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頭村

北京市密雲區西田各庄鎮轄村

首都一行政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縣西田各庄鎮一自然村。

位於北京密雲城區5公里,緊鄰西統路,距北京市區45公里。北至京密引水渠,南至西統路環島,西至水窪屯村,東至西統路郵編:101500。代碼:110228。區號:010。

地處華北最大的工業湖—密雲水庫下游,並與之毗鄰,提供首都生產、生活用水的京密引水渠穿鎮而過,成為密雲最具開發價值的地區之一。林木覆蓋率達47%。

歷史沿革


倉頭村早在漢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明代便有了關於村莊歸屬的詳細記載。明朝時期縣下設里,里下設村,密雲縣是14個裡,洪武元年(1368年)設懷柔縣,將密雲縣14個縣割去四個里,並懷柔縣管轄,界限便是在倉頭村以西,此段時間倉頭村屬於懷柔縣管轄。康熙四年裁去守備,原守備掌管的24個屯,併入密雲縣,密雲又增加11個裡,倉頭村才又重新歸入密雲。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前,密雲縣白河全勢西流,從馬頭山西經龔莊子、卸甲山村南至疃里村西南出,出境入懷柔縣,到順義縣牛欄山與潮河匯合南下。
在明朝時期,皇帝朱元璋動員全國府縣,興修水利,發展各種經營,動員數以萬計的農民,投入水利建設。就是在那個時候,為了交通運輸,繁榮地方經濟,根據河流的自然條件,將通過卸甲山村南的白河渠道開發漕水運,在距河南3.8公裡外,現在倉頭的位置,建設糧食倉庫和漕運碼頭,后簡稱“倉頭”,逐漸形成的村莊故此成為倉頭村至今。
行走在現在的倉頭村中早已看不到當年倉儲碼頭繁忙的熱鬧景象,時過境遷,留存到現在的也只有乾枯的大沙河,讓人們能夠銘記於心的也就只有代代人口口相傳的村名了。
1982年至1988年,倉頭村村北曾發現大面積漢墓,地表有漢代器物碎片。村北的元寶山曾發現古代牆基、水井等,且出土過宋代銅幣,以及100餘公斤唐開元鑄幣。其出土器物中,至今保存完整的,還要數1988年於村北出土的漢白玉石人。石人共有兩座,其雕刻細膩,衣紋清晰,且均為唐代裝束,一文一武。身著武官服飾的石人,身高216厘米,肩寬75厘米,雙手握於胸腹之間,右手持一寶劍,劍尖垂至地面。另一個石人則雙手胸前捧笏,頭部已無存。現在我們還能夠一睹兩座石人的風采,現在兩座石人均陳列於縣圖書館前碑林中,被文物部門妥善地保護了起來。據《密雲縣誌》記載,石人當為元肖丞相墓前石像生。

地理環境


倉頭村位於密雲縣西部,位於西田各庄鎮中部,該村地處沙質平原,村落呈正方形,主要街道呈輻射狀外延。該村距北京市區59公里,密雲縣城8.27公里。提供北京生產生活用水的京密引水渠在村北150米,由東向西流過。倉頭村共有村民830戶、3000多口人,村域總面積約為5平方公里。新農村建設以來,倉頭村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力度,硬化路面50000平方米,安裝路燈350盞,村民的出行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主街道
主街道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編碼
倉頭村110228102202010101500

經濟


工業

村莊周邊:木材製造廠,家田公司,食油公司,北京呼叫中心產業基地大樓,福田汽車北京汽車多功能廠,密雲經濟工業園4期。

文化


特產美食

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雲甘栗、老北京炸醬麵紅香酥梨等特產。

旅遊


倉頭村附近有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密雲黑龍潭風景名勝區、南山滑雪場司馬台長城雲蒙山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

交通


密12路(疃里--雲湖),987(雲龍澗風景區--望京西站),868(雲龍澗風景區—懷柔汽車站)。
交通路線:
至北京城區
線路一:密12路。蒼頭站牌(1#)途徑6站至密雲汽車站,轉980(其中包括高速)或970路直達市區。歷時2小時。
線路二:987路。
線路三:987路。蒼頭站牌(4#)直達市區。歷時1個半小時內。
線路四:868路。蒼頭站牌(4#)途徑3站至統軍庄101國道路口。轉980(其中包括高速)直達市區。歷時1個半小時。
蒼頭村
蒼頭村
路線五:868路。蒼頭站牌(4#)途徑13站至懷柔汽車站。轉916(其中包括高速)直達市區。歷時1個半小時。
至密雲城區
線路一:密12路。蒼頭站牌(1#,2#,3#)直達城區10分鐘。到商業區20分鐘。
線路二:987路。蒼頭站牌(4#)直達城區10分鐘。到商業區20分鐘。
線路三:868路。蒼頭站牌(4#)直達城區10分鐘。到商業區20分鐘。