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清華大學二級學院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是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國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隸屬於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1999年9月,清華大學創建應用技術學院。2000年,應用技術學院增加(微電子)第二學位專業。2001年,成為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國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同年12月應用技術學院與軟體學院合併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開設軟體工程1個本科專業;有1個一級學科及4個二級學科,所有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均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此外還有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共有教師44名,其中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

歷史沿革


1999年9月,清華大學創建應用技術學院,簡稱技術學院,學制2年,開展以第二學士學位為主的高層次職業技術教育;創辦之初設立計算機軟體工程專業,招生對象為已獲普通高校學士學位的本科畢業生。
2000年,應用技術學院增加(微電子)第二學位專業。
2001年,應用技術學院成為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計委聯合發文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國示範性軟體學院之一;同年12月24日,經清華大學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成立軟體學院,為實體學院,組織上隸屬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同時國家CAD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隨即掛靠軟體學院,應用技術學院與軟體學院合併為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兼職教工編製全部轉到軟體學院,計算機軟體工程第二學位專業學生學籍轉為軟體學院,微電子第二學位專業學籍保留在應用技術學院。
2004年7月前,軟體學院分清華園校區和昌平校區兩部分,昌平校區為原應用技術學院所在地,以培養二學位學生為主;2004年年7月,二學位停招,軟體學院全部搬回校本部,昌平校區隨之取消。
2006年7月,應用技術學院不再承擔學位教育工作,工作重心轉為非學歷社會培訓。
2008年7月6日,清華大學撤銷應用技術學院建制。
2012年底,軟體學院主體搬至東主樓和東配樓。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共有教師44名,其中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5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5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當選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榮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1人當選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1人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1人獲北京市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人入選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2人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1人當選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十佳教師,多名清華大學良師益友和1名“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專職)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向東、雍俊海、劉雲浩、王建民、丁貴廣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王建民(名單不全)

人才培養

軟體學院推行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式的工程科學技術教育,強調人才培養的實用性和專業性,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軟體理論和軟體工程專業基礎知識,並且具有良好的軟體設計與實現能力、良好的項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計算機軟體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能夠從事計算機軟體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的學科發展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數學和應用數學等為依託,注重跨一級學科的交叉與聯合。學院成立了軟體理論與系統、軟體工程與管理、信息系統與工程、圖像處理與圖形學等四個研究所,並在此基礎上開設了六十餘門專業課,其中50%以上的課程與最新軟體技術相結合,有些課程還與國外大學和知名企業合作,使學生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能掌握國際最新前沿技術。
學院具備良好的教學實驗環境,為學生每人配備一台高檔微機,使其在學習理論基礎的同時,獲得大量的軟體開發訓練和實踐機會。此外,結合專業課程教學,開展多種軟體技術認證培訓,使學生在工程素質、專業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等方面獲得良好的訓練。
作為教育部示範性軟體學院,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努力與國際接軌,按照國際軟體標準辦學,積極推行我國軟體人才培養的改革和創新,堅持質量第一、素質與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爭取將學院建設成國際一流水平。

