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淳耀

黃淳耀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后,與弟黃淵耀自縊於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人物簡介


黃淳耀像
黃淳耀像
黃淳耀生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3歲讀千字文,5歲讀四書五經,14歲縣試名列前茅,17歲補博學弟子,人稱“黃家千里駒”。由於詩文出眾,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賞,並推薦給常熟大詩人錢謙益家執教蒙館。黃淳耀十分痛恨華而不實的八股文,與門人陸元輔組織“直言社”,倡導經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時。崇禎十六年(1642年)中進士,因生性耿直,不滿朝廷黑暗,不願做官,寧願返鄉教書,淡泊一生。
1644年,清兵入關,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強令漢人剃髮蓄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激起強烈反抗。1645年閏六月,嘉定各地自發組織鄉兵抗清,共推鄉賢侯峒曾、黃淳耀為領袖。侯、黃領導義軍守城廾日,殺清江南提督李成棟之弟李成林,至七月四日,終因寡不敵眾,城陷。侯峒曾不降,投葉城自盡。黃淳耀上吊自裁於西林庵,留下絕命書:“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於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異日夷氛復靖,中華士庶,在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死年41歲,其弟黃淵耀隨兄而去,僅22歲,門人私謚貞文。兄弟死時,口血噴壁間,入磚寸許,其跡歷久不滅雲,無等法師含淚用筆在一旁寫下“留碧”兩字。黃淳耀死後,其弟子陸元輔將其遺像懸掛於書房,朝夕瞻拜,終生不輟。
黃淳耀精研經籍,造詣深粹,詩文舊然成家,間有感諷時政之作,著有《山左筆談》、《陶庵集》。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評其詩“渾然天成,絕無懦響”。黃淳耀崇拜陶淵明,故有陶庵號,文章質樸淡雅,如《李龍眠畫羅漢記》、《頑山賦》等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被人推崇,有的還入選學生課本。錢大昕曾贊言:“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顥月。”
淳耀善書,法顏真卿,亦工繪事。

後人紀念


兩黃殉難后,百姓重葬倆人於其祖居地嘉定方泰鹽鐵河畔鮑家宅南,墓地九畝六分,栽有青松翠柏。原墓建於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坐落在方泰鄉水產村,墓地0.64公頃。1962年被列為市級文保單位。1990年,上海市文管委撥款按原墓式樣重建。1992年6月再次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門有楹聯: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兩黃殉國,消息傳到楊行后,百姓在鎮西街城隍廟南,橫街來鳳橋北堍建黃公祠。內懸“雙忠世家”大字匾,立黃淳耀、黃淳淵神位、神像。拜謁者贊詩眾多,擇其一二。
王曰綸《謁雙忠祠》
嘉定二黃先生墓
嘉定二黃先生墓
忠魂終古壯河山,只手難扶國步艱;熱血刺來衣袖染,丹心照向汗 青殿。烽煙歷劫誰憑弔,俎豆千秋定不刪;祠宇瞻仰遺像在,一回展拜淚還潸。
楊行邑人施麟瑞《謁二黃先生祠》
歸客摳衣拜,新祠奉二賢;草青全節地,血碧潰圍年。
忠孝天親共,文章浩氣張;單生香一瓣,心折抱遺編。
申艇《吊陶庵兄弟》
誓守孤城力不支,驚著鐵騎繞隍池;從容一死攜國氣,慷慨留題報所知。
素絹漫雲無墨垢,大圭始信少瑕疵,此心到底終無昧,不信看君絕命詞。
嚴鎔《無題》
黃淳耀
黃淳耀
百戰孤城破,刀頭半屈身;二公扶正氣,一死作完人。
練水忠魂壯,興朝祀典新;尚留余恨在,誤國是庸臣。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朝廷追謚侯峒曾、黃淳耀為“忠節”。謚文寫道:“明鼎既遷,危城不守,孤忠殉國,名亦不朽。”朝廷撥學田,供養黃氏子孫讀書;置墓田,供養守墓人。民國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淞滬抗戰後,嘉定重修葉池,在入口處大門兩旁撰楹聯:
齎恨在清池,碧血寒漪溶一片;捐身完大節,忠臣孝子各千秋。
葉池紀念碑,今移至原址西南約一百三十米的清河路與城中路交叉口。

相關文獻


明季南略

黃淳耀字蘊生,號陶庵;崇禎壬午舉人,癸未進士。弟淵耀,字偉恭。淳耀素與僧性如善,性亦非淳耀不交。
黃淳耀半身像
黃淳耀半身像
乙酉閏六月,清兵圍嘉定。淳耀居城中寺內;淵耀宿城堞,晝夜拒戰。七 月,勢益急,淳耀語淵耀曰:‘城破,馳信於我’。淵耀素文弱,城未破三日,兩目忽突出,青鐵色,狀如睢陽;筋悉隆起。堞墮,實泥大袋中重數百斤,用長木肩之,登城修訖;眾異焉。癸丑城破,趨報淳耀曰:‘吾了紗帽事耳!子若何’?淵耀曰:‘吾亦完秀才事,復何言’!淳耀整袍服、淵耀亦儒冠,同縊寺中。淳耀題壁曰:‘宏光元年六月初四日,遺臣黃淳耀自裁於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
時避難者悉趨寺中,清兵入寺,俱殺之;次及性如,性如曰:‘吾閉關二十年矣’!兵問何人?性如告之;默然去。兵繼至,問答如前。兵索寶,性如答以無;有兵曰:‘大施主供養,豈無寶乎’?性如指地曰:‘若此屍橫滿地,假有寶,亦逝矣;奈何坐守於此’!兵曰:‘無寶,殺矣’。性如曰‘殺則殺耳,寶終於無有;此亦前世孽,奈之何哉’!兵問懼否?性如曰:‘亦安避之’!兵曰:‘遍城皆屍,汝畏乎’?性如曰:‘殺尚不畏,何況屍耶’。兵曰:‘倒好!吾給一箭於汝,以懸寺門;自此,無有入之者矣’。乃去。兵果不入。及初七日,買二棺殮淳耀、淵耀,俱殭屍,絕無惡氣。眾屍穢腐難聞,裹以蘆席焚之。

