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6年第2期全文複印;在吉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評獎活動中獲優秀成果三等獎
9、《略論按勞分配原則的實現形式》《社會科學探索》1997年第5期。在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1998年第2期全文複印,董全海在《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學風問題》一文中做了摘引評價(《經濟與管理》1998年第6期),《學術月刊》在1998年的年度學術綜述中做了介紹。
10、《對西方經濟學關於工資是勞動價格觀點的評論》 《經濟學家周報》2010年9月26日。
11、《再議中國人勤勞而不致富的原因—與陳志武教授商榷》 《社會科學報》2011年2月17日。
12、《也談馬克思主義的創新與學風問題—與胡培兆教授商榷》《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13、《勞動商品論》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關於按勞分配的幾個問題》一文在吉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評獎活動中獲優秀成果三等獎,《按勞分配原則實現形式的探討》等文受到同行重視並引發專題討論,某些觀點多次被學術界同仁摘引評價,另有多篇文章先後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有關專題全文複印。《勞動商品論》一書是其代表作,該書比較系統地證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具有商品的性質。
勞動的性質問題是一個古老而又迷人的課題,歷史上那些優秀的經濟學家都曾研究過這個問題。斯密、李嘉圖認為勞動是商品,馬克思、恩格斯則否定勞動是商品的觀點。在當代,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的學者中多數都認為勞動不是商品,勞動不是商品似乎已成定論。但是,關柏春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為成說所囿,勇於向傳統認識提出挑戰,根據現實經驗得出了嶄新的結論。證明勞動的商品性質會遇到循環論證等一系列難題,他是在解決這一系列難題基礎上證明勞動商品性質的。關柏春證明了勞動具有商品性質的觀點,並以此為基礎說明了許多理論和現實問題。按勞分配原則的實現形式問題是一大難題,這個問題不知經過多少人的苦苦思索而一直未得到根本解決。然而,一旦從勞動具有商品性質這一觀點出發,說明按勞分配原則的實現形式就是極其簡單的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貨幣工資是勞動的價格,它應當以勞動的價值為基礎,應當通過競爭過程來實現;當工資以勞動的價值為基礎並通過競爭過程實現時就能夠趨近準確地反映勞動的價值,從而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按勞分配的原則。隨著勞動商品性質的證明,勞動市場、自主勞動等等問題也都能夠得到科學的說明。勞動商品論證明了勞動的商品性質,就為建立起科學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