畢業去向

01-09年研究生畢業去向前50名
去向人數比例
1用友軟體342.07%
2美國291.76%
3IBM261.58%
4清華大學231.40%
5工商銀行221.34%
5聯想221.34%
5中國移動221.34%
8微軟201.22%
8中軟國際201.22%
10農業銀行181.09%
10清華同方181.09%
10清華紫光181.09%
10斯倫貝謝公司181.09%
14清華英泰171.03%
15中國銀行160.97%
16中國電信120.73%
16中訊軟體集團120.73%
16自主創業120.73%
19科泰世紀科技110.67%
20凌怡科技公司90.55%
20亞信科技90.55%
20中科軟體90.55%
23人壽保險80.49%
2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80.49%
23中信銀行80.49%
26朗訊科技70.43%
26聯通70.43%
26日本70.43%
26神州數碼70.43%
26網通集團通信公司70.43%
31百度在線網路技術60.36%
31北大方正60.36%
31大唐電信60.36%
31航空結算中心60.36%
31群碩軟體開發(上海)60.36%
31日立60.36%
31完美時空網路技術60.36%
31長城軟體60.36%
39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50.30%
39北京大學50.30%
39航天信息50.30%
39惠普50.30%
39建築科學研究院50.30%
39金蝶軟體50.30%
39民航信息網路50.30%
39麒麟遠創50.30%
39首都電信50.30%
39搜狐50.30%
39億科三友科技50.30%
39億陽信通50.30%
39奕恆佳源軟體公司50.30%
01-05級本科生畢業去向
去向人數比例
1清華工學碩士8335.17%
2美國3916.53%
3清華軟體工程碩士2510.59%
4清華工學博士62.54%
4中科院工學碩士62.54%
6待業52.12%
7專科畢業31.27%
7自主創業31.27%
9百度20.85%
9復旦大學碩士20.85%
9國雙科技20.85%
9斯侖貝謝20.85%
9香港20.85%
9香港大學碩士20.85%
9留級20.85%
9用友軟體20.85%
9中山大學碩士20.85%
18微軟10.42%
18奧浦諾管理諮詢10.42%
18澳大利亞10.42%
18北京外企服務集團10.42%
18北理工軟體學院研究生10.42%
18博科信息產業10.42%
18德國10.42%
18鼎輝投資10.42%
18東方口岸科技10.42%
18法國10.42%
18高盛10.42%
18工商銀行10.42%
18供電實業10.42%
18廣發證券10.42%
18廣聯達慧中10.42%
18廣州市信息化中心10.42%
18國務院港澳辦公室10.42%
18海雲天10.42%
18漢略信息技術10.42%
18航天信息10.42%
18惠普10.42%
18加拿大10.42%
18建設銀行10.42%
18麒麟遠創10.42%
18清華法律碩士10.42%
18清華萬博網路技術10.42%
18清華醫學院生物工程碩士10.42%
18賽迪時代10.42%
18上海國泰人壽保險公司10.42%
18上海中軟資源技術服務10.42%
18深圳發展銀行10.42%
18首都開發10.42%
18數碼視訊科技10.42%
18搜狐10.42%
18騰訊10.42%
18五湖四海人力資源10.42%
18西昌衛星測控中心10.42%
18清華信研院碩士10.42%
18長沙長城醫療信息技術10.42%
18智樂軟體10.42%
18中國建築裝飾工程公司10.42%
18中國民航信息網路10.42%
18中國農業銀行10.42%
18中國專利信息中心10.42%
18中航世新燃氣輪機10.42%
18中牧實業10.42%
18重慶市委組織部10.42%
18重慶銀行10.42%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軟體學院擁有一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系統安全實驗室(籌)作為其科研工作的支撐平台,同時還組建了四個研究所,分別在軟體理論系統、信息組織與管理、軟體工程、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輔助設計、信息系統安全等領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學院強調教研相長,注重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服務社會,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科研管理機制,形成了良好的產學研格局。學院先後承擔了七十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863計劃、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行業和企業信息化工程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研究出十餘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獲得國家數十項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優秀軟體獎、863目標產品評測第一名等。
作為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清華大學軟體學院秉承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積極推行我國軟體人才培養的改革和創新,努力將學院建設成國際一流水平的學院。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建成了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究院等支撐平台,同時組建了四個研究所;成立了六個研究院/研究中心。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研究院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信息系統安全重點實驗室
院級研究所軟體系統與工程研究所、信息系統與工程研究所、可信網路與系統研究所、計算機輔助設計圖形學與可視化研究所