明史

黃淳耀,字蘊生,嘉定人。為諸生時,深疾科舉文浮靡淫麗,乃原本《六經》,一出以典雅。名士爭務聲利,獨澹漠自甘,不事徵逐。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縕袍糲食,蕭然一室。京師陷,福王立南都,諸進士悉授官,淳耀獨不赴選。及南都亡,嘉定亦破。愾然太息,偕弟淵耀入僧舍,將自盡。僧曰:“公未服官,可無死。”淳耀曰:“城亡與亡,豈以出處貳心。”乃索筆書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於城西僧舍。鳴呼!進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遂與淵耀相對縊死,年四十有一。
淳耀弱冠即著《自監錄》、《知過錄》,有志聖賢之學。後為日曆,晝之所為,夜必書之。凡語言得失,念慮純雜,無不備識,用自省改。晚而充養和粹,造詣益深。所作詩古文,悉軌先正,卓然名家。有《陶庵集》十五卷。其門人私謚之曰貞文。淵耀,字偉恭,諸生,好學敦行如其兄。

文昌閣碑文

淳耀草書
淳耀草書
碑高72厘米、寬105厘米。1990年12月立於重建黃淳耀墓前。碑文:“黃淳耀(一六〇五年——一 六四五年),明南直隸蘇州府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縣)人,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崖,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家世清貧,自幼好學,詩文卓然成家,交往多東南名士,與侯峒曾(雍瞻)?①尤為莫逆,同納名復社,各以氣節相砥礪。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成進士。次年,清兵入關,破南都弘光朝,嘉定亦陷,下剃髮之令,群情激憤,義兵起,驅偽官。降將李成棟率部鎮壓。侯峒曾、黃淳耀領導義兵,登城堅決抵抗,歷時半月余,終以寡不敵眾,又遇大雨城坍而不守,合城群眾慘遭屠殺。侯峒曾與二子沉葉池死難。淳耀與弟淵耀(偉恭)至城西讀書之西林庵(一名竹勝庵),灑血壁上,疾筆大書“大明弘光元年七月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於西域僧舍。鳴呼。進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沒此心而已。異日虜氣復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尚知予心。”淳耀著有《陶庵集》、《山左筆談》;淵耀著有《谷簾學吟稿》。黃墓年久荒圯,②今予整修,永以憑式愛國英雄之遺範。
(1)“雍瞻”應為“豫瞻”。
(2)系毀於“文化大革命”,1991年易地重建。

家庭成員


弟弟:黃淵耀,天啟四年(1624)生,初名金友,字偉恭,號谷簾。諸生。受學於兄,講求性理,兼善詞賦。淳耀在京時,與之書曰:“臚傳時人見鼎甲先上,皆嘖嘖稱羨,吾此時嘆息無限。天地間自有數千年一人、數百年一人,今人必不肯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何也?”淵耀服膺斯言,每述淳耀吾師,錄以自警。甲申聞變,習弓刀,讀孫、吳書,慷慨自命。乙酉助兄守城,城陷與兄殉節。就縊時,見兄頭幘墜地,復下拾而冠之,乃引決,時年二十二。與兄同祀邑鄉賢祠。傳見清康熙、乾隆、光緒《嘉定縣誌》。妻沈氏,邑諸生沈君敏長女。勤慎寡言,事舅姑以孝聞。
兒子:黃雲沼,號隱齋。四歲孤,蘇淵撫之成立。工詩,書法宗二王,並工篆刻。絕意應舉,隱居授徒,足不入城市。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卒,年七十五。傳見清光緒《嘉定縣誌》。

詩作選摘


【野人】
黃淳耀石刻像
黃淳耀石刻像
野人嘆息王師勞,秦賊楚賊如蝟毛。攻城掠野官吏死,大江以北民嗷嗷。
昨聞死賊劫財賦,分與官軍作賄賂。亂斫民頭掛高樹,黎明視賊賊已去。
(時章疏皆稱賊為死賊。)
野人嘆息年歲惡,池中掘井井底涸。飛蝗引子來蔽天,枉自傾家事田作。
朝廷加派時時有,哭訴官司但搖手。歸逢吏胥狹路邊,軟裘快馬行索錢。
野人嘆息朝無人,朝中朋黨如魚鱗。十官召對九官默,匍伏苟且容一身。
廟堂何人理陰陽,頻年日食四海荒。吾欲上書問朝士,卻恐人訶妄男子。
(朝野大勢如是,雖欲不亡,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