科研成就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和“軟體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與實驗平台建設”分別獲2006年、2008年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大學軟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入選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院設有計算機軟體本科專業和軟體工程碩士學位教育,以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紮實的軟體理論和軟體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具有良好的軟體設計與實現能力、良好的項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較強的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計算機軟體人才為目標,全力探索優秀軟體人才的培養模式。先後確定了“案例教學”、“課程大作業”、“專業專題實踐”、“強化英語訓練”等實踐教學策略和“教授備課制”、“論文盲評制”、“博士生開題四段制”等教學管理策略;同時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團隊協作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學院還設立軟體學院科學研究獎學金項目(SSRT),主辦清華大學軟體設計大賽,與國內外知名軟體企業聯合舉辦軟體創新人才高級訓練營,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各類相關領域賽事,每年拿出10萬餘元支持學生的科學研究與實踐項目。
不僅如此,學院的科研平台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參與科研活動的環境。現有在校學生889人,其中本科生251人,軟體工程碩士541人,工學碩士45人,博士生52人。
● 研究方向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學科發展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為導向,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系統科學、計算數學和應用數學等為依託,注重跨一級學科的交叉與聯合。從軟體系統的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規律出發,研究現代軟體面臨的複雜性、開放性、演化性等挑戰性問題,同時立足軟體工程應用和產業發展需求,研究提高軟體開發效率和質量的方法、技術和工具。
軟體工程理論方向:軟體工程理論方向強調系統性,強調軟體與其環境的動態交互,以適應當前軟體規模更大、交互更多、結構更複雜、動態開放等新型軟體特徵;強調軟體工程的理論探索,以軟體系統建模和驗證為核心,基於形式化方法指導軟體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實踐,提高軟體系統的可信性。該方向將依託軟體系統建模驗證聯合實驗室,堅持將理論研究與工業界的現實需求相結合,形成理論研究、工具開發與實際應用三結合的科研模式,構建既可“頂天”、也可“立地”的教學與科研融合的創新平台,走出“以需求牽引學術創新、以研究推動應用創新”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新路。
軟體工程技術與管理方向:軟體工程技術與管理方向以現代軟體的生態環境為背景,重點研究新形態的軟體體系結構及形式化表示、動態自適應的需求工程方法、基於複雜網路的軟體缺陷預測分析、開放網路環境下軟體測試理論與方法以及集成化支撐系統平台等關鍵技術。
信息系統工程方向:信息系統工程方向主要研究以複雜海量數據為核心的信息系統開發方法,包括複雜海量數據管理理論和面向領域的複雜軟體系統開發方法與支撐平台。該方向將以研製新一代“大數據”管理平台為載體,研究面向雲計算環境的海量數據管理與過程管理技術,重點突破大規模并行過程的建模與行為分析、非結構化數據管理與挖掘、移動端內容版權保護及系統性能工程等新型理論、模型、技術與方法,基於該“大數據”管理平台,開發面向新型網路增值服務和企業信息化應用的支撐軟體。
軟體服務工程方向:軟體服務工程方向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基於網路和雲架構,依託軟體服務管理平台,對原子服務進行動態組合和協同,研究用戶需求的獲取,軟體服務的模型和形式化方法,服務組合和協同理論,以及服務提供機制和管理平台。該方向將研究重點放在移動服務和媒體服務方面。移動服務研究涵蓋無線網路通訊協議設計、無線網路定位、網路故障診斷、無線網路安全。無線感測網研究成果將繼續深入應用於煤礦、海洋、林業等物聯網系統中。媒體服務以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數字核心繫統為載體,重點研究幾何建模、渲染、可視化、圖像和音視頻處理等,並在建築、機械、醫學與防災減災等領域繼續應用,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平台。
項目承擔
完成時限項目名稱負責人任務來源
2019-2024肺癌的超高靈敏譜學與成像新技術研究徐楓重點研發計劃
2018-2021雲網端資源動態發現與協同管理技術王繼良重點研發計劃
2018-2020工信部工業互聯平台-流程行業(石油化工)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試驗測試王建民工信部
2016-2020基於多物理信號的高速列車系統級健康分析儀器顧明國家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製專項
2016-2020綠色建築性能參數實時監測與反饋方法及數據系統研究楊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2016-2019軌道交通裝備基礎軟體和保障工具研發趙曦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2016-2019多應用模式下的多源數據實時精準採集與高效清洗聞立傑重點研發計劃
2016-2018高端製造大數據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研製張力重點研發計劃
2015-2017雲計算應用服務開發環境關鍵技術及平台劉雲浩國家863計劃
2015-2017口腔健康服務平台關鍵支撐技術研發王建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13-2014重大工程動力災變綜合集成平台研究雍俊海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2013-2016可信嵌入式軟體系統試驗環境與示範應用顧明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
2012-2016面向碳排放與碳匯監測的大規模無線感測網理論與關鍵技術劉雲浩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2012-2013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系統孫家廣核高基
2012-2013三維CAD關鍵技術與核心繫統研發雍俊海國家863計劃
2012-2015城鎮住宅建設BIM技術研究及其產業化應用示範顧明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11-2013複雜裝備狀態監測與運維服務支撐軟體平台開發王建民國家863計劃
2010-2014現代設計大型應用軟體的可信性研究孫家廣國家973計劃

學術交流

學院的學科發展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為導向,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系統科學、計算數學和應用數學等為依託,注重跨一級學科的交叉與聯合。學院在深入研究和分析ACM/IEEE CC2005的基礎上,開展軟體工程課程體系研究,結合我國軟體工程專業的發展要求,編寫出版了《中國軟體工程學科教程》,組織研製了我國高等教育軟體工程專業規範。2007年學院軟體工程與管理、信息系統安全、軟體系統設計、計算機圖形學、信息系統工程等5個專業方向入選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學院現有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精品課,主編的2部教材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7部教材入選“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徽主體圖案為日晷和“Software”的縮寫“S”,代表軟體;學院中英文全稱環繞圖案周圍;院徽外圓沿用了清華大學校徽的圓面。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精神文化

精神風貌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以推進辦學機制改革,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高層次、創新性、應用型軟體人才為使命,堅持“質量第一、素質與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建院宗旨,以“教學立院、管理建院、學科興院、科技強院”為辦學理念,遵循“練中學、練中闖、練中創”的實踐教學思想。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王建民
黨委書記、副院長王斌
副院長張慧、丁貴廣
黨委副書記王朝坤

歷任領導

職務姓名任期
院長顧秉林2001.12-2003.11
孫家廣2003.11-2013.06
劉雲浩2013.06-2017.07
黨委書記郭聚豪2002.06-2003.11
王建民2003.11-2017.07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社團文化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有軟體學院學生科學技術協會、軟體學院研團總支、軟體學院研究生會、軟體學院學生會、軟體學院分團委等學生組織,開展主題學生節晚會、博士生論壇、社會實踐等活動。

獲得榮譽


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官網顯示,軟體學院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863計劃、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及國際合作項目、地方與企業等合作項目,研究出十餘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產品,獲得省部級以上數十項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優秀軟體獎、863目標產品評測第一名等。
獲獎成果
獲獎時間成果名稱獲獎級別
2019年《視覺信息智能三維重建關鍵技術與應用》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8年《非結構化數據管理與分析關鍵技術及應用》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17年《視覺大數據檢索與智能分析關鍵技術及應用》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5年《基於嵌入式終端的移動服務處理技術》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15年《數字集成系統測試及可靠計算基礎理論》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4年《複雜裝備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平台關鍵技術》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高端裝備監測運維支撐平台關鍵技術及應用》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2年《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複雜裝備服務保障支撐平台關鍵技術與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存在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與國內好多高校一樣,軟體學院受到計算機系的歧視。但是鄙人不知道這種歧視有何而來,從何而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雖然錄取分數上看,軟體學院的分數線是要比計算機的低,但軟體工程更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相對而言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更適合就業或者更好找工作,當然計算機的就業面